说到科学,父母总是想到默默无闻。平日里,孩子稍微问一点科普知识,家长就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生怕一个不小心答错了会导致孩子。
其实科学很生动,很贴近生活,尤其是在阅读市场如此活跃的时候,有很多作品通俗易懂,科学文艺,可以推荐给孩子阅读。
这些科普书的故事内容似乎都发生在作者的作品中我们身边。同时,给故事加上科学的解释,给孩子很多启示。所以家长引导孩子读科普书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如果家长的想法还是停留在听睡前故事的老样子,每天只需要给孩子播放相关的音频,那就浪费了作者在好的科普书里对于书籍设计的良苦用心!
科普书就像美味的牛奶巧克力,浓郁的牛奶和纯巧克力的相遇就像科普书里的科学和文学的结合,很难让人反感。
法布尔、比安奇、凡尔纳、伊利亚、西顿、霍金等诸多伟人,他们的科普作品都值得一读。
好吧~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读科普书呢?
分三部分为大家解读: 第一: 找一本孩子喜欢的科普漫画书,开始阅读现在有很多的科普类书籍为了让孩子易于接纳,都是以漫画书的形式来呈现的,家长们可能会觉得漫画书是不是有点“浅”了?举个例子,像《可怕的科学》这套漫画丛书,曾三度荣获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奖项呢?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图画书开始。 而我想说,培养孩子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可以从阅读科普绘本、科普漫画开始。
日本绘本之父宋菊芝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绘本开始。而且我想说,培养孩子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可以从阅读科普绘本和科普漫画入手。



法布尔对昆虫的详细描述让人佩服他超人的观察力,比如蝉向蚂蚁讨饭时的样子: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围着一大包小麦,把脸转过去,不看前来乞讨的蝉。蝉伸出爪子。哦,对不起,它伸出了手。戴着一顶18世纪的宽边帽,腋下夹着一架吉他钢琴,在寒风中把裙子贴到小腿上,这就是蝉的形象。三言两语,蝉向蚂蚁讨饭的尴尬形象曝光。我们来看看他对昆虫倒立姿势的描述:在一个金属笼子里,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是一致的,没有变化。它用四只后爪的尖端钩住网,背部朝下,一动不动,高高地挂在笼子的顶部,四个吊点承受着全身的重量。倒立栖息姿势那么难,但是苍蝇倒立姿势就大不一样了。苍蝇虽然也挂在天花板上,但总会抽出时间放松一下,随便飞一下,以正常的姿势走路,把肚子贴在地上,伸开四肢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述可以说是令人惊叹。谁没见过苍蝇?但是谁注意到他颠倒的姿势,并把它描绘得如此细腻生动呢?优秀的科普书籍不仅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察习惯和表达方式。然后在文末,给父母推荐一本优秀的科普书清单,去书店买,去图书馆借! 书单推荐 ■科学传记
“影响儿童生活的世界科学家”系列
■科学童话
韦边池《森林新闻》
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科学故事
法布尔的《昆虫》
西顿动物故事
马丁·加德纳的啊哈,灵机一动
金志锡的蒋木木植物日记
金志锡的蒋木木昆虫日记
■科幻小说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英里》
凡尔纳80天环游世界
■科普绘本
克罗宁/布莱斯的蚯蚓日记
Holzwart/bruch“谁在我头上?”
■科普漫画
科尔/迪根的魔法校车
崔的《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尼克·阿诺德“可怕的科学”系列故事
埃利希的72个让孩子们惊讶的科学幻想
■科学实验
媒体游戏中的科学
莎莉·休伊特/安德鲁·吉布森,《有趣的科学实验》
1.《科普类 科普书籍太难懂?中国90%的孩子都缺少科普类书籍的阅读指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科普类 科普书籍太难懂?中国90%的孩子都缺少科普类书籍的阅读指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7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