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吃#

"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

”萝卜是中国人“冬藏”食补不可少的食材,烧法多样、丰俭由人。有时清甜得能掐出水似的;亦能丰腴得比红烧肉还诱人。今天我们就来细说萝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二三事。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句大家都能随口说出的俗谚,同时也道出“萝卜”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当中的普遍性及“蔬菜之王”的地位。操刀《舌尖上的中国》及《风味人间》等知名作品的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曾写过一篇文章推敲“白菜”和“萝卜”(两个同属十字花科的蔬菜)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当家蔬菜。

白萝卜花,十字花科植物的特征为花型为十字型。

文中引述科普作家史军老师的观点:“从食用的角度而言,十字花科的蔬菜一般来说比较安全,比如我们常见的蔬菜大多是十字花科。”(例如花菜、卷心菜、小白菜、甘蓝、榨菜、荠菜……)

不过十字花科的蔬菜这么多种,萝卜如何从中脱颖而出,也有一些历史典故和故事,甚至如果把这个大白萝卜拟人化,它在中国餐桌上顺风顺水的发展,还有那么点像现在流行的清宫剧里的“上位史”。

大白萝卜的“上位史”

白萝卜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便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诗句。葑指大头菜(也就是芜菁),菲则是指我们熟知的白萝卜。

不过据说萝卜在古代并非这么“受宠”。许多人把萝卜和另一种外形相似的作物——芜菁混淆(如果你现在也搞不清楚的话,我们稍后解析!)

齐白石描绘萝卜的国画作品。

至汉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它们视为不同的作物,不过芜菁的地位更高。因为它易栽种且水分较少、口感松散,可以作为主食食用。在唐代的《嘉话录》中亦有记载,当初诸葛亮出兵时,令士兵种植芜菁,以储备军需。

芜菁比起萝卜,除了口感没那么清脆。还有些微的芥辣味,经过盐渍才能去除。有些萝卜虽然也有辣味,但是只需要经过烹煮就能去除。

芜菁(左);萝卜(右)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指的是芜菁的根茎和叶茎都能吃,它的“下体”比“上体”更好吃,因此采葑不要遗漏其下体,引申为一个人的品德比容貌更重要,不要以貌取人。

萝卜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据说还是因为女皇武则天。当时洛阳城东长出了一个长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的萝卜,当地人视为祥兆便敬献入宫,但御厨们却苦恼着萝卜烧不成什么名贵的菜肴。

反复琢磨之后,将萝卜其切细丝并搭配其他珍贵食材、加上高汤,制成一道看似名贵的汤菜,武则天品尝了之后非常喜欢,并认为和燕窝丝的口感相近,赐名“假燕菜”,后来其他饭店纷纷仿效,流传下来便成了河南洛阳一带的传统名菜“牡丹燕菜”。

河南洛阳传统名菜“牡丹燕菜”。

白萝卜的药用价值在唐朝时已经有官方记载,也是萝卜逐步受到大家推崇的原因之一。当时,由国家主持编著的药典《新修本草》中收录了白萝卜,正式药名为“莱菔”。泡煮食服可以下大气、祛痰癖;生捣汁服可以止消渴。

其后宋代人更将食用萝卜视为长寿、养身的秘诀之一,当时将萝卜称为萝菔,是吃汤饼的标配(汤饼也就是现在的宽面条),认为汤饼属于“大热”,需要萝卜“解其性也”。

往后至明代,其中《明宫史‧饮食好尚》中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虽然主要讲的是吃春饼的习俗,但也足见萝卜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屡次登场”。

立春啃萝卜的习俗至今仍然被保留。

其实萝卜一年四季皆有产,但各时代的人赋予它不同节气上的意涵。现代更相信冬季吃萝卜为佳;古人则认为漫长的冬天过去,新鲜蔬菜上市,有了改变胃口的机会,吃点萝卜让沉闷多日的肠胃来个清新的开始。不论哪种说法更加合适,中国人一年四季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这个“静如练”却沉默如金的食材。

萝卜?芜菁?大根?

我吃的到底是哪个“萝卜”?

白萝卜(大根)是日式关东煮中的经典食材。

萝卜从古至今,有许多不同的别名:萝菔、莱菔、菜头、土酥等,甚至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日语汉字中,还有一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大根”,其发音Daikon目前也成为西方普遍对于亚洲料理中“白萝卜”的指称。

芜菁的口感更加粉糯,近似土豆、山药等高淀粉含量的主食作物。温州还有一道以芜菁为主角的特色凉菜:盘菜生。

大家常和萝卜混淆的芜菁也称为“盘菜”,同属十字花科,可以算是萝卜的亲戚,不过外形比起萝卜更加扁,碳水含量比起萝卜更高、水分较少,口感偏粉。不过也因为口感有些相似,有些人将其称为“扁萝卜”,大部分的烧法可以互相替代。

除了几种关于白萝卜的称呼、近亲,中国还有许多不同品种、口感的萝卜,在各地的餐桌上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

广大的萝卜家族

形状、颜色各异的萝卜。

白萝卜

白萝卜生吃可以促进消化,有一点辛辣味,不过据说其辛辣成分可以促进胃液分泌、调整肠胃。以食补的角度更建议跟猪肉、羊肉等食材炖着一起吃,达到补气顺气的效果。例如知名的四川简阳羊肉汤也喜欢加入白萝卜去除臊味。

江南一代则更盛行以白萝卜和猪肉、排骨搭配,白萝卜耐久炖,久则炖出一种清新、水灵的滋味。

红心萝卜

红心萝卜一般有个更写实的名称叫做“心里美”。红心萝卜的口感清脆爽口,所以时常用来制作凉拌菜,其铁质的含量也高于其他萝卜,同时有丰富得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制作凉菜的时候加点醋,不仅可以提升口味,还可以让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完整地保留营养成分。

心里美萝卜丝亦是拌老北京炸酱面的标配。

心里美萝卜可以算是一项北京的特产,据说以前是进贡给皇宫的食材。”萝卜——赛梨啊——辣了换来!”是一阵响荡在老北京四九城腊月里的吆喝,一句萝卜赛梨给了人们对于心里美萝卜清甜爽脆的无限遐想。以三种地道吃法为主:糖渍、炝拌、直接蘸酱。一盘糖渍萝卜丝就像冬天摆满大菜的餐桌上,一抹鲜艳生津的绿洲。

青萝卜

青萝卜亦有水果萝卜之称,多汁清脆,时常直接食用。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种如天津的卫青萝卜、山东的潍县萝卜等。

根据当代作家汪曾祺一篇关于萝卜的散文中描述,“吃萝卜在天津是一种风气。”在天津还有几句关于萝卜的俗谚:“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沏一壶茶,咬口萝卜,听着当地传统的曲艺,是一种考究又闲散的生活情趣,不过这样精致而有形式感的文化可能也随着一代老天津的消融而渐渐流失了。

水萝卜

小巧可爱的水萝卜也叫樱桃萝卜,在江南一带则被称为“杨花萝卜”,因为是在杨花飞舞时上市卖的,特别地诗意。这种萝卜比起其他的萝卜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因此更建议生食。除了直接吃,有人喜欢加糖腌制成酸甜口的,或是加上酱油、香油、醋做成凉拌菜。

烧小萝卜北京一地特殊的水萝卜吃法。

在北京,却更流行水萝卜熟吃的吃法,像是片成薄片汆羊肉汤,或是加以米醋、酱油、糖或干黄酱做成一道“烧小萝卜”,是老北京人春夏常吃的清热菜肴。

其他地区还有皮肉通体紫红的紫萝卜(红萝卜)、亦有外红内白,中心带着一点红的穿心红萝卜等,品种甚多。不过说起炖汤还是白白胖胖的白萝卜滋味最佳,其他萝卜则以清脆带点辣味的口感为特色,更适合生食,享受一口嘎嘣脆!

☝至于一直没有出场的“胡萝卜”其实并不属于“十字花科萝卜属”,而是“伞形科胡萝卜属”,所以其实胡萝卜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萝卜哦!

一条大白萝卜的全攻略

萝卜叶其实也是可以拿来利用的食材哦!

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有个说法叫“一物全体”,意思是每一种食物都要吃得完整。例如:吃白萝卜,就要连根带叶一起吃,才能吃到它完整的养分。中国的烹饪文化中也有相同的饮食哲学。

白萝卜上中下段的滋味有别。白萝卜的叶子在日本多用来做大酱汤或腌咸菜,中国更常清炒食用。

根部则可以分成三段: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且水分较多,所以适合生食、凉拌为佳;根部中间部位,辛辣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最末端的一块,是纤维最多的地方,而且辛辣味最浓,适合炒或油炸等加热的烹调方式去除辛辣味,但也有人特别偏好这股特殊的风味,拿来腌制萝卜干。

丰俭由人的中国萝卜地图

仿佛能听见手起刀落的声音。

凉拌萝卜 | 南京、苏州

每个地方的萝卜凉拌菜各有特色。但在苏州,一盘看似简单的葱油萝卜丝体现了苏帮菜骨子里的精致。萝卜丝必须手切,才能保留脆感。切好的萝卜丝加盐腌制脱去水分,冬天需要静置整夜才能脱去水分。上桌前两小时开始熬葱油,浇在萝卜丝上使其入味,不能现拌现吃。简单的美味全靠不紧不慢的时间成就。

另一种考究的凉拌吃法还有南京的糖醋杨花萝卜,心急的人可能去头去尾拍碎了就拌着吃,考究的吃法则在一颗小萝卜上切上好几刀、甚至切成花一样使其入味。据说江南一带还有一种菊花因为形态接近被称为“萝卜丝”。

萝卜糕 | 广州

萝卜糕是许多人对于粤式点心的印象。

萝卜糕是粤式点心中大家相当熟悉的一种,虽然在外地人的印象里像是每天都可以吃到食物。但对广东人而言,萝卜糕寓意“步步高升”,是过年时节不可少的传统年菜。甚至还有人开玩笑地表示“每到了过年,又是吃萝卜糕当饭的日子。”

每家餐厅萝卜糕的萝卜丝和米粉比例不尽相同,口感也完全不同。

广东的萝卜糕除了以在来米粉、萝卜为原料,还会加入腊肉、虾米、萝卜干等食材提味。口感也依照各家自己的配方有所不同,米粉多一些则更加扎实;有的喜欢加入多一些粗条萝卜丝做成更加软糯、水润的质地。

萝卜干 | 杭州

萧山人之于萝卜干有别样的情感,“萝卜干给我们带来了致富的路子。”

从外观上来说,萝卜干估计处在萝卜吃法鄙视链中的最底层。尽管干瘪枯黄,却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国内其中一个知名的萝卜干产地当属杭州萧山了。萧山萝卜以一种名为“一刀种”的白萝卜为原料,因为长度和菜刀相当,加工时一刀切下刚好分为两半。一刀种萝卜栽种于沙地,沙地种出来的萝卜特别清脆。“咔嚓咔嚓”切萝卜的响声是萧山冬天最让人向往的记忆。

萧山当地人正在腌制坑内撒盐、精加工萝卜干的场景。

传统的萧山萝卜干得经历“三晒两腌”,历时300天才能制作完成,香气浓郁、咸甜适中。萝卜干除了是万能的下饭菜,萧山萝卜干炒毛豆更是许多人海人家中夏季桌上少不了的菜肴。

家烧萝卜 | 台州

以小海鲜闻名的台州食材丰富,被许多人称为“老天爷给饭吃”的地方。台州美食融合了海鲜、平原和山区风味,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

台州的萝卜貌不惊人却滋味深刻。

家烧萝卜将萝卜烧得滋味如同大肉一般丰腴,却保有萝卜特有的水灵。口感软绵而不塌,带点糯感。初尝是咸鲜,像是在肉汁中浸了很久才得到的味道。后味的甜只能是萝卜自带的,让人惊喜。只有过了冬,淀粉沉淀后析出糖分后的萝卜才能有这样的甜味。

牡丹燕菜 | 洛阳

牡丹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菜肴,亦被评为河南十大经典名菜。这道菜相当考验厨师的刀工,萝卜切成细丝加上绿豆面蒸透后冷却,近似燕窝丝的口感。其他辅料如鸡肉、火腿、香菇、海参、鱿鱼、竹笋等切成一致如银针般的细丝。再将蛋黄蒸糕切成心形薄片,组装成盛开的花型,最后淋上老鸡等食材熬制的鲜美高汤,被誉为一道“形神兼备”的精致菜肴。

萝卜饭 | 泉州

福建泉州的萝卜饭是一道充满闽南特色的美食。选用当地产的沙土萝卜,含水量高达90%,入口润嫩幼滑、无纤维感。再以八分肥两分瘦的猪肉来搭配,带皮的猪肉为佳。同香菇、海蛎、虾米一起炊煮。油脂的丰腴肥美渗透进每颗米粒,加上大块水润萝卜的清甜解腻,这道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简朴而丰饶,更是许多闽南人以“古早味”来形容的传统家乡滋味。

#聊一聊

你喜欢萝卜吗?

最喜欢萝卜的哪种吃法咧?

1.《(萝卜跟爱情有什么寓意呢)萝卜表达的爱情的寓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萝卜跟爱情有什么寓意呢)萝卜表达的爱情的寓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1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