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高中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冲刺2022高考作文02》《审美与美育》素材精选,考试前一定要看。

高考日期越来越近,大家都在准备考试吗?

今天小昌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冲刺2022高考作文素材的第二辑——《审美与美育的意义》素材精选。

美育顾名思义就是审美教育。我们知道,没有美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美育至关重要。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美育事业的开展往往陷入“说话重要,做事次要,不能忙”的尴尬处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审美的反对是检讨丑态。最近盗窃格瓦拉、“迷人的郭老师”、“劳动公园群马乱舞”的新一代“大神”,可以说是将“丑”的道路发扬到了极致,一再突破各种结论,不会停止临时抱佛脚。(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审查丑态的泛滥与美育的缺失有多大关系?学生写文章时要学会批评“审丑”现象的泛滥。

下面整理了“小昌鱼”特别好用的“审美”“美育”主题素材,分为“美育名言”“人物素材”“必修主题和段落”“模考练习”四个部分,大家准备考试,加油!

对了,错过了以前的文章老师和同学们。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冲刺2022高考作文01》《中国宇宙精神》素材精选,考试前一定要看。

一、《美育》名言积累

1.诗兴大发,站在礼仪上落选了。——孔子

2.社会的进步正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决定。——马克思

3.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感的圣灵,培养高尚纯洁的人格。——蔡元培

没有审美能力,就是不治之症,连知识都找不到。——木心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6.美育者,一方面发展人的感情,达到完美的境界。另一方面,也是德育和智育的手段。——王国

文盲不可怕,文盲可怕。——吴观众

8.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罗丹

第二,角色素材的选择

1.《诗的女儿》叶嘉英:一生致力于传播诗的美丽

「桃李世界,继承家族。你发掘诗的秘密,人们就能感受到你的传说。转奉万里,郑正带领华夏,接替李安的灯火,获得了唐宋和唐宋的薪俸展,继静安绝学之后贯穿了西门脉。你是诗的女儿,你是优雅的老师。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英的颁奖典礼。

叶嘉英出生在北平的一个西乡世家。十岁前,她都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朗读经典作品,与诗结下了缘。那时的她可能还不知道。古典诗歌将是她一生耕耘的沃野。(莎士比亚,经典,经典,经典,经典,经典,经典)。

今天90多岁高龄的她仍然传播讲座和时事之美。她通常用人品唤醒阅读古典诗的方法,告诉读者判断时事好坏的标准,让读者体会到“兴发感动”的力量。是认真做古典诗的“摆渡人”。叶嘉英成了无数人通往市国家的路标。

她说:“人的精神品格可以提高,升职后,他可以拥有自己内心的幸福。”也许这也是“美”的意思。

2.《诗译英法唯一的人》许延忠:在翻译中实现对“美”的执着。

在老一辈的翻译集中,许延忠老师始终是异类。对翻译事业的无尽追求,对美学观点的村志笔争的集锦,使他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饱受争议。(莎士比亚)。

许延忠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独具匠心的“三美理论”,即意义、音美和形美,坚持翻译的作品从情况和情趣上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感。直译和意译之间,他坚持后者。

例如,在《包法利夫人》译本中,许延忠不止一次地修改了福楼拜的比喻,并用自己的二次创作代替了他。更著名的例子来自《红与黑》,书中最后一句《Elle mourut》用法语说:“她死了,很多人批评他的版本违背了作者的原意,但许延忠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争,译者应该发挥母语的优势,战胜作者原文的观点。他称自己的翻译为“不忠的美人”,为了追求美丽,可以部分抛弃真实和情趣,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431"/>

3.李泽厚:带给那个时代“美”的启蒙

李泽厚是何许人也?相信不少年轻人只在高中阅读文本中听过他的名字,但对于步入中年的一代人来说,其青春记忆里,有两个人是不能缺席的:一人是金庸,另一个则是李泽厚。

上个世纪80年代,受惠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远见和勇毅,也受益于中国的“原力觉醒”。中国从冰封多年的精神冻土中苏醒,改革与开放、解冻与松土,需要思想的启蒙和思维的解封。每个人的内心,好比有一把锈蚀的锁等待开启。

那时候,李泽厚《美的历程》问世给人们带来的惊艳之感,绝不止于视觉意义上的浅表性冲击,而是触发灵魂深处革命的美学闪电:在中华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美的智慧和创造!处在美学蒙昧中的人们,一经李泽厚的美学理论点化,顿有复明之感。李泽厚给了我们一双美的眼睛,我们用来发现世界和历史中的美。

(以上内容为“小窗语文”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美育主题语段,小窗倾情奉献!

1.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2.审美关乎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

美本身是永恒的,但美的事物却因判断标尺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战国策》和《墨子》中都载有“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楚灵王喜欢细腰,群臣投其所好,不惜扎紧腰带,饿得头昏眼花,弱不禁风,不扶墙都站不起来。流风所及,举国上下皆以瘦为美。可到了唐代,丰腴之美成了主流,这只要看看博物馆里的那些唐代陶俑便可见一斑。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并非是单纯的个体的喜好,而是带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和文化属性。也正因为如此,审美就不只是个体的事情,而关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前进方向,引导大众树立向上向善的审美追求本就是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摘自光明文艺评论,原文标题《审丑泛滥背后的隐忧与反思》)

3.让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站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

四、模考演练【2022届福建泉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

材料二:

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说道:“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这是一篇双材料任务驱动作文。作文材料来源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经典论述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即席发言,引导学生关注美育的目的、作用和意义,命题立意既高远又贴近考生的实际。

“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的写作任务指令,是这篇作文的关键。考生应结合两则材料,并围绕“辩驳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这一任务,指出对方观点错误的实质,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而材料中蔡元培关于“美育”的论断和钱学森的发言,也可看作是对错误观点的有力回应。

这篇作文可以看作是一篇“驳论文”,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在开头提出对立观点,指出其错误或片面的实质,先破后立,也可以先正面立论,指出“美育”的重要功用,再反面论证,批驳错误观点。

【小窗语文下水文】

让美育成就“美丽人生”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这是北大最负盛名的校长——蔡元培对“美育”的论断,自蔡校长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

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这无疑窄化了美育的内涵。事实上,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也是心灵教育,是成就“美丽人生”的必由之径。

辞赋之华美,唐诗之壮美,宋词之秀美,一代代人在古典文学中寻觅“美”的答案。课堂上,我们从老师娓娓道来中,读出了士大夫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淡和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浇灌,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滋养。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走南闯北、日晒雨淋的快递小哥,时刻把《唐诗三百首》放在行囊;看到农民大姐在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中,以诗词为良药,补给精神力量。

所以审美教育本质是一次思想、心灵的摆渡。叶嘉莹之“用诗词感发人心”,余秋雨之“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故一句“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不仅消解了“美”之于精神心灵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关上了通往“美丽人生”的一扇大门。

物理学家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特别感谢他的妻子蒋英,一位为他打开艺术世界大门的人,“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对钱老来说,艺术不仅打破了他认知的边界,也为他的科学研究持续提供思维的活水。无独有偶,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时常在乡间田野中演奏,这为他的“禾下乘凉梦”涂抹上艺术的色彩。他们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也在创造科学之美,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披荆斩棘,这也为后辈在追寻“美丽人生”的道路上以深刻启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宣传“美”的方式变多了,但我们对美的感知力仿佛却在走下坡路,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人类高质量男性”、“耗子尾汁”这样哗众取宠、招摇撞骗的“审丑狂欢”。究其原因,是教育体系里“美育”的长期缺位和边缘化。有的人认为“美”是艺术家的事情,学校“美育”课程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的人参加艺术培训班,是为了升学加分走捷径,与“美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事实上,不施以美育,何以谈人生积淀?何以谈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难道我们要让“以丑为美”、“以畸形为美”之人拉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位吗?

我们总觉得“美育”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前年,上海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杨浦区江湾城路实施“落樱不扫”,沿路189株晚樱正值盛花期,纷纷扬扬的“花瓣雨”洒落一地,引人驻足。落樱缘何不扫?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是《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抑或是王维《鸟鸣涧》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一措施启发我们:只要细心发现,生活到处是“审美”的第一课堂,我们总能找到其中诗意和远方。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让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心灵,让美育成就孩子们的“美丽人生”。

1.《【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冲刺2022高考作文02》《审美与美育》素材精选,考试前一定要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冲刺2022高考作文02》《审美与美育》素材精选,考试前一定要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81822.html

上一篇

【高中生作文送礼物】优秀作文《夏天的夜晚》 《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阅读& lt西游记& gt感觉

下一篇

【高中参加作文比赛名字写在哪】关于举办“奋斗、新政、建功、新时期”的新乡主题征集大会的通知。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22年高考作文考试冲刺热门主题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22年高考作文考试冲刺热门主题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2022年高考作文由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文化传承、人民至上、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依法治国、规则自由、爱康业、节约、和谐、友善、感恩、诚实主义、青春本色、理想信念、 2022年高考13种应用文体的形式、...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第23回如何写《反驳论文》史龙飞?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第23回如何写《反驳论文》史龙飞?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第23届“反驳论文”怎么写? 史龙飞 以反驳为主的论问卷被称为反驳论文。 反驳论文要求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方法否定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得出“不能那样做,必须这样做”的结论。(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22高考语文13种不同应用文体写作汇编(形式注意点范文)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22高考语文13种不同应用文体写作汇编(形式注意点范文)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高考语文13种应用文体写作汇编(形式注意点范文)包括普通信函、褒奖信、慰问信、贺信、演讲稿、演讲稿、发文、提案书、阅读后鉴、主持人、辩论稿、书评、反驳论文初典等。 因为篇幅有限,所以点击我的个人资料私...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以“解释范文”这一“美育”为主题的作文如何反驳对立观点?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以“解释范文”这一“美育”为主题的作文如何反驳对立观点?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再现原文] 四、写作(60分)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根据需要写文章。(60分) 资料1: “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感的圣灵,培养高尚纯洁的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 资料2: 1991年10月1...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高考作文准备考试》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分析6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高考作文准备考试》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分析6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高考作文准备考试】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分析6 1、阅读以下资料,根据需要写作。(60分) 2019年,90岁的徐会众以《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座谈会上他说:早在1962年,我就...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动笔也离题万里”?学习这三点,牢牢抓住写作主题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动笔也离题万里”?学习这三点,牢牢抓住写作主题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很多同学每次写文章前都深思熟虑,但还是每次写的作文都不问答。真的要证明很多语文老师的那句话是“写了很多笔,但跑题了”。(莎士比亚) (温斯顿。)“那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们在审议的时候没有掌握题目的核心信...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申论撰写政论文、书论文、反驳论文结构的通俗解释!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申论撰写政论文、书论文、反驳论文结构的通俗解释!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申论撰写政论文、书论文、反驳论文结构的通俗解释! 一谈申论作文,一谈“政论文”“书论文”,总是感到陌生,有点尴尬,难以理解,一不小心就糊涂了。很多考生感到恐惧、头痛、思维混乱,无法写作。公务员考试面试...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19年名校高三准备作文练习及佳作评论。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2019年名校高三准备作文练习及佳作评论。

高中满分作文驳论文相关介绍,[作文题目]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根据需要写文章。(60分) “无穷无尽的远方,无数人与我有关。”这是鲁迅老师的一句话。在这里,“我”意味着我们所有人,“我”的存在影响着所有人和事物。随着世界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