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家乡发展,品味安化生活 /

视频来源:腾讯

潇湘晨报 文/王砚

有些茶注定是孤独的。比如安化松针。它从最初的“献礼茶”,到后来的“礼品茶”,再到后来,连送礼也让人舍不得了。因为太少,太珍贵,于是成了江湖传说。

要想安化松针冲泡时如银针般棵棵竖立笔直,手工搓茶整形是决定性的关键工序。“圆、紧、直,是基本标准。圆要圆得一点不能散开,直得像根针,才叫做到了极点。

我们在采访中听到太多关于安化松针的惋惜声音,大意是忽略了潮流……其实反过来也可认为,是潮流忽略了它。它并非失传的某种武功,只剩威名,而是可以付诸实践,有具体的形制,标准。被忽略,只是因为不肯在这些传承下来的细节上妥协。应该允许不与众芳喧妍的一种孤独存在。从某个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对自我的高度认同。这几乎可以称之为茶的风骨了。

安化,资江南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是大片的茶园。如今,安化黑茶给这座县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茶园变成了高楼。

一款名茶的往事

4月8日傍晚,我们从沩山经桃江,沿207国道,进入安化。

怎么形容这沿途的风景呢?山色黝黑,总有摇摇晃晃的吊桥、一树繁花、极大的鸟……突然闪现。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美好趣味。光是那些地名,就让人玩味,木孔、大福、长塘、小淹……你总会揣想,那个取名的人,他是被哪一处景致格外吸引了?或者,在此地生活得过于长久,必须由他记录下一些小确幸与不幸。大概到马迹塘的时候,资江出现在右侧,暮色中风姿绰约,我们紧随着它,一直奔到东坪县城。

后来我才想起,小淹和东坪附近的黄沙坪,曾经都是湖南省立茶叶讲习所所在地。

如果再往前细致梳理,则可推至最早的创办于1917年(民国六年)的湖南省立茶叶学校(校址原在长沙岳麓山),为适应当时教学需要,1920年(民国九年)迁至安化小淹,更名为湖南省茶叶讲习所。1927年(民国16年),再迁资水上游黄沙坪。1928年7月,讲习所停办,改为湖南省茶事试验场,增设长沙高桥分场,冯绍裘成为第一任场长(衡阳人,茶叶技师、总技师、副教授)。

冯在初创期间,除接收讲习所全部财产外,没有一寸土地可资利用,只得在黄沙坪白泡湾租佃一位谌姓人氏(谌高杨的祖父)的山地20.47公顷,着手开荒种茶,备作试验场地,由上海购进制茶机械5台(蒸茶机、复炒机、炒揉机、揉捻机、干燥机各1台),是安化乃至湖南应用茶叶初制机械的开始。这一段被湖南省档案馆收录的农业历史资料,将安化在湖南茶叶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确认无疑。

最初的湖南省茶事试验场,就是安化茶场的前身。它在80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安徽的祁门、福建的福安、江西的修水,成为国内茶场从事茶叶栽培、制茶与科研的四个科研单位之一。

1931年12月,安化茶场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业务和示范影响,在长沙高桥购地13公顷,设置分场(即今省茶科所),由技师杨开智(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哥哥)主持分场工作。

1958年,安化茶场更名为安化茶叶试验场。次年,安化松针始创。2014年,中国茶经再版修订,安化松针仍然位列国内十大名茶之一。

当茶叶遇上城市建设

4月9日,我们在县城找到安化茶叶示范场的办公地点,竟然是一栋两层楼的门面。尽管此前安化县茶叶办的陈主任已介绍过他们现在的尴尬境地,但乍看之下,多少还是有些吃惊。安化茶叶示范场书记谭金成正接待一群等待住房安置的老职工,忙得焦头烂额。他告诉我们,示范场的前身就是安化茶叶试验场,如今示范场还有92个在职员工,200多名退休人员,昔日规模宏大的茶场只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且茶园、厂房、加工车间几乎都没有了。这才是更令人吃惊的现实。

处于资江南岸城南开发区的示范场,原来的场址在现在安化县城“盛世第一城”的位置。因为让位于城市建设,拆迁后基地、厂房都没有了。辖区内原茶园面积有1490亩,分为三个工区,茶产业从业人员300余人。随着南区开发,茶园基地不断被征用,安化松针的产量自然也在逐年减少。2007年产量仅750公斤,产值39万元。去年,示范场几乎处于停工的状态,只生产了100斤。安化县茶叶协会也提过如何保住“安化松针”品牌的建议,基地和加工厂的重建至为关键。谭金成打算今年安置好人员住房问题之后,下大力气重振这款绿茶珍品。

而我关于安化茶叶示范场的印象,却停留在此前看到的一张老照片上。那是1956年9月拍摄的,几幢整齐排列的人字屋顶厂房后面,大山连绵,厂房前,稻田和一垄垄茶树清晰可辨。时隔半个多世纪,依然从画面中透露出蓬勃之气。除了培育优质茶园,示范场还坚持茶叶加工科学实验的推广。我国自1934年起,从事分级红茶试验研究,20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解决了——由传统工夫红茶改变为分级红茶,可称得上是茶叶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安化松针诞生于此,也就不足为奇。

仅仅二十天的时间采制

《中国茶经》中将安化松针列入名茶类目,其中关于制作工艺的表述,夹杂太多术语,如果你愿意花一下午时间,耐心听一个常年与茶交往的老茶师,用地道的安化口音,来讲这款地道安化名茶的往事,会更有收获。

今年59岁的阳来新,是示范场的老制茶师。他的父母,都是示范场的第一代茶人。1958年,为了向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他们在场长方永圭、技师姜文辉的带领下,都参加了“安化松针”的研制,所有的工艺流程与标准,也就是在那时制定出来的。

这套标准,一直沿用到现在,奉为圭臬。

当年,他们所用的鲜叶全部采自示范场的茶园,“安化老气象台那里”,山不高,茶树品种多是国家级良种安化云台山种。对鲜叶的采摘要求相当严格,采摘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了才能去采摘,而且,其他人员不能插手。

“得按一芽一叶初展的标准来采。就是,一点点叶尖紧贴在未完全展开的叶片上。”阳来新说,鲜叶保持齐整,一致的黄绿色,不得用指甲掐叶梗,这样会导致冲泡时芽柄处产生微小的红锈斑。有时一天下来,只能采数两,至多一斤。

摊凉也有讲究。鲜叶不能摊得太厚,叶与叶分开,芽与芽分开,不要重叠,否则水分不易散去。4-6个小时为最好。

要想安化松针冲泡时如银针般棵棵竖立笔直,手工搓茶整形是决定性的关键工序。“圆、紧、直,是基本标准。圆要圆得一点不能散开,直得像根针,才叫做到了极点。原来我们场有个叫曾香桃的老职工,搓茶一流。可惜她已经去世了”。现在示范场还有十几个工人,也能达到较高水准。但以后这搓茶手艺能否传承下来,阳来新不能设想。

因为这道工序完全无法用机器来替代,必须手工,安化松针的产量自然也无法上规模。“就是现在,我对专家们也是那句话,安化松针要做产量,那不可能。它就是一个精品茶。”阳来新摇摇头,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他极其喜爱这款茶,认为它是中国绿茶中“最美丽”的,纤秀挺直,连龙井的外形也比不上。他回忆当年湖南的各种茶叶盛会,“凡举行,就一定会有安化松针的名次。如果哪年的茶博会、评茶会,没有安化松针参与,很多人都会觉得失去了评比的意义”。现在做出来的安化松针,他不认为退步了,因为制茶的大部分标准还在严格遵循,做出来的茶甚至口感比当年还要好。“汤色叶底都很绿,清香味很高”。唯一退步的,是鲜叶的质量。已经没有人认真地采集一芽一叶初展,采回来的叶子总是大小不一。市场化又让采茶工人有了更多选择,标准却在降低。今年,他给采茶工人开出80元每斤鲜叶的价位,达不到标准就不收,可是不收又能怎样?自然有人收,工人们于是满不在乎地卖给了别人。

“你只能明年来看我做茶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合适的鲜叶了。而且今年雨水多,量特别少。”从一芽一叶初展,到加工完成,安化松针只有仅仅二十天的时间采制,二十天一过,茶树上萌生的叶芽就都不合适做这款茶了。这简直是春天衍生而出的奢侈品。

阳来新自己有两亩多地,半试身手半遣怀似的做点安化松针,一个春天能制60多斤茶,订单都是去年就下好的。“做茶就是做人。人做得怎样,茶就是怎样。”他半眯缝着眼来了一句总结,仿佛一点不在乎安化松针的寂寞声名。他知道,在满城的黑茶商铺里,是找不到这款精致的茶的。它更像隐士,藏于深山,只在懂它的人手中焕发光彩。

潇湘晨报记者王砚

【版权提示】品味安化微信公众平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微信/QQ : 352933104

品味安化

编辑 | 邓迪波 | 百万安化人之家

合作邮箱:anhuar@qq.com

1.《百年的孤独——安化松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百年的孤独——安化松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