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编辑
昆山,全国第一个GDP突破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的县级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4月2日,昆山市书记吴新欣应邀延期作《昆山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专题报告。
昆山的道路蕴含着什么精神意义,昆山的发展有什么经验启示?
带着一系列问题,5月6日至8日,《烟台日报》组建了融媒体采访团,前往昆山,围绕动能转换、校园建设、开放合作、城市能源级、经营环境等进行了集中采访。从5月10日开始,《烟台日报》推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昆山记》系列,介绍了昆山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探索。请注意。
城市像人,性格迥异。
“分析”昆山,“外向”性格鲜明。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昆山历来善于权势发力和顺势。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自掏腰包”开发区以来,昆山没有依靠,而是敢于尝试,以前途的理念和广阔的视野积极与国家战略相抗衡,并将所有的历史机会转化为持续的红利。40年来,昆山在苏州市哈哈的6个县中,在美委“小陆子”成为全国第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的县级城市,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位。
今天,“外向”昆山没有陷入自满。
临昆山,昆山人在的时候,总能感受到我不等的危机意识和“外向”性格爆发出来的发展活力。综合战略持续推进,精密投资活跃,经营上环境政策经常落地。为了使昆山的项目全面加快、对外贸易稳定中质量提高、开放水平提高,一系列措施正在稳步实施。目前,在新冠疫情深度影响全球投资布局、产能转移的发展背景下,昆山已经聚集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9000个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100亿美元,吸引了48家世界500强企业,充分显示了昆山经济的强大和发展潜力。
以开放促进发展,谋求合作共赢。“跟上”、“领先”、“领先”、“以压倒性优势保持距离”、“外向昆山”的开放型经济动力充满,延续着“昆山之路”的新辉煌。
01
并入上海——
县级小城市走向世界
“不是在上海,而是在上海。”从烟台飞往上海虹桥机场,换乘公交化高铁,20分钟后可以到达昆山。记者第一次体验到昆山和上海的“无缝”嫁接。
嫁接是便利的交通条件。融合是昆山的终极目标。
历史长河中昆山与上海的关系非常密切,昆山的一切发展、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上海的溢出、辐射和推进。昆山改革发展史可以说是与上海历史对接的。
1984年,迎来改革开放春风的昆山牢牢抓住天赋优势——“靠近上海”,成为带动发展的关键。从此成为昆山“要发展到上海”的理念指导。
回顾过去,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三山集团是金山、保山、昆山、三地合作创立的。上海老牌陈兴电视、凤凰自行车、昆山合营为昆山早期工业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许多上海技术人才常驻昆山献出了青春。“周日工程师”们为了昆山解决发展难题,跑了两个地方。之后,沪宁高速、京沪高速铁路、虹桥机场的建设运营为昆山起飞插上了翅膀。抓住浦东大开发的时代机遇,使昆山这座小城走向世界。
进入新世纪后,上海的区位优势从“嫁接”转变为“整合”,从“双城”转变为“同城”,从“上海思维”审视昆山的工作,培养“上海眼光”和“上海味道”。
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等频率共振,从决策到协调、实施,各级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作为上海和一带水的邻居,昆山提出要创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门户区域、上海改革创新经验复制的先行区、上海科技产业跨地区发展的先行区、上海市民生活休闲旅游的共享区,打造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深度融合示范区。
对接整合以战略规划为优先。
2018年,昆山崛起为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在上海业务处专门设立对接,制定了《昆山市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打造区域规划、交通、科研平台、特色公园、主要产业平台、启动非核心功能,
"最近在上海楼台先得了月亮."由于昆阳地加速融合,昆阳的“同性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显现。
对接融合旨在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昆山开发区收购了上海产业溢出的世石电子,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长为IT产业的新龙头。昆山高新区与“福客中国”重新合作,启动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华平(昆山)地调院,已经聚集了企业1
0多家。昆山留创园助力龙腾光电、正业电子、万盛电子等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精准对接,为昆山创新注入“活水”。与此同时,昆山启动涵盖对接融入上海、“城市大脑”建设等在内的十八项“三年提升工程”,抢抓上海发展的新机遇,固底板、补短板、树样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对接融入,更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本。
昆山开发区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合作共建十五年一贯制的昆山学校,上海交大在陆家建立南洋附属(昆山)学校,为促进昆山教育发展注入优质资源。《沪苏交通公安城管一体化联动战略合作协议》在昆签署,合力开创共享、共治、共赢的一体化综合治理格局。昆山医保卡实现在上海多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推进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不是上海,就在上海”的同城优势,正在使沪昆两地完美“合体”,书写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融合样本。
02
补齐链条——
带着图谱精准招商
从跟跑、并跑,跨跃到领跑。昆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按照既定产业规划和招商路线图,引进高、精、尖科技项目,补齐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截至今年一季度,昆山集聚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8900多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1100亿美元;48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昆山投资设立了108个项目。可见,精准招商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关键之举、加快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
一子落下,全盘皆活。昆山产业新旧更迭、攀向高峰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实施精准招商作了示范,这是一座城的选择与担当。
昆山招商,处处体现着“精准思维”。
在昆山采访,昆山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权给记者展示了《昆山市精准招商目录图谱》。“我们研究了昆山重点发展的产业环节,根据产业政策和目标招引企业,来编制了这个精准招商目录图谱。”张权介绍,“通俗的说就是,按链条开展项目招商,缺什么就引什么。”
以IT产业链为例,昆山对笔记本电脑的主要零部件逐个剖析,哪些已经有了,哪些还是空白,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目前,昆山已引进6家笔记本电脑厂,200多家配套企业,在周围70公里的范围内就能配齐全部零件。年产笔记本电脑1600万合,占世界产量的1/4。
无独有偶。今年3月份,昆山市科技局同样编制了“科技地图”,遴选了145家数字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通过分析产业趋势、汇总各地政策,在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同时,指导区镇及招商部门利用产业目录图谱和招商引资路线图,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
招商图谱,明确了招商方向。选择企业,昆山同样“挑剔”。近年来,昆山重点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主攻龙头型、旗舰型的项目,着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这些企业的落户带动引进了一批配套企业,形成扎堆效应。目前,昆山以纬创资通、立讯电子科技等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主导产业链,电子信息代工、集成电路等7个细分产业链。
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昆山灵活的招商机制,让复杂的招商工作实现了专业化、简洁化。
“我们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实现精准招商。”张权透露,昆山市目前已经与高力国际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联东集团等100家国际咨询公司、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并出台奖励标准对由招商咨询机构促成引入的符合昆山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按照到账外资的3‰给予资金支持。2020年昆山通过中介招引外资项目10个。这其中,通过招商中介机构引进的星巴克产业园项目,最为典型。
世邦魏理仕是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多次向美国星巴克集团大力推荐昆山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配套、优质服务等,陪同星巴克来昆山实地考察,形成了详尽的决策参考报告,成为投资方选址的决定性因素。2020年3月,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投资额10.9亿元,是美国500强企业去年在中国投资的首个产业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1亿元。“如此高端的产业项目,即便我们向世邦魏理任公司支付中介费,还是非常有账可算的。”张权说。
从“拣到篮子里都是菜”到“编好篮子去选菜”,昆山在产业招商上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为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支撑点,也为赢得未来竞争抢得先机。
03
合作加码——
拓宽国际友企共赢“朋友圈”
历史的镜头拉回到1984年,第一家日资企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公司落户昆山,打开了外资企业投资昆山的大门。时光荏苒,如今日本已成为昆山最主要的投资和贸易伙伴之一,丰田、牧田等400多家知名日企扎根昆山。去年,昆山对日进出口总额达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仅就地理位置而言,昆山与日本距离并不近。但历史的渊源,让昆山与日本企业的合作日渐紧密。如今,对日合作已成为昆山开放发展的重要内容,日资企业也成为推动昆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昆山市商务局统计显示,日本是昆山第三大进出口地,今年1—2月,昆山市对日本进出口14.3亿美元,增长47.9%;其中,出口8.3亿美元,增长90.1%;进口6亿美元,增长13.1%。
“日资企业运行稳定,管理精细,很少跨界转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非常符合昆山的产业发展特点。”昆山开发区产业合作转移中心副主任许晋对日资企业给予高度评价,也道出了昆山热衷于引进日资企业的缘由。
良好的合作底蕴,让昆山与日本的合作程度更加深入。今年4月份,2021昆山·中日产业投资说明会在上海黄浦江畔举行,羽亿咖啡、丰田工业电装空调压缩机二期项目、伟时电子总部及智能制造项目等20个日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67亿元,超过去30多年来日资在昆山累积投资总额,为昆山打造日资新高地再添新引擎。 昆山市发改委法规科科长邹绍云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昆山市将抢抓RCEP协定签订重大机遇,以深化对日合作为契机,推动双方经贸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进而提升昆山的整体开放经济水平。
深化与日企合作,顶层设计是关键。
今年,昆山市确定实施对日招商三年行动计划,为发挥日资在昆山产业升级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日本作为下步主攻招商板块,并印发了《昆山市深化对日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未来三年,昆山将围绕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汽车、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引进一批日资产业链优质项目,建设2个中日产业合作园区,与对日合作招商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主动服务、高效响应,始终是“昆山服务”的一大亮点。
为将服务日本客商、打造日资高地作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工作,昆山设立了驻日本(东京)办事处并配备了对日招商工作专班。今年,昆山还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搜集问题近500个,并联合日经BP社、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资银行等,梳理出日资企业关注度较为集中的热点、共性问题,并于活动现场为广大日商答疑解惑。牧田、武藏精密仪器、伟时电子、坚田电机、富耐安全门、日冲商业等6家日企还现场领取了营业执照,见证了昆山服务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携手昆山谱写中日友好往来,日方同样充满憧憬。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福田高干对双方的合作前景给予厚望,他表示,当前,在中国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中国社会走向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日企日益重视在中国市场率先投入新产品、新服务,特别是中日贸易近一半和日本累计对华投资近七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昆山营商环境优越,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日企发展,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动新时代中日企业创新发展。”福田高干如是憧憬。
五月的昆山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昆山人民正张开怀抱,热忱欢迎广大企业、客商走进昆山、了解昆山、投资昆山,携手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开放,合作,共赢。从出发到再出发,昆山始终在路上。
YMG全媒体记者 滕岳 李仁 高少帅 苗春雷 李伟嘉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马跃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1.《【昆山新世界国际影城】春风和绿色江南海岸昆山记“外向”昆山开辟了“龙头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昆山新世界国际影城】春风和绿色江南海岸昆山记“外向”昆山开辟了“龙头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79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