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伟大的梦想出现时,就一定要抓住它---拉里-佩奇

佩奇是Googl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2011年4月4日正式出任谷歌CEO 。2013年,拉里-佩奇获选2013美国40岁以下最有影响力CEO,并以230亿美元资产荣登福布斯2013全球富豪榜第二十位。2016年,拉里-佩奇在《福布斯》杂志评出的"2016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中高居榜首。

23岁时,佩奇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把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但仅保存着链接的梦。梦醒之后,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把梦中的细节描绘出来,他坚信,他做的并非只是一个梦,其在将来终会实现。虽然当时他还没有想过要打造一个搜索引擎的概念,但这个梦却为谷歌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1996年,佩奇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在攻读计算机理学博士学位期间,他遇到了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从那时起,两个亲密无间的伙伴便开始了他们辉煌的事业之旅。

斯坦福大学精英荟萃、竞争激烈,为了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佩奇在"扼杀"掉十几个都很有趣的想法后,把论文的主题确定为当时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佩奇查阅了大量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资料,这也对他以后选择的发展方向大有益处。

当然,就像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佩奇的开局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谷歌正式问世之前,佩奇和布林做了很多尝试和准备工作。佩奇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做演讲时讲过这样一段话:"你们知道午夜时分从一个逼真的梦境中醒来是什么感觉吗?你们知 道灵光一现,而床边却没有纸笔,第二天一早就忘个精光又会怎样吗?"

最初,佩奇和布林合作研究了一款名为"BackRub"的搜索引擎,经过两年的完善工作,两人又于1998年合作开发谷歌在线搜索引擎。当时市面上已经有几个搜索引擎,但这些搜索引擎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总会显示不相关的列表。

而佩奇和布林开发的这款搜索引擎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把关联性大、更有意义的结果凸显出来,并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 和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受到的冷遇不同,佩奇和布林在斯坦福大学成为了传奇人物。

看来,他们离运营一家正式的公司不远了。但是,缺乏资金又成了一大难题。为了筹集启动资金,佩奇和布林东奔西走,最终借到了宝贵的100万美元。 1998年9月,谷歌在加利福尼亚州正式成立。

起初,谷歌只有3名员工,半年后增至8名。 如今,即使一家很小的公司,员工人数都会超过8人,而在当时,这8名员工可是谷歌经营下去的中坚力量。谁又会想到,当年8个人的小公司今天的员工人数竟达到了5万多人呢?

其实,在谷歌成立之前,佩奇和布林曾找到雅虎的创始人之一戴维-菲洛,菲洛对佩奇和布林的想法和技术给予了肯定,他还建议他们建立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以发展独立业务。

从今天的互联网情形来看,搜索引擎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助手,还成为了一种娱乐工具。随着雅虎、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相继出现,现代人已经成为"搜一代",而在20世纪末期,那个连计算机都没有普及的年代,佩奇的所有行为都似乎是他梦境的重演。

短短两年后,在佩奇的领导下,谷歌便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而雅虎也选择了谷歌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 看到谷歌羽翼渐丰,那些昔日的网络巨头们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他们都把研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提上了日程。但为时已晚,谷歌早已站在了搜索引擎的最前沿。

巴菲特,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美国成功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球市场的走势。巴菲特的所有投资理念佩奇都熟记于心,他并不局限于拥有一个谷歌,他要做的,是成为科技界的巴菲特。

2004年8月19日,谷歌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后,在佩奇和布林激进的领导下,谷歌一直以一种不知疲倦的态度追求创新,对于孜孜不倦的谷歌人来说,似乎在创新上没有极限。

2000年前后,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无数互联网公司经历了历史上的大动荡,但谷歌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谷歌不断推陈出新,先后推出了Google新闻、Google地图、Android手机OS等优秀产品,并且还通过多种方式涉足了SNS等互联网服务。

2004年,谷歌第一次将触角伸向了搜索引擎以外的行业,推出了带有1000兆空间的免费邮箱Gmail。一石激起千层浪,Gmail一经推出,便给雅虎和微软等互联网巨头造成了巨大压力,尽管雅虎和微软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方案,但还是给Gmail提供了后起直追的机会。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在2013年,Gmail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正式超过了Hotmail,位居第一。 同是2004年,一家名为Keyhole的专业制作卫星图像的公司被谷歌收购。次年,谷歌发布了Google地图。

其提供的地图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电子地图,并且在无形中为谷歌搜索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两年后,谷歌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由美籍华人陈士骏等人创立的颇有广告价值的视频网站YouTube。

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谷歌一连串的收购行为,但事实正好相反,谷歌从中获利颇丰。 佩奇一直希望能打造一款手持计算机,能承载谷歌服务遍及全球每一个人的口袋。

事有凑巧,由安迪-鲁宾(Andy Rubin)创立的Android在2005年正欲出售,谷歌顺势将其收购。 Android中文名为安卓,手机控一族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种专为手持式装置所设计的操作系统。

安卓是一个开放原始码项目,谷歌是第一家使用安卓的公司。当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苹果iPhone时,谷歌也向外界展示了安卓的操作系统,并且宣布将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

随后,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以苹果为代表的封闭体系和以谷歌为核心的开放安卓阵营两分天下。为此,史蒂夫-乔布斯与拉里-佩奇成了直接竞争对手。 目前,安卓系统已经超越了苹果iOS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操作系统,不得不令其竞争对手大为恐慌,当年的乔布斯都直呼"佩服"。

如今的谷歌不仅继续坐享庞大的搜索和广告业务其成,其他业务也遍地开花,而安卓作为承载谷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业务,不仅占领了全世界超过80%的智能手机,还正在以构建一个"多屏世界"的目标向各领域蔓延影响力。

自从2011年佩奇重新接管谷歌后,他更加热衷于推动谷歌涉足网络广告以外的领域。据统计,在佩奇重新出任谷歌CEO的三年里,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在管理企业方面表现出了超凡的才干,他领导谷歌共进行了127笔交易,总额高达176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2011年8月谷歌以总额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拉里-佩奇也因此被冠以"收购狂人"的称号。

而在2014年,谷歌又以29亿美元把摩托罗拉移动卖给了联想。也许,对佩奇来说,股神巴菲特永远都是不可逾越的,但佩奇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追逐这一对象,有了目标,自然有了动力,有了动力,自然会踌躇满志地投入到追逐的行动中去。

2012年4月,谷歌发布了Google眼镜。这是一款与智能手机有相同功能的眼镜。佩戴这种眼镜,你便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甚至可以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在一次谈到谷歌眼镜时,佩奇表示:"我很喜欢使用自己公司开发出来的谷歌眼镜,每次戴上它看这个世界,我都感觉自己生活在遥远的未来,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会让我非常兴奋。" 这种场景我们是不是曾在科技大片中看到过?不要以为它只能出现在电影里,在佩奇看来,不久的将来这种场景将走向现实。

一百年前,谁又能想到今天的人们会通过一种叫Internet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呢?梦想并不难实现,只要执著,讲究方法,万事皆有可能。 Google眼镜上的应用虽然还很有限,但一些专家认为,Google眼镜的未来值得畅想,"Google眼镜将为用户开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时代"。不管Google眼镜将来能否有新的突破,我们都不得不佩服佩奇的勇气与魄力。

从创立谷歌那一天起,佩奇就在努力打造一个敢想敢做、目光长远的叛逆者形象。在他的主导下,谷歌成功实现了一批难以置信的疯狂创意,其中就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的构想。当别人还在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可操作性充满疑虑时,佩奇已经带领他的工程师制定了几种可行的方案。这一点,佩奇永远走在其他人的前列。

2012年,佩奇就曾派了一辆无人驾驶的雷克萨斯去20英里外接前来谷歌造访的广告大亨马丁-索瑞尔(Martin Sorrell)。仅靠雷达、传感器和一个每秒扫描150多万次的激光扫描仪来辅助控制的这款无人驾驶的汽车让索瑞尔发出感叹:"太不可思议了!" 佩奇总是能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创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总能以高效务实的风格来落实他的种种设想。有人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只是佩奇的一时兴起,其实不然,佩奇绝非玩玩而已,他坚信,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正式上路。

2012年9月18日英国《卫报》评价佩奇为最具媒介影响力的人,在重新成为谷歌CEO后,他用创新带领着谷歌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2013年1月14日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署名米古尔-赫尔夫特的文章评价佩奇有着疯狂的想法,并且带领团队在追逐疯狂梦想的同时,可以将谷歌管理的井井有条。

2013年《巴伦周刊》在全球最佳30位CEO评选中评价佩奇作为一名CEO有着精明的头脑,他将知识转化成了巨大的财富,文中这样评价:"这个15年前与他人共同创建谷歌的书呆子,证明自己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精明。

2014年,拉里-佩奇(Larry Page)宣布,他死后不会把钱捐给非营利慈善机构,而是要交给一个能有创新的公司,比如特斯拉汽车公司和Space X CEO以及SolarCity董事长Elon Musk。拉里-佩奇认为,像特斯拉汽车公司那样的公司对人类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感谢作者辛苦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全球华人

1.《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的创业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