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溪风景平平,历史却非常深厚。问当地的人磨刀溪缘何而名?他们说:古时候张献忠剿四川的时候,从合江城那边直向这条溪杀来。这溪岸真武庙(今残存,香火较旺)的真武大帝化着一个白发老翁,提一把雪亮亮的大刀在溪石上磨,霍霍的磨刀声震荡溪谷。张献忠过来见状大惊,问老翁“磨刀做啥”?老翁说张献忠剿四川已经罪恶滔天,如若敢再犯黔境,定然砍他脑壳!张献忠一听吓得魂飞魄散,火速退兵,未踏贵州地界半步。之后,这溪就叫磨刀溪。
民间传说的真武大帝化人磨刀的事当然是假的,与史志的记载有着天壤之别。《合江县志》记载:清嘉庆间合江教谕杨致道《平播考》云:明万历年间,播州(今遵义)宣慰使杨应龙叛乱,“掠贵州十数县,陷綦江城,尽杀城中人,投尸蔽江......合江居民望风奔散,多流离失所”朝廷任李化龙总督四川、湖广、贵州军务,制定三省八路进兵平叛方案,讨伐杨应龙。“由合江路入黔者,乃总兵官吴广。”吴广出发地即合江河坝边境。将士厉兵秣马,在溪边饮马磨刀。霍霍磨刀之声,漫盖溪流水响。此溪由此得名“磨刀溪”。平播之役于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打响,于六月平定了杨应龙之乱。
古时磨刀溪水势大,有古渡。清江津诗人王昌年嘉庆间曾流寓合江,在他的《磨刀溪》诗中有“在昔征黔地,磨刀古渡头”的诗句,记述了军务总督李化龙麾下总兵官吴广军士在此临溪磨刀,越溪进入黔地征伐播州杨应龙的史事,也记载了此溪曾有古渡。清同治年间,邑人赵逢寿之妻伍氏捐银千两,建石拱桥,名磨刀子桥。至此,古渡废止。1988年修建合江到贵州习水的公路(合习路),拆磨刀子桥修建公路桥,沟通了川黔车运交通。
图文:何开明
1.《习水哪些野河可以钓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习水哪些野河可以钓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