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递过的生存与独立,决定于它的海上生命线。对此,德国人非常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曾用潜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取得了不少的战果,几乎以及接近于战胜英国的海军了。但是,随着交通线上潜艇战的日益激烈,德国潜艇的艇长们发现,他们面临的海上对手与日俱增,而且对付潜艇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他们却没有办法进一步去战胜协约国的护航船队。就这样,德国海军的潜艇战终因不敌英国的海上霸权而告失败。

也许正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惨败的缘故,希特勒一直为德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而苦恼。因此,他竭力主张建立公海舰队,决心堂堂正正地与英国海上霸权决一雌雄。1938年5月底,希特勒强调:“如今必须把英国当做可能的敌手”,并要求海军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当年秋天,海军便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从事调查并制定出一个关于加强海军建设的计划——“Z”字计划。计划建议以摧毁英国的商船队为战略任务,以建立一支具有强大突击力量的均衡舰队为建设目标,从而使德国海军既能对付英国的商船队,又能与英国的海上舰队决战。具体预期到1945年完成3艘大型战列舰、12艘巡洋舰、4艘航空母舰、多艘轻巡洋舰和233艘潜艇的建造计划。关于计划事实步骤,海军总司令指出,优先建造战列舰和潜艇,并要求1943年完成潜水巡洋舰的建造。

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海上决战计划,对此,希特勒十分赞赏。在他看来,“Z”计划的实现,将结束德国海军以前那种单纯依靠潜艇“鬼鬼祟祟”地从“隐暗”的水下袭击英国人的“不光彩的历史”,德国海军将手持锋利的“宝剑”,风度翩翩地与英国皇家海上霸权展开“骑士”式的“格斗”。

但是,德国海军企图以建立一支具有强大突击力量的“均衡舰队”来摧毁英国包括护航兵力在内的商船队,显然有其不足之处。首先“Z”计划的实施必将打破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紧接着便是一场不休止的军备竞赛,然而这种竞赛对德国来说则是望尘莫及的。因为英国是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大国,大型水面舰艇部队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和骄傲,德国人要想在这样的军备竞赛中获胜,可能性极小。其次,当时德国海军的停泊港、基地、船坞,大都处在英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内,一旦战争爆发,水面舰艇基地将立即受到来自空中的威胁。第三,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同于英国,基本属于大陆国家,海军前往大西洋作战的唯一通道是英国的北海、确切地说是设得兰群岛与挪威之间的海域。因此德国海军要想在大西洋交通线上有所作为,必须首先克服英国海军在北海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在战略态势上的不利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见暴露无遗。

与“Z”计划相反的是以邓尼茨为代表的潜艇战思想。邓尼茨认为:潜艇是摧毁英国商船队的最好武器,它能有效地克服德国在地理形势上的不利。首先,潜艇能够在水下机动,能在不被对方发觉的情况下潜入大西洋作战,至少没有必要在前往大西洋交通线的途中与英国水面舰艇部队交战。其次,潜艇具有水面舰艇无法比拟的作战半径和续航能力。因此,它能较长时间地活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区。第三,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几乎打败英国的事实,潜艇是直接攻击英国海上补给线的最好的战略武器。

“Z”计划企图以强大的海上均衡力量,一举摧毁包括护航兵力在内的英国商船队。而潜艇战则企图避开英国的海上兵力,直接攻击商船队的运输船只。两种不同的选择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大西洋之战初期,德国调集大量的水面舰艇进行规模庞大的远洋作战,但最终因不敌英国的海上霸权而告彻底破产。这一失败不仅使德国海军在整体实力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使德国海军的发展步入了歧途。当希特勒在遭受沉重的失败之后,再次想起邓尼茨的潜艇部队时,他手头仅有几十艘能用于大西洋作战的潜艇。难怪邓尼茨在战后说:“早在战争开始时,我们就打败了”。

除此之外,在整个大西洋之战中,德国海军对一直奉行的“吨位战”思想颇有争议。然而,就“吨位战”思想的实质而言,它是立足于英国这样一个完全依赖于海上运输的岛屿国家而确立的全面的经济战思想,正像丘吉尔所说:“大西洋战役是整个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无论在陆地海上或空中发生的一切,最终都取决于大西洋之战的结局。我们在为其他种种忧虑所困扰的同时,也怀着希望和恐惧,日复一日地注视着大西洋之战的变化莫测的命运。”由此可见,德国潜艇在当时这种特殊作战对象和环境中,奉行以“最小的损失击沉最大吨位船舶”的思想,是适中的选择。

同时,“吨位战”也为德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配合陆上主战场作战起到了策应作用。大西洋之战尽管对英国来说是决定性的,但对于德国来说只是整个战争的一部分。正当德国无限制地进行破坏盟国运输航线的潜艇战既不能使英国人屈服,又不能阻止同盟国船队源源不断地把物资送到英国本土时,纳粹的潜艇仍在袭击那些无关紧要的船只,因此“吨位战”的败局也就是注定了。

正当德国潜艇连同轴心国的其他武器和资源,在与同盟国造船厂生产能力的竞争上已告彻底破产时,邓尼茨并没有审时度势地将他的潜艇部队用于阻止或推迟盟军在欧洲大陆的登陆,却继续进行旨在使英国“屈服”的“吨位”竞赛,这不能不看作是导致纳粹加速失败的又一个战略错误,也是德国重蹈覆辙的一次丑陋表演。

邓尼茨早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失败的原因时就指出:“德国的潜艇战败于护航制度之手。”然而,20年后德国人重蹈覆辙,教训如何?有人甚至认为这纯属一种巧合,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发现在整个大西洋战役中,始终有一对矛盾在交替影响和左右着战役的进程——潜艇战术与护航制度之间的激烈冲突,这对矛盾的较量,不仅使大西洋之战的决策和谋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戏剧色彩,而且使破叫保交战役理论中的一些重大战术原则引起了深刻的变革。

以邓尼茨为首所创立的狼群战术,首先使大西洋之战的战术较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狼群战术是潜艇攻击战术中的一种,也叫潜艇合群战术。它借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失败的教训,把以往分散单独作战的潜艇组成潜艇攻击群,待机或活动于某一海域。当群内的某一艘潜艇发现目标时,一方面立即召唤群内其它的潜艇,另一方面继续跟踪目标,当群内潜艇进入攻击位置后,联合从水面发起攻击。这一战术产生于1935年,并在以后的训练实践中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大战前夕,邓尼茨对潜艇战的前途充满信心,他曾狂妄地说:“潜艇合群战术之有效性已经在平时训练中获得证明,我十分希望运用这种战术来和英国的护航制度见个高低,好叫英国人不能效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以护航制度来击败德国的潜艇战”。

这一战术的运用使潜艇战出现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当英国庞大的船队一旦被潜艇发现,它将遭到数量众多潜艇的连续攻击,并使其难以摆脱:二是由于潜艇采取了夜间从水面发起攻击的方式,使英国护航队的声纳失去作用。然而,这些对于英国人来说还全然不知。因此,当邓尼茨把这一新战术用于大西洋潜艇战时,立刻使英国人感到措手不及。正如英国海军上校洛斯基尔所说:“当敌人的潜艇实力还十分薄弱时,他们别无办法只好听凭潜艇艇长各自为战。但当邓尼茨少将有多数潜艇时,他便能实施联合战术了。他早就期待改变战术,于是在1940年10月和1941年3月之间,狼群战术便见之实行了。这个改变使我们措手不及。......当从英国人的观点看来,这个发展包含最严重的意义,因为敌人采用了为我们所不曾见过的攻击方式,无论在战术方式或技术方面我们都措手不及。”

潜艇战术的这一变化,导致了英国被击沉的商船吨位激剧上升,到了1941年的6月份,德国潜艇击沉英国商船的吨位已接近每月70万吨的标准。这一标准是战前德国根据英国的战争潜力和造船能力计算的,如果达到这一标准,并保持一段时间,英国将彻底输掉这场由德国人设计的“吨位竞赛”。然而,当时邓尼茨手中能用于大西洋作战的潜艇总数仅50艘左右,这一数字只是邓尼茨战前所声称的需要量的一半。因此,很难想象,如果德国一开始就实施邓尼茨的潜艇破交思想,并致力于潜艇发展的话,同盟国商船损失统计表上将会出现另外一种状态。然而,这一战果的推迟到来和闪电般地消失,很快使德国失去了战胜英国的机会。反之,却使英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赢得了组建和扩充护航力量的机会,从而为英国取得大西洋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护航战术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西洋保交战役。这一战术从产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生过程,这一过程完成了从商船的单独航行到集中航行,并配以一定的伴随护航兵力。根据理论计算,单独航行的商船和集中航行的船队,被潜艇发现的概率几乎是相等的。由此得出,如果对交通线上航行的商船进行必要的集中,那么在总体上将大大减少商船被发现或遭潜艇攻击的次数。这一方法的实施,立刻使德国潜艇单艇攻击的战术降低效能。因为,每当一艘潜艇发现商船队时,它首先面临的是与商船队的护航兵力的斗争,一旦被护航舰艇发现,潜艇不仅无法对商船攻击,而且还会遭到致命的攻击。英国的这种战术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并战胜了德国的潜艇战。但是,当二战初期英国再次以这种战术对付德国的潜艇战时,这一战术已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在漫长的海上交通线上,要调集足够的护航兵力担任自始至终的伴随护航,必然会出现护航兵力不足的情况,这一弱点在当德国采用狼群战术时被明显地暴露出来了;第二,集中航行为对方实施集中兵力攻击提供了目标。从上述两个目标看出,邓尼茨对他的狼群战术充满信心是有道理的。他紧紧盯住了英国护航战术的致命弱点,寻求破敌良策,从而使狼群战术得以奏效。

狼群战术的运用,使大西洋之战的战术较量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德国的潜艇战术明显地占了优势,这一优势也有利地导致了德国的军备竞赛,即德国潜艇数量和同盟国护航舰艇数量之间的竞争。显然,在这场竞争中,同盟国深深感到护航兵力的不足。毫无疑问,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德国的潜艇战将最终战胜英国陈旧落后的护航战术,并获得“吨位战”的胜利。但是,战争的进程并没有朝着这一方面发展,英国人及时地改变了对策。

战争实践表明,聪明的指挥员往往不那么热衷于追求兵力数量的增加,而是致力于如何科学地运用自己手中有限的兵力在重要的海域实施严密的警戒。同时,也为岸基航空兵担负反潜护航任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一战术使护航战术实现了从单一水面舰艇护航到海空遗体护航的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同盟国的综合护航能力。它也标志着大西洋之战的战术较量进入了相持阶段,狼群战术已失去了原有的优势。显然,相持的结果,必然使战役进程向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因为大西洋争夺的焦点正在转向技术兵器和综合力量的抗衡,在这样的抗衡中,必将导致德国的最终失败。

但是,区域护航战术并没有突破其防御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仍有被动防御的一面,它只能提高护航的防御性,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潜艇的进一步威胁。为此,同盟国的军事专家们非常清楚,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德国仍能在潜艇的战术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话,英国的生命线还将遭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同盟国的军事决策曾中开始在酝酿一种新的护航战术,这一战术将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消极的弱点,力争在护航的过程中,主动发现潜艇,并给予迅速的攻击。这就是护航战术的第三个阶段,即完善阶段。这种战术集上述两种战术之所长,力求重点发挥舰载航空兵反潜作战的巨大威力,在护航的同时不断地给敌潜艇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根本上消除德国潜艇对英国海上生命线的威胁。因此,护航航母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海空一体护航战术的形成,并使大西洋之战的战术较量出现了新的局面,即同盟国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首先打破了战术较量的相持阶段,并率先占据了战术和技术的双重优势,这优势的取得使大西洋之战前途日趋明朗化。到了1944年,由于德国潜艇损失很大,迫使潜艇群开始缩小,甚至转为单艇作战,这证明德国潜艇的战术发生了深刻危机,证明在潜艇战术和反潜护航战术的战术较量中后者取得了优势。这对于技术水平综合力量始终处于劣势的德国来说,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从战术角度而言,大西洋之战中德国潜艇战是败于同盟国不断改进的护航制度之手。

在世界海战史中,邓尼茨可算是一位潜艇战专家,他训练的这支潜艇部队,以其高超的战术水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国海军虽然在大西洋战役中败北,但潜艇战思想和独具一格的“狼群战术”,却成为后人研究战史的一笔重要的财产。邓尼茨的军事思想和战术的主要特点在于:

(1) 坚信潜艇战的威力。邓尼茨认为:潜艇是海战进攻作战的第一流武器,而且也是最有力的鱼雷载具。自从潜艇以“海上怪物”的面目出现在海战场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神秘的武器。但是,由于战术和技术上的问题,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败于英国护航制度之手后,使人们对这一“海上怪物”失去了信心。英国人也因此认为,潜艇战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尼茨肩负起重振德国潜艇部队的历史使命。他十分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威力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它败于落后的战术和缺乏严格的训练,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树立对潜艇作战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要求所有的潜艇官兵坚信潜艇巨大的作战威力,无论人们怎么看待这种兵器,而作为潜艇官兵,必须自豪地认识到,他手中的兵器是一流的,是其它兵器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自信,才使邓尼茨手下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潜艇艇长。如奥托·克里施玛尔、沃尔夫冈·卢特、埃里希·托普、根特·普里恩、斯普克、赫伯特·舒尔荻等,他们都成了击沉同盟国船只10万吨级以上的王牌艇长。

(2)接近于实战条件的严格训练。按战时的条件训练潜艇部队是邓尼茨训练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潜艇必须尽可能地按战时条件进行训练。要使我们的官兵在平日就熟悉战时的情况,以便战争一旦发生便能处置裕如。”他要求每一艘潜艇必须在很长的时间内,在广阔的公海里,在戒备森严的敌方水域内,在一切气候条件下,都能自如地操纵潜艇完成各种战术动作。为此,有效地保证了潜艇艇员一切条件下完全习惯于艇上的生活,并在隐蔽跟踪和航行方面,特别是天文航海方面达到绝对准确的地步。此外,在执行训练规划方面,强调必须系统地、坚决而彻底地实施第一个步骤。如:要求每艘艇在第一次鱼雷实弹射击前,必须完成水面和水下攻击动作66次。这样,潜艇艇长们无论在航海技术方面,还是在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方面和战术攻击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德国潜艇部队在战术水平上的强大优势。

(3)近距攻击原则。近战是大西洋之战中德国潜艇攻击盟国船队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邓尼茨提高潜艇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邓尼茨认为:为使潜艇准确地向商船发起攻击,潜艇在距船队600码的阵位发射鱼雷是最佳的攻击距离(这一数据大大突破潜艇鱼雷攻击距离的理论值3000码)。这就意味着,潜艇必须接近到船队声纳探测距离之内,甚至在船队的中间实施攻击。因此,如何突破护航船队警戒幕成了潜艇训练的重要课题。邓尼茨要求每艘潜艇必须具备突破警戒的能力。

(4)夜战和水面攻击的原。这是邓尼茨对潜艇战术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既是一种新的潜艇攻击战术,也是德国潜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尼茨认为:“在夜战和进行水面攻击时,潜艇是理想的鱼雷载具,实际上,仅仅露出潜望镜的潜艇在夜间是极难发现的。因此,我非常重视使用潜艇于夜战和水面攻击,......。”显然,这一战术有点类似于鱼雷艇的攻击战术,它一反潜艇从水下攻击的传统战法,有效地利用了舰载声纳对水面航行的舰船搜索盲区和同盟国船队缺乏舰载雷达的致命弱点,充分发挥潜艇机动能力强、攻击威力大的优势,使同盟国船队连连遭到潜艇猛烈的攻击。

(5)协同攻击的原则。协同攻击战术是邓尼茨潜艇战术中最精彩的部分。“狼群战术”几乎使同盟国丧失对潜艇攻击的有效防御。邓尼茨的协同作战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艇与潜艇之间的协同;二是潜艇与其它作战兵力的协同。

首先,他有效地运用集中兵力的军事思想,将以往单艇攻击战术发展成为潜艇群的协同攻击战术,并指出“在攻击一定的目标时,必须以进可能大的兵力从事攻击,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战术协同和战术引导,调动一批潜艇对制定的目标进攻。这种战术尤其适于集结目标的攻击,如舰队或商船队”。为此,他十分强调协同攻击训练,力求使潜艇都具有协同攻击的能力和参加联合作战的强烈意识,从而使潜艇战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保持高效率的攻击水平。

其次,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出:由于潜艇的瞭望半径十分有限难以承担起广泛的侦察任务,因此,在战术上必须和更善于侦察大武装力量结合起来.飞机是潜艇大最佳伙伴,它能杂广泛的海域上,实施有效大侦察和搜索,并不断地为潜艇提供攻击目标,使潜艇攻击更具针对性.但是邓尼茨的这一想法却因德国海军没有航空兵而化为泡影.尽管如此,他对潜艇战大协同问题指出拉一条有效的途径.

大西洋之战以其作战空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数量之多和双方损失之大而著称于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大西洋之战的旷日持久性,使我们得以从长达6年之久的海上战役中,去考查时间因素对海上保交、破交战役的巨大影响,从而揭示出战役持续时间长短对海上战役本身大影响规律。

就一般海上战役而言,特别是那些“短促”的海上战役,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是它们的主要形态,战役指挥员可以凭借其手中已经拥有的战役力量和富有创造性的战役战术思想去战胜自己的对手。显然,这种能力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拥有。因为,在这种短暂的力量抗衡中,双方无需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国力。但是,随着战役持续时间的延长,使冲突双方不得不充分挖掘战争潜力,以使自己在这种长期的力量抗衡中始终占据有利的位置。因而,战役较量呈现出由军事力量的抗衡向综合国力较量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要想取得海上持久性战役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优势,而且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甚至包括民族气节等综合指标。

科学技术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大西洋之战可以清楚地看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来支持战争,能够产生巨大的战斗力。首先,战役持续时间的延长,使交战双方有时间组织自己的科学技术力量进行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并不断地投入到战役中去。

大西洋战役初期,英国主要依靠雷达和声纳发现德国潜艇的行踪,但由于邓尼茨采用了夜间从水面攻击的战术,使英国舰艇的声纳失去了作用,同时由于雷达技术还未完善,致使德国的狼群战术连连得手。为此,英国除进一步改进雷达和声纳的性能外,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的测定潜艇位置的仪器——“HF/DF”型高频无线电测向仪,这种仪器可以通过潜艇在与地面和潜艇之间进行无线电联系时所发出的电波,确定潜艇的位置。这种装置于1942年10月开始装备在水面舰艇上,并使英国测定潜艇位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然而,从这一新技术装备的研制生产到装备在水面舰艇上,将近用了3年的时间。显然,这在那些短促的战役中是不可思议的。更有甚者,作为岛屿国家的英国,护航战术一直被视为其看家本领,潜艇战一开始,英国就致力于护航制度的建设。随着潜艇战的日益激烈,英国越来越感到护航兵力的缺乏,然而,他们居然在一次战役中把大量的护航航母投入到战役中去,从而彻底改变了大西洋之战的战役态势,从而彻底改变了大西洋之战的战役态势。这无论从护航航母的研制、生产、装备的过程,还是从确定这一计划的信心来看,如果不具有战役的持久性,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战役持续时间的延长,使科学技术成果得以对战役战术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战役的“短促性”,决定了技术成果往往由于战役过早结束而失去对战役战术的影响力。但是,在那些持久性的海上战役中,除了有时间投入大量的技术兵器外,还可以不断地引起战役战术上的变化,甚至是基本战法的变革。比如,英国护航运输队中护航航母的出现,使英国的护航战术由原来的防御性护航改变为进攻性反潜护航,这当然不是由于双方战役力量的消长所引起的那种循序渐进式的变化,而是一种跳跃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促使战役指挥员时刻关注着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及时研究由于技术装备的变化给战役战术所带来的影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战役持续时间的延长,使战役结局的偶然性减少,必然性增加。在一般战役性中,众多因素同时在短时间内影响战役的进程,战役结局带有一定偶然性。但是,随着战役持续时间的不断延长,使这种偶然性逐渐减少。因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潜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而上述因素的变化则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潜力是有限的,而这种潜力通常在战役前已基本确定了。因此,越是持久的海上战役,其结果越趋向于一个特定的结局,这就是所说的必然性。不难看出,大西洋之战,德国及其轴心国所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一方面使战役作战对象扩大到所有的同盟国和中立国,另一方面把战役交战拖向了旷日持久的综合较量。然而在这样的抗衡中,德国及其轴心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1.《二战“大西洋海战”得与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战“大西洋海战”得与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