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曾是人们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最主要形式。《见字如面》《信中国》等一批“读信”节目走红荧屏,让人们重温手写的温度、字里行间的深情。在上海,一场“献礼祖国——心儿在歌唱”书信品读会上周末在静安区图书馆举行,艺术家曹雷、过传忠、狄菲菲、吴磊、赵乾景等,与静安区图书馆白领朗诵沙龙的成员们一起,用声音带领读者跨越时空,体验最真挚动人的情感。

书信品读会的第一篇作品《从三封书信谈起》并非一封书信,而是通过与三封书信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了书信的价值。《从三封书信谈起》的作者是作家、学者曹聚仁的女儿、人们熟悉的配音艺术家曹雷。她登台朗诵,娓娓道来家书背后的故事,特殊年代的家庭别离与重聚,拉开朗诵会序幕。

有的书信写给不特定的人——从一个小生命诞生起,妈妈就担当起了保证他健康成长的使命。但妈妈也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于是,她向全社会发出了一封信,她呼吁: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多年以后,你们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信的作者是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配音演员黄雷的朗读让读者陷入思考。

有的书信跨越时间的藩篱——一位因病将要辞世的父亲,留给只有四岁的女儿一封信,约她一起做一场“躲迷藏”的游戏。女儿长到十四岁,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她给父亲回了一封信。跨越10年,父女之情感人至深,静安白领朗诵沙龙成员程丹、张湘皓的朗读催人泪下。

在书信的世界里,袒露的往往是最真实、不加掩饰的情感。在特别的年代里,思想家、文人之间的爱情也蕴含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徐志摩和陆小曼就是其中一对,静安白领朗诵沙龙成员殷之光、张逸群用朴实无华的声线,还原了这对情人在时局考验下的珍贵感情。配音演员吴磊则以一篇《两地书》,重现鲁迅先生与夫人许广平气质独特的交往。信中流露出的他对人生的看法,具有与其杂文相匹配的力量,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大家对这位文学巨匠的理解。茅盾写给内弟媳金韵琴的一封信则显露了大作家的平常心。金韵琴是茅盾内弟孔另境的妻子,孔另境与姐夫茅盾的关系亦师亦友,他逝世较早,留下妻子和七个儿女,生活十分艰难。茅盾常与金韵琴通信,不时予以关怀和照顾。语言文字专家、朗诵艺术家过传忠朗诵了这封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的情怀也是家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国牺牲的赵一曼在生死别离之际留给儿子宁儿的一封遗书,信中对孩子的浓浓牵挂,让革命志士为国捐躯无怨无悔的决心更显珍贵。共产党人陈觉牺牲前给妻子留下一份遗书,妻子赵云霄牺牲前则给诞生不久的女儿留下了赠言。配音演员赵乾景、李蝉妃的交替朗读,让他们的书信组成了一段感人“对话”。

作为静安区图书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场书信品读会的登台者除了艺术家和专业配音演员,还有多位静安白领朗诵沙龙的成员。压轴的群体朗诵《写给未来的你》正是来自“草根”朗诵者的集体献声。全诗四段,每段八条,阐述了新一代青年人对人生道路和理想前途的体会。静安白领朗诵沙龙由静安区图书馆、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成立四年来,通过广泛的社会招募,汇聚了一批爱朗诵、爱阅读、爱生活的白领青年,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名家讲堂、诗会雅集、文学品读、专题培训等活动,培养沙龙成员的文学素养和朗诵能力。

“这一封封饱含爱意、寄托深情的书信,诉说着战争年代的生离死别,展现了家国大爱的革命理想,尤其是细腻的亲情爱情让人感动。”参加活动的白领朗诵沙龙成员程丹说,虽然如今通讯便捷,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不会停止,在家书家信中流传的家风家训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从读信开始,重新感受书信的温度,让心灵的歌唱与祖国的发展共振共鸣”。

1.《信祖国 读一封信,致爱人、致家人、致友人、致祖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信祖国 读一封信,致爱人、致家人、致友人、致祖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