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朝审时,汪鋐主审面东而坐,冯恩面宫门而跪。汪鋐命隶卒强冯恩面向西跪,冯恩立而不屈,以大义叱责汪鋐。冯恩押出时观者如堵,称这个御史不但嘴巴坚硬如铁,他的两膝、肝胆、骨头都是铁打的,因而称为“四铁御史”。

请代父死为孝子 始得免死走他乡

冯恩的儿子冯行可,年仅十三岁,赴宫门泣诉。冯恩母吴氏,击登闻鼓鸣冤,但都不被受理。嘉靖十二年,冯行可上书请求代父就死,不准。于是,冯行可用刀刺臂以血书疏,自缚于宫门前再请代父死。




资料图片

嘉靖帝见其子年幼胆大,知书达理,深受感动,于是传旨免去冯恩的死罪。冯恩始得免死,远戍雷州。嘉靖帝亲赐御牌,赞誉其“四铁高风”。

六年后遇赦,冯恩只带了两箱青砖返回家乡。隆庆元年,明穆宗即位,征求先朝能直言上谏的官员,授冯恩为大理寺寺丞,冯恩已七十余岁。冯行可也被旌为孝子。

“四铁高风”载史册 代有遗迹物流芳

莘庄镇原横塘与北横沥交汇南张天主堂附近,当年称作“冯家旗杆”。这里曾有一座冯家祠堂,堂前曾竖有独脚旗杆,高挂着一面“四铁高风”的龙旗,厅堂内供有嘉靖帝所赐的御牌。官府以“冯家旗杆”作为地名载入松江府图籍。




冯恩事迹相关资料在闵行廉政文化馆展出

嘉庆年间,冯恩八世孙冯以昌任苏州府学正时,在娄县三十六保莘庄盛介巷建造冯家祠堂,将家藏冯恩手迹刻石嵌墙。




冯恩书刻石

光绪十八年冯家祠堂毁于火灾,次年重建又置一批冯氏石刻。祠堂后又毁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中刻石被抛入河中。




冯恩书刻石

1987年,文物普查时,经乡人彭鹤年提供线索,从河道中觅得五方六块石,其中三方镌冯恩手书诗文、一方为清嘉庆时跋文、一方为米芾《海月禅师像赞》。刻石现存闵行区博物馆。

祖传手卷倍珍贵 文献遗产传世人

《廷尉公冯恩像》和清代雍正、乾隆、光绪三朝五位文士题像赞手卷,原来是马桥镇居民冯家桢先生所藏的祖传手卷。六件粘连成长卷一幅十分珍贵,为上海地区重要的廉政历史文化遗存。




《廷尉公像》

《廷尉公像》似为明代物,至少在清雍正之前已经绘就,另有清代五位文士题款,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该文物于2011年11月由冯家桢先生捐赠闵行区档案馆,2012年申报成为上海市首批档案文献遗产项目。

冯恩著有《冯侍御刍荛录》,终年八十一岁。

照片由闵行区纪委监委提供

1.《四铁 “四铁御史” 何为“四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铁 “四铁御史” 何为“四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7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