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役军人 中国退役军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9月27日上午

沈阳桃仙机场停机坪

举行了第七批117位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交接迎回仪式




▲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曹舒昊 摄

这是自2014年3月28日

第一批437位烈士遗骸回家之后

单年度移交人数最多的一次

关键词 寻找

117名烈士全部是打过“三八线”的英雄

目前只有三位找到亲人

9月27日上午10:00,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117名英雄踏上回家之路。

离家才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




▲礼兵正在为棺椁覆盖国旗。 曹舒昊 摄

军史专家、长篇报告文学《陆战之魂》作者董保存分析说——

这批烈士遗骸,都是打过“三八线”的勇士,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三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50年冬至1951年6月发生了第三、四、五次战役,越过“三八线”作战时牺牲的志愿军烈士,部队在后撤时就地进行了掩埋。这部分烈士的遗体已完全腐烂,只剩下一具骨骸。

二是在金城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53年7月中下旬朝鲜战争停战前夕,志愿军发动金城战役,在向纵深推进时牺牲的战士,就地进行了掩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随时推进或撤退。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敌我双方打扫战场时尽量对牺牲人员进行掩埋。志愿军离开时,也临时掩埋好战友遗体,以便战后妥善安葬。零散掩埋的烈士遗骸搜寻难度很大,难免会有遗漏。”董保存说。

韩国国防部烈士鉴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发掘战争遇难士兵时,DNA鉴定结果显示这些遗骸的基因与韩军阵亡者家属不一致,经过肉眼辨识、DNA比对以及发掘地区的战史、解剖学特征、遗物等判定,他们是中国军人。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大部分人已经无法辨别,也没有姓名,这些遗骸被临时安放在坡州市的中国军人墓地。

“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最深厚的情感。”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韩双方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从2014年至2019年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599位烈士遗骸。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交流受阻,以往清明前后的交接仪式,只能暂缓。但中韩两国克服重重障碍,以文电交换方式继续保持磋商交流,就遗骸发掘鉴定、交接时间、交接形式、疫情防控、深化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完成起掘、干燥、鉴别、遗骸遗物分类整理记录及装殓等工作,紧锣密鼓地推动此次交接工作顺利实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令人欣喜的是,在交接时,遗物中发现三枚印章,分别是马世贤,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林水实,籍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丁祖喜,籍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三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立即寻找,当天即找到亲人。

下一步,退役军人事务部将在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中,对他们进行信息采集,建立数据库;对已发掘的烈士遗物清点整理,全部建立电子化档案。通过遗物线索,继续为其他无名英雄开展寻亲活动。

关键词 回家

首次采用国之重器运-20空军运输机运送

放眼望山河无恙,致先烈魂兮归来。

9月26日上午10:00。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国驻韩大使在每一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上覆盖上国旗,认真而庄重。三军仪仗队礼兵双手托起棺椁,列队登上等候在一旁的中国专机。




▲图为在仁川国际机场,韩方向中方礼兵移交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曾鼐 摄

11:00,两架歼-11B战斗机腾空而起,加入飞行编队护航。三架飞机穿云破雾,直抵沈阳。

仪仗大队参谋长朱振华告诉记者:“我和我的队友经常执行司礼任务,这次任务,却少了兴奋,多了压力和沉重。我们平时的起步,每分钟116步,为了步伐更加稳健,放慢到60步。接到烈士遗骸的那一刻,压在身上的不仅仅是棺椁的重量,更是老一辈先烈对我们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嘱托和责任。”

运-20飞行员吴健告诉记者:“前几批都是伊尔-76负责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这次派遣我们担负任务,更彰显国家形象,告慰先烈英灵。我们在整个机舱铺设了地毯,根据棺椁尺寸,定制和安装了支架,确保整个飞行平稳。”

9月27日上午11:18分,运-20空军运输机在两驾战斗机护航下,划破湛蓝天幕,飞速驶来。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神情凝重的将军,从各路媒体的记者到小学生,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投向蓝天。




▲9月27日11时18分,运送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

外号“鲲鹏”的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最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属国之重器。它的出现,标志着这场仪式的特殊与重要。机身上的编号01,体现了祖国对烈士的无上尊崇。

专机接受航空界的最高礼遇——“过水门”,稳稳地停下来。两架中国空军歼11-B低空拉烟通场,向英雄致敬。威武的护卫礼兵在专机舷梯两侧就位,16名持枪卫兵健步走至棺椁摆放区两侧,117名礼兵护送着烈士遗骸及1368件遗物依次下机,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伴随着低回的小号吹奏《思念曲》,礼兵护送覆盖着五星红旗的棺椁登上军用卡车,驶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载有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运-20专机穿过机场水门。

棺椁无声催泪下,力携忠烈复还乡。30多公里的路途中,忙碌的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行驶的汽车停下来礼让先行。挥舞的国旗、鲜红的标语,表达着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敬。一大早从铁岭赶来的农民韩燕芬动情地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好生活,都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无论等到几点,我一定要看他们一眼。”

关键词 安息

长眠在家乡厚土、战友身边

烈士踏实、祖国安心

“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开始!”

9月28日上午10:00,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思念曲》中,18名礼兵托举着覆盖国旗的烈士遗骸棺椁,在两名持枪护卫引导下,缓缓走来。

“举枪,预备,放!”来自北部战区的27名官兵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整齐划一地连续鸣枪三响,向志愿军烈士致敬。

“起灵!”小号独奏《思念曲》再次响起。礼兵迈着轻缓的步伐,护送棺椁礼步行进,参加仪式的方阵队伍分列两路默默跟随,恭送烈士棺椁进入安葬地宫。婉转低沉的小号声在陵园上空萦绕,追忆着志愿军烈士的忠魂和壮举。




▲9月28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孙绍骋在安葬仪式上致祭文。 曹舒昊 摄




▲9月28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 于海洋 摄

“这里是烈士最好的归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负责人肖淑芬指着一片片碑林告诉记者,“将迁回的烈士遗骸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迁葬的烈士,一般安葬在同类烈士陵园,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属于国内同类型中规模较大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等家喻户晓的先烈,以及此前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骸,都安葬在这里;二是志愿军烈士原籍东北的较多,安葬在此符合中国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主题雕塑造型取自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上的白鸽浮雕,是信鸽,象征着对回归家园的期待;也是和平鸽,象征对和平的祈盼。

在安葬仪式现场,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和其他四位老战士悄悄擦拭着眼角。“我伤心啊,国家这么强大了,他们却再也看不到了;我也高兴,今天,他们终于回家了……”李维波哽咽着对记者说。

时光没有刻下你的样子,祖国记住了你的名字。

每一寸忠骨,都是盛世的基柱;每一天漂泊,都是亲人的牵挂。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对英雄礼赞和推崇,拨动民族精神殿堂的灯火,将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内化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今天,志愿军的冲锋号角已成为历史回响,志愿军的革命精神已经化为民族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动力源泉。

用鲜血染红金达莱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文:本刊记者吕高排

责编:老野

主管:退役军人事务部

主办:《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1.《在韩志愿军 独家解密: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之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在韩志愿军 独家解密: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之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6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