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鸣沙洲塔 荷潭清影

2013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安庆寺“鸣沙洲塔”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清代康熙(公元1709年)大地震后,永寿塔复崩其半,倾颓200余年未修,引来了离奇生动的民间传说: 相传中宁县城西舟塔寺来了一位德高望重,法力广大的老和尚住寺弘法,但当时中宁佛法从牛首山至鸣沙安庆寺非常兴盛,梵刹巍峨,浮屠高耸。 老和尚认为造化不公,佛法岂能东盛西衰。便去住在鸣沙安庆寺,意欲借塔,孰,塔能借乎。一日老和尚练功,挥起月牙禅杖,一禅飞去,把永寿塔顶铲断了七层。 事后很奇,被铲断的塔顶竟然惊现于中宁,出县城西,距鸣沙洲爷里以外的舟塔上空,彩虹缭绕,云蒸霞蔚,非常壮丽。 百姓观之日:此乃鸣沙塔之塔顶也,认为塔影落此,必为风水吉地,于是发愿迅速于此地建塔,很快建起了一座七级宝塔,命名“舟塔”。 从此村庄称名为舟塔村,后又建地方寺院为舟塔寺。形成东有鸣沙塔,西有舟塔的对峙景观,两塔远尔相射,控引天地,风调雨顺,气象万千。为中宁增添风雅大观,平原秀色。 鸣沙洲塔历史简介:鸣沙洲塔俗称永寿塔,座落在鸣沙镇北侧。相传建于西夏毅宗谅祚时代,距今有900多年。塔原高14级,是一座八角楼台阁式砖塔,青砖挑檐,白灰抹壁,角挂风铃,宝瓶钻尖。内有木梯,可供登临。 明嘉靖四十年(1561)地震,震倒7级。隆庆至万历年间庆王府主持重修,始名永寿。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地震,又震倒7级,残塔留世200余年。1985年拨专款进行修缮,重新修复4级,共11级。修复后略如旧制。 鸣沙塔的始建年代,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安庆寺寺内浮屠,相传建于谅祚之时。”李谅祚是西夏第二代皇帝,在位于公元1049年到1068年,从塔的造型、风格与银川西塔相似。 现存残塔,是明代重修,据《庆府重建鸣沙洲安庆永寿塔碑记》所载:鸣沙额设禄田军校恒产之地,创有安庆寺,壮丽规模,十方顶礼,我列祖明德恤祀,重修葺,香火绵延,嘉靖四十年震动,梵宇宝塔倾圮,独中殿大佛俨然未动,若有灵光感应,住持洪林颇有僧行。 具启父王发慈悲心,捐禄抡材,命官董事,善类景从;悉输资力。越岁金碧辉煌,殿庑宏郎,伟然改观也。即下令有司撰文立碣。缘宝塔乏匠,年久未建,予心早夜靡宁。自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以来,屡施营缮之费,工程浩大,未易速竣。 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三月上旬告完,僧复乞塔名。改曰:“永寿”。计寻一十四级,风铎玲珑,倚云突兀,可以对小西天第一峰。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地震7.25级,永寿塔复崩其半,然而,永寿塔毕竟是永寿的,河水久攻不克,只好北撤,永寿塔岿然不动地屹立在原来的地方。 千百年来,清雅淡妆的鸣沙洲塔,历经了沧桑,饱尝了疾苦,经受了考验,迎来了新生,在文物部门的周密安排下于1986年动工维修,使残缺不全的宝塔,重换新颜,鸣沙迎朝晖,中宁景更美。 鸣沙塔、安庆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在已经成为佛教圣地,香火呈盛,接待八方游客。也是中宁县浏览胜地。 重修安庆寺、鸣沙洲塔碑记:安庆寺鸣沙洲塔明隆庆年间重修后,久经风雨侵蚀,兵燹凌毁,致使塔身辟裂,塔刹及上部塔身塌毁,仅残存六级半,塔座酥碱糟朽不堪。 为抢救这座濒于倾覆的古迹,文化部、文物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十五万元,由自治区文扬管理委员会文化厅统一组织监督,邀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洲,古塔修缮队承包。 在中宁县文物管理所主持下,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初开工,在文化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姜怀英,杨玉柱设计指导下进行修缮,除加筋铆固塔身,加固塔座,修复糟朽部分之外,重新修复四级,安装金属塔刹角铃避雷器,架设塔内楼板,全部修缮工程于九月底竣工,特立碑、铭文纪念。 1962年安庆寺“鸣沙洲塔(永寿塔)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由中宁县政府,文物管理所修建塔院四周砖围墙和大门。 1985年建修安庆寺鸣沙洲塔:见“建修安庆寺鸣沙洲塔碑记”。并在院内立碑纪念,携刻“建修安庆寺鸣沙洲塔碑记,,全文。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置碑一面,中宁县人民政府置碑一面,(均见前文)。 明令安庆寺鸣沙洲塔的文物保护范围,两面碑分别镶置于山门围墙之卜。美化塔院风景,并于塔院建六角亭两座,孤标特树,玲珑美观。安庆寺和永寿塔从此得以合法保护和对外开放。 2013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安庆寺鸣沙洲塔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寺的重辉得到中宁县政府,宗教部门,文管等单位的关怀支持,对此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1.《田军校 中宁鸣沙洲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田军校 中宁鸣沙洲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2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