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明代“妖书案”扑朔迷离,真相究竟如何?

1603年11月11日清晨,内阁学士朱赓在门口发现了一份小册子,题为《续忧危竑议》,指责郑贵妃打算废除朱常洛太子,立自己的儿子福王为太子。其实,不仅朱赓收到这个类似传单的东西,前一天晚上,京师各地,从宫殿门外乃至大街小巷都收到了同样的册子。内容以问答的形式写成,回答者叫郑福成,含沙射影地指向郑妃嫔的儿子朱常洵。书上说:皇帝立现任太子为太子,是情非得已之举,他日定会被取代;任命朱赓为内阁大臣,是因为“赓”和“更”同音,寓意现任太子必将被废除。这本约300字,但其内容在京师引起了极大的骚动。世人皆称之为“妖书”。

明神宗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命令东厂、锦衣卫立即搜捕。在《续忧危竑议》中,内阁学者朱赓和首辅沈一贯被点名攻击,称他们是郑贵妃的同谋。这两个人非常震惊,他们不得不呆在家里避嫌。首辅沈一贯足智多谋,为了化被动为主动,主动上述万历皇帝,诬告另一位内阁学者沈鲤与“邪书案”有关。沈鲤被诬告的原因不仅在于沈鲤与首辅沈一贯不和,而且当时内阁里只有三个人——沈鲤、朱赓、沈一贯。沈一贯和朱赓被《续忧危竑议》点名,唯有沈鲤除外,此地无银三百两,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简而言之,首辅沈一贯检举沈鲤多半是打击报复,他们来自不同的党派,而明朝历来党派之争严重,互相倾轧,祸国殃民。这时,也有人出来揭发,锦衣卫都督王之祯揭发同僚周嘉庆与妖书案有牵连,但很快就发现指控纯属子虚乌有。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日间,京师人人自危。首辅沈一贯急于破案想逼迫郭正域是妖书的主谋,但是一同审理此案的人却不赞同,理由是郭正域二十年不问政事了,可《续忧危竑议》对局势的分析鞭辟入里,知识层面不对等。再说他当过太子的老师,怎么可能会反抗朝廷呢?

对郭正域的审讯持续了五天。明神宗非常愤怒,下诏书责问审理官员。东厂、锦衣卫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加大搜捕力度,事实的真相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要尽快找到替罪羊。1603年11月21日,在发现妖书整整10天后,东厂捉获可疑男子皦生彩,此人揭发兄长皦生光有重大嫌疑。衙门一调查皦生光的履历如获至宝。此人是落榜的书生,还勒索过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可见对朝廷极大不满。锦衣卫立即逮捕了皦生光,严刑拷打,逼他承认,在认罪状上签字画押。

整个案件叙述的合情合理,可以了结了。主审官为了讨好首辅沈一贯,想让皦生光供出郭正域,把脏水泼到政敌身上。然而,皦生光表现出了最后的骨气,纵使有严刑酷打也拒不承认,直说是自己一人所为。他的妻子和他们十岁的儿子受到了牵连,发配边境充军。尽管所有人都明白妖书案和皦生光没有关联,主审的沈一贯和朱赓都不相信。因为就册子虽然只有短短三百字,的确对朝廷的政局分析的鞭辟入里,细节方面也很到位,非得是当事人,否则不能写的如此贴切。一个落魄的秀才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他们面对万历皇帝的压力,不得不结束此案。或许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找个替罪羊尽快定案才重要。离奇的妖书案至此告一段落,真正的作者却永远深藏不漏。

明朝的许多案件都与朋党之争有关,他们为了扩大本党派的势力,不惜歪曲事实,胡乱猜测。完全没有顾及到天下苍生,此后不过百年,百姓发动起义,大明王朝毁于一旦。置百姓利益于不顾,百姓也会对朝廷毫不客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家说对不对呢?

1.《妖书案 历史上的明代“妖书案”扑朔迷离,真相究竟如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妖书案 历史上的明代“妖书案”扑朔迷离,真相究竟如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