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游记 刘汉林

大禹是中华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君主。来绍兴,慕名英雄,不得不游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东南3公里的会稽山麓,以山为陵,座东向西,背负会稽山,面临禹池。绍兴古称会稽,大禹与会稽有缘。史记曰,禹封泰山,禅会稽。禹是因为治水有功,被尧舜禅让,当了夏朝的国王。禹大会各路诸侯,在此地祭祀祖先,开启了”宗庙会同,诸侯会盟”先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禹在会稽娶妻生子,”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在此地。禹死也葬在会稽山下,会稽从此名闻天下。 走进禹陵,山环水绕,高低错落,煞是一派别样风光。山顶远处,有大禹铜像巍然屹立,不愧是中华开国之尊。 禹池边有荷塘莲花,相映在绿水青山之中,给人小桥流水之感,全无古皇陵墓的森肃。 神道宽阔,迎面是冲天喷泉,气概就是非凡! 转过喷泉,迎面有高大牌坊。上书《大禹陵》三字,据说是江泽民所书。历代君王,秦始皇,宋高宗,康熙乾隆,均来拜祭大禹,老江当然不愿落下!牌坊下,有“龙杠”,是横卧的一根青铜柱,上书“宿禹之域,礼禹之区”,意思是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以示礼禹。 神道宽阔漫长。沿道有12对石牲像,依次为: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看这黄熊,憨态可掬,煞是喜人! 神道尽头,是今人修建的祭坛广场,气势恢宏!四根神柱高耸,远山青翠叠嶂,大禹铜像屹立山顶,好不威风! 转过身看,巍峨的祭坛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别有一番风味! 禹庙门颇为破旧,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据说禹庙屡建屡废,最早是南北朝,宋明清都重建多次,现在最早的建筑是明嘉靖年所建。 进得门来,迎面豁然有碑亭,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亭中立一巨碑,高约丈二,上书“大禹陵”三字,气势磅礴!据说是嘉靖时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石碑50年代被台风拦腰吹断,60年代才接上。 沿山而上,是禹陵的主要建筑——享殿,重檐歇山,气势不凡。原殿早已废掉,现为近年所建。正殿供奉着“华夏圣祖大禹之神位”,陈设43祭器,两侧是大型彩绘,浓缩禹一生丰功伟绩。想那大禹,受命治水,历经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堪称中华国民之典范,中华官员之楷模。如今我党正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该到禹陵来看看! 享殿后有路上山,登香炉峰观大禹铜像。无奈我和老伴还想去沈园,时间紧张,就转弯出门,见一石亭,上书“咸若古亭”,八角重檐,是古时祭祀乐师奏乐之地。建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 古亭右前方,有一碑廊,最高大的是“李斯碑”,篆刻于秦代,记载始皇帝东巡狩,上会稽,祭大禹,命李斯刻碑于此。碑字体为小篆,颇是少见。李斯碑前,有一浅水潭,不知为何,驼碑的龟——赑屃,挣脱石碑,潜入水中,只露出颈背,让人忍俊不止。 享殿右方有禹祠,是大禹后人立的。 祠中有汉白玉大禹塑像,手持铁铝,一派劳动模范的神气,让人想起李冰和焦裕禄。其实这里是大禹家的祠堂,据说附近有“姒”姓家族,是大禹后人。 祠院内有禹井,相传为禹所凿。看到楹联上的“德泽被万方,轨范昭百世”,想到千年来得大禹治水之恩惠,望其为民忘私之品德,不知今日官场人做如何感想? 出得禹祠,有《菲饮泉》亭。旁有泉水清凉甘冽,四季不涸。这是后人借用孔子“禹,吾无间然也,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的话,念禹之功德,饮水思源,以“菲饮”为名,以示纪念! 禹殿石坡上,见两块立石,上书“石纽”“禹穴”。据说是大禹埋葬之处。禹在四川北川石纽出生,死于会稽。两块石碑书写了英雄的一生。这是中国最简洁的悼词。 最后来到禹庙大殿,简洁明快。没有香火蜡烛,器乐鞭炮,只有安宁从容。 泥塑雕像朴实无华,也不高大威猛。雍容大度,令人望而起敬。神案上是古人“太牢”的供品——猪牛羊三牲头颅,两旁是今人的花篮,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最深沉的敬意! 出了大禹陵,从神道走出,两眼泉水在阳光之下映出一道彩虹。由此想到,大禹从英雄出发,终年却传位于儿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先例,虽是历史的必然,但也是英雄的败笔!古人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来要记住教训的,不只是百姓!

1.《大禹陵 大禹陵游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禹陵 大禹陵游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9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