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朋友圈里除了各类自制零食,还有私房菜出售,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新罗区塔泉大厦的杜丽丽称,“昨天晚上加班很迟到家,没空做饭,直接通过微信朋友圈给自己订了份晚餐,有羊肉汤、炒羊肝,还有一份米饭。”

  一段时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私房美食”,早期大多是自制的甜品和糕点,如今不少微商已经通过微信平台售卖自制的各种私房菜。由于这些美食大多是朋友之间相互宣传,因此很受追捧。不过也有市民为此担心,这种所谓的“私房美食”是否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呢?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朋友圈里这类外卖私房菜的信息有很多,“一开始对这种微信销售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购买了几次后发现这些食品的味道还不错。一些同类食品的味道和市面上卖的很不一样,估计是没放什么添加剂吧,我吃着比较放心。”采访中,我市市民李先生坦言,“公司加班的时候,我们都直接批量叫朋友圈私房菜,比店面的快餐好吃多了。”

  据了解,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美食的人,多数是兼职销售。一般每天早上晒当天的菜单,等朋友下单预订后采购食材,并通过微信晒出自己的制作过程。由于微信销售的私房菜都是“私人定制”,因此,在菜品的质量和用料上比较放心安全,与制作者平时的做饭和饮食习惯相一致,但由此也使一些食品的成本会略高于市面上同类的价格。

  通过网络消费私房菜,的确便捷,但同样出现了卫生监管难题。

  “最大的好处是快捷且美味。”在登高路一家公司上班的郑女士订购过私房菜外卖。她告诉笔者,对于不想出门又想享受美食的朋友来说,这种私房菜外卖挺好。不过她也有顾虑,比如卫生。“万一碰到不卫生的情况,是找送餐的快递呢?还是找线上的卖家?”郑女士说。

  就笔者了解,实体餐饮店想开张,必须证照齐全,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环境卫生也需符合要求。可在朋友圈的“私房美食”,不仅不需要门店,销售“私房美食”的人也以兼职居多,一个厨房、一个账号加上几个配送员,就在“私房美食”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直达通道。

  对于微信上售卖的自制美食,消协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微信朋友圈美食,大都没有实体店,更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所有制作过程都在自己家里完成,食品安全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消费者如果要通过微信购买商品,首先要避免去陌生的微信朋友处购买,以免万一出了问题,查不到卖家的真实信息,导致投诉无门。其次,购买前要对商品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比如价格、产地等,确认清楚再决定是否购买,不要一次性把钱打入对方账户,最好先验货再付款。最后要注意保存交易过程中的所有凭证,比如:卖家真实的联系方式、交易记录等。另外,由于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微信美食店自定价格也无可厚非。

  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须担责。但据了解,新《食品安全法》强化的是对外卖平台的管理,微信只是一款社交通信应用,并不能被定性为严格意义上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这意味着暂时还不能对其进行食品上的监管。而针对网络食品交易的多元化态势,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暂时没有对相关案件的具体处理措施及办法。

1.《私房菜美食 朋友圈里美味“私房菜” 想说爱你不容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私房菜美食 朋友圈里美味“私房菜” 想说爱你不容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