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李凯
本报记者左凤起
8月6日,国家电网莱芜供电公司计量室指标监测值班员发现35 kV大王庄变电站全站抄表失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值班人员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组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理,而是组织了团队的讲堂,分析抄表失败的各种可能原因。
他们按照“识别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并确定处理方式的三个步骤”进行分析,判断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由于交换机的通信通道问题无法上传,并立即联系ICT公司更换通信通道,快速恢复网络连接,实现了不到现场抄表失败的问题。
“我们现在实施的是一种不急于求成就能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受到团队讲堂的启发。”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计量室检验检测班管理的计量装置大多在变电站,全市46个变电站覆盖莱芜市所有乡镇。原变电站终端出现故障后,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工作原理是终端通过485通讯线与电能表通讯。通过在终端中设置相应电能表的通信地址,采集终端可以读取电能表的数据。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道上传到主站,任何一条链路都会出现。
根据对处理记录的分析,工作人员发现,大多数变电站终端故障不需要去现场处理就可以解决。为了更快地处理故障,尽可能少地去现场处理,小组成员对终端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细化了“识别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故障和确定处理方式的三步走”技术培训讲堂,通过“基本判断,给自己一个不去现场的理由,找到正确的对症下药”三步,首先判断是电能表的问题还是终端的问题。之后通过拼写网络和电话联系兄弟,验证网络和通信通道中其他设备的运行情况,然后根据判断出的终端“疾病”对症下药,实现了远程解决大部分终端故障的目的,即使需要去现场也能提前分析故障原因,为准备仪器和相应备件提供依据。
目前,技术培训讲堂已在莱芜供电公司计量室推广学习,并入选山东电力公司2017营销专业讲堂常规赛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1.《莱芜供电处理抄表故障不必跑现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莱芜供电处理抄表故障不必跑现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