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四平体育馆。李刚航空摄影

四平东风收割机有限公司开发了新型大马力联合收割机。李忠新

双辽市福贤镇五村建设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年收入50多万元,不仅可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还可以每年增加每户贫困家庭收入3000元。崔伟力照片

在建的四平市子琪路穿越铁路立交桥。李刚航空摄影

四平地下综合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崔伟力

本报记者崔伟力袁松年

今年以来,四平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投资和产业热点,依托要素趋同潜力、软硬环境信心、政府服务高效开放,迎来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3.1亿元,增长12.4%,居全省第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服务业投资总额大幅增加。其中,服务业完成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178.1%,占全市投资的49.1%;基础设施投资16.5亿元,同比增长103.1%;生态环境保护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186.3%。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投资128.5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市投资的78.8%。

做一个真正的项目来换取有效的投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明天”。四平市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启动、早见效”。

年初以来,四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三个把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了“开头是决战,开头是冲刺”的意识。以“343”产业建设为重点,精心规划项目,真诚对接项目,精准建设项目,精细服务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市建设项目168个,总投资716.4亿元,完成投资62.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96个,投资19.9亿元;继续实施72个项目,投资42.9亿元。

高水平的运作在黎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抓项目氛围。深入落实全省“三个上午”行动要求,市领导以身作则,包括县、行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监管等,产生了较强的示范效应。各级干部增强了责任感,努力工作,展现了长期盯着项目、盯着项目、抓着项目、追着项目的坚韧和顽强,营造了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项目为中心的浓厚氛围,形成了齐心协力抓项目的生动局面。

狠抓建设,掀起工程建设热潮。继续推进重点工程集中建设,举办“4·18”、“6·16”工程活动,大力推进“9·19”工程集中建设。市委书记赵晓君和市长韩福春带领一个小组到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查,并亲自监督战争。副市长张开明在项目建设现场召开了四次办公会议,对未开工项目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和解决方案。其他市领导深入保宝县区监督进度,突破瓶颈。各部门颠倒了施工周期,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软环境办对开工手续未尽事宜进行跟踪监督。一系列有效措施巩固了项目前期工作,有力推动了项目集中建设。上半年启动重点项目116个,年产头孢呋辛系列产品2000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用成盐剂1000吨,沐源集团年屠宰2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骏辉能源40万吨储油物流,农机城等。,计划总投资48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16亿元,利税23亿元。

结合实际情况,准确规划储备项目。抓住哈长城市群国家战略建设等重要机遇,密切关注国家投资方向,瞄准宏观经济政策与四平实际发展的对接,突出配套、先进、历史性、基础性规划项目,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板块”。深入规划城际轨道交通、二环路、热交换器主题公园、专用车产业园、农机城、二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9999”环路生态水系等637个重大项目,选择200个项目纳入“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储备。手续提前办理,资金按成熟条件安排,分批开工。

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投资萧条

今年2月初,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中,四平市获得“2016年中国投资环境十大城市”第九名,成为东北和内蒙古唯一的城市。

这是对四平抓作风、改善服务、提高效率、打造低洼投资地的不懈努力的回报。

今年以来,四平市再次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召开全市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会议,开展“两个整顿两个加强”专项行动,坚决严肃处理人为影响项目建设和施工的人和事,极大提高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效率。

深化“配送服务”改革,简化手续,简化复杂程度。印发《关于进一步简化管理、下放权力、优化项目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重大项目联合审批由互为要素变为前期介入,前期手续办理时限大幅缩短。博达学院新校区、绿建生物科技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并联获批,如期开工建设。

47天,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桩基变成了一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个5000平米的玻璃温室,一排有机果蔬彩钢屋。项目总经理王文东高兴地说:“市委、市政府为我们提供了现场服务,跟踪回访一条龙,还通过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进行网上审批,简化了手续,缩短了时间,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

恒大综合体项目从谈判到开工仅用了三个月,创下新的“加速度”。项目建设单位高度赞扬四平政务做到“四个一流”: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环境。

“带头,冲锋,副”一直被人不断称赞。根据四平不同项目的申请情况,领导会联系参与审批业务的各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指导,实现所有审批业务的全过程;协助项目单位填写各种投标表格,提供各种审批项目要素清单,告知审批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全过程;对于复杂、困难的审批事项,实行一对一的专项救助服务,建立咨询机制,制定最优审批路径,提供保姆服务,全程协助。

在审批窗口,刚刚做好的四平百货改扩建项目申请人冯世亨告诉记者:“政务大厅不仅效率高,服务也没说。从你进门的那一刻起,工作人员就主导了整个过程,真是事半功倍!”

四平在加强要素保障方面也做得很好。

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已批准但未供应使用的工业用地,换笼换鸟,二次招商,有效保障项目土地供应。

解决金融问题,设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加快设立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发展基金,推动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四平设立机构帮助发展,探索设立“四平银行”;积极推进PPP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和替代债券基金。上半年,城投、水投等平台公司融资40.17亿元,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监督和考核。建立科学的重大项目评估考核机制,将项目建设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市委督查室、市软环境办、市发改委组成联合督查小组,查台账、见现场、挤水、定期汇报进度、年终评分、结算。项目真正成为“课程表”和“指挥棒”。

做好详细规划,延续好势头

为承接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势头,四平再接再厉,精心规划,精心引导,夯实责任,强化监管,打了一场漂亮的工程攻坚战。

做好详细规划,“强化链条”。在项目规划上下大力气,以政策思维为基础,立足区域特色和长远高规划进行深度规划,规划一批产业链强的大型产业项目。结合四平市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围绕“振兴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拓展旅游、光电信息、现代物流和医药卫生优势产业,提升建筑、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三大工程,加大项目规划力度,及时规划储备项目。

认真指导和推动实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项目建设和投资整合相关工作的通知》,不断抓好工业项目和投资整合工作,努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投资整合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工业项目投资进度。保证项目抓,投资管,工作有效,形成全员合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项目建设大突破。

夯实责任建设机制。以项目建设为出发点,实行领导保证、部门联动、全程跟踪。夯实责任,抓到底,突出项目调度。建立“六个一”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即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实施单位、一个保障负责人、一个项目秘书、一个联络员、一个推进台账。

加强监管,提高进度。四平进一步推进工程监理“双随机性、一开放性”,坚持把监理和评估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样等有效方法,密切关注今年开工的重点工程。如果这些项目没有得到推广和监督,它们就不会退役。建立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完成情况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责任追究,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度调度、月度通报。

1.《四平:上半年"固投"增势强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平:上半年"固投"增势强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