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前首富吴一坚家庭背景资料 传吴一坚老婆海潮不一般

吴一坚资料

  吴一坚,男,汉族,1960年12月生,山西永济人,民建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

  吴一坚 资料图

  个人履历

  1979年12月至1984年1月解放军东海舰队服役;

  1984年1月至1985年10月在西北电管局电力机械厂工作;

  985年10月至1991年任海南黄海美机电公司任总经理;

  1991年至今任金花企业集团总裁。

  全国优秀建设者;陕西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2015年5月18日晚,金花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吴一坚先生正在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协助调查。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15年5月19日起停牌。

  吴一坚老婆

  吴一坚落马后,其家庭背景成为网友搜索的对象,其妻子身份也成为了网友疯狂讨论的焦点,据网友爆料,其妻子叫海潮,家庭背景不一般,不过消息未经证实!

  人物生平

  吴一坚,男,运城永济人,1960年12月生于西安,曾在解放军东海舰队服役,先后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硕士、经济师。现任西安金花企业集团总裁,金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陕西省、西安市工商联副会长、西安市政协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协会副会长、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吴一坚出身贫寒,退伍后去海南创业,在那里他获得了第一桶金。回到家乡后,他用自己的3600万美元投资房地产。在1995年进入医药行业。

  从1991年创办金花以来,吴一坚总裁带领金花人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把金花发展成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之一,金花以它对社会的巨大馈效实践了"凝聚有限能力,担负天下责任"的核心价值。

  由于西安是中国最有名的旅游城市之一,高尔夫球场。但是金花核心产业仍然是医药,此外还投资于商场、房地产以及贸易,销售收入达2.15亿美元。

成长历程

【激荡半生】

  在形容中国近30年历程的诸多形容词里最精准的词汇是“激荡”,对吴一坚半生奋斗史的描述中最贴切的词语也是“激荡”。

  30年的激荡中国史,是半生激荡的许多个人历史所汇集而成。吴一坚的努力就像是中国浩大的发展图景中一处细密的针脚,他的财富故事也是中国崛起的缩影。

  像很多成功者一样,吴一坚年少早熟,苦难、艰辛是那一代中国人最初的群体性记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纠结着吴一坚的童年。他出生的1960年正是中国一系列政治运动逐步开始、生活陷入跌宕不安的时刻。12月10日,吴一坚出生在西安纺织城职工医院,刚满月就被接到山西省永济县西太平村奶奶家抚养。满三周岁他又被送回西安的父母身边。他再次回到老家是1967年的暑假,此时,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上演,在激烈的政治运动背后,是人们对未来希望的丧失,哀号遍野、草菅人命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而吴一坚的爷爷因出身地主已被批斗折磨致死。接着他的父亲——西安市灞桥区的一名普通干部也受到冲击,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了起来。吴一坚则在孤独的童年里一边喝着羊奶一边成长。

  “文革”结束后,吴一坚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军人,锻炼自己的身心意志。他在解放军东海舰队上海吴淞水警区37501部队服役的日子里曾多次立功受奖。1984年退伍后,他在西安电力机械厂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不适合吴一坚的个性,历经的苦难也昭示这个年轻人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生意神话。

【创业之初,与青春有关】

  1984年,吴一坚辞职,怀揣600元人民币只身南下广州,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讲得真实一点,实际就是小商小贩两地搞长途贩运,主要是一些录音机、录音带,还有一些T恤衫。”吴一坚自嘲地回忆那段时光。炎热的广州催生着当时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与激情,他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些满怀理想,渴望激越的年轻人一样,在挫折之中追寻着自己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充满着动荡、焦虑、奋斗与难以磨灭的热情。走出长期压抑的精神恐惧之后,中国大地精神焕发,人们开始四处奔走,下海、经商、生意经变成热门话题而不再是烫手的山芋无人问津。在这激荡的十多年里,很多企业英雄一夜成名,然后昙花一现消于无形。吴一坚是幸存者,因为他没有被浮夸、虚幻的名声所击败,他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笑到最后。

  1985年,不甘心做小商贩的吴一坚离开广州,揣着几万块钱到了海南,成为海南的第一批弄潮儿,也正是在那个美丽的海岛,他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吴一坚把握了当时整个中国市场电视机的紧俏和海南经济刚刚起步的特点,把眼光盯在了电视机上。当时电视机是非常紧俏的商品,仅仅一张电视机的提货单就被炒到好几百块钱。

  吴一坚找到一个设计单位,按年生产10万台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的规模设计厂房;通过和海南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公司接触,吴一坚以“经营25年之后,厂房设备拱手让出”的方式圈地,又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出去,再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元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令其先投资。

  吴一坚吩咐下属买了一个电话簿,给全国的电子器材经销公司发函,告诉他们自己将建一个多大规模的电视机厂,多长时间可以建成,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合作,又和一些供货商谈,做自己的供货商。

  当时第一批订货就是5万套,每台电视机的盈利空间是800—900元。就这样,仅仅10个月时间,公司资产由他怀揣的600元变成了3亿元。

  成功的背后从来不缺乏辛劳。吴一坚曾说过:“我是用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就在那年春节前,工厂170万元的货发出以后对方未能按合同及时结算,而公司职员都等着拿钱回家过年。吴一坚为了职员们能过好年,到朋友处借钱,并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将工资发给职员后,他身上只剩下50元钱。此时,妻子又在西安催他回家,“结完婚6天你就去广州,孩子出生时你又在海南。”这50元钱要度过15个日日夜夜,于是他买了100个馒头,整整吃了15天。

【衣锦还乡,再造辉煌】

  年轻的吴一坚完成了最初的财富积累,1991年,他带着自己挣来的3600万元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西安。也正是在这里,他的事业到达了新的巅峰。此时,吴一坚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人们生活水平增长后对房屋的要求日渐增高,没有什么比拥有一套舒适的住房让中国人更激动的了。所以,吴一坚决定投资房地产,他创办了金花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这家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位于西安市北郊徐家湾的金花苑小区。

  1995年底,金花集团的产业体系明显扩大,集团总资产达4.2亿人民币,由中国最具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公司对金花集团的评估结论为:“金花企业集团人员素质较高,管理体制较为科学,经济状况良好,企业信誉优良。目前盈利水平一般,但前景看好,无长期债务压力,信用等级为A。” 这表明,金花集团已当之无愧地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吴一坚用事实证明,一个庞大的、涉足领域广泛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底盘庞大虽说有管理难度,但也更加扎实可靠,抗风险能力也就更强。

  1997年,吴一坚涉足资本市场。是年6月,金花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上市之后两次配送,均是10送6。上市后的金花股份作为大牛股股价暴涨,10个月内身家涨了4倍。2001年11月,金花集团完成了对在香港上市的一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为拓展集团融资渠道,进行资本运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木国际也成为金花集团利用国际资本的载体。

  金花集团拥有内地和香港两家上市公司。据金花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金花企业集团总资产71亿元、净资产42亿元,实现运营收入12.86亿元,利润2.1亿元,资产负债率42.25%。

  在最近几年,吴一坚确立了投资方向:“重庆具有区位优势,是西部的商业重镇,我非常看好在重庆的投资前景,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吴一坚表示,“我们与花旗银行合作,就是进行结构调整、转攻高端市场的表现。联姻外来资本后,我们可以加速扩张,摆脱低档次的传统商贸模式。”

【新的危机,新的奋斗史】

  财富获得之后,吴一坚更加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看透中国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2004年吴一坚进入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学习,并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这是陕西省民营企业家历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工商联领导班子,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肯定。

  2008年,48岁的吴一坚跟中国人一样,经历了大喜大悲的一年。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在激荡与不平凡的30年之后,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依赖对外出口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珠三角、长三角企业外迁或半停产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曾经挣得盆满钵满的交贸企业有很多瞬间倾塌。金融危机就如同台风一样,先从沿海开始了。

  吴一坚对未来还是信心满满,他坚信, “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银根紧缩、国际市场萎缩等大环境下,的确有不少民企从沿海地区撤资。根据调查,不少外资、合资企业已经遇到了经营困难,但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薄、缺乏品牌和创新性,竞争力不强。此轮宏观调控,对民营企业来说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吴一坚认为,大批企业退出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规律。他认为,宏观调控为不少已经走向成熟的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契机。 “民营企业可以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高起点、高定位进入市场,企业应通过内部资本、资产方面的整合,与国际企业合作,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不平凡的年头过去,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会进入新一个里程。吴一坚和他的企业也一步步完善自己,他希望他的企业能带动或者给民营企业一些借鉴,走得更稳一些,更远一些。

吴一坚:家庭也需像事业一样经营

  华商报受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席调研员胡润先生的委托,就成功、交友、情感、家庭等问题对这两位企业家进行了专访。荣海访谈昨日已刊发,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吴一坚。

  记者:身为富豪,您认为成功前后您对感情的看法和需求有多少变化?

  吴一坚:如果要分前后的话,我成功后更觉得感情的珍贵。记者:您的企业经营得很成功,您是如何经营家庭、爱情的?

  吴一坚:“经营”一词,应该不时髦。但对于家庭和爱情而言,这是一种新的观念,就是说家庭也是事业的一部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嘛。因此,对待家庭一定要像对待事业一样去把它经营好。

  记者:当事业和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吴一坚:我个人认为不会出现矛盾。因为事业也是家庭的事业,家庭生活处理好了,更有益于事业。这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记者:工作社交会占用您很多的时间,如果这与家人、朋友的要求抵触,您会去做怎样的沟通?

  吴一坚:我会以事业为重,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再去找机会补偿。记者:您最欣赏异性的哪种品质?

  吴一坚:我欣赏有职业意识的女性,这样的女性不至于陷于无所事事的家庭处境中。

  记者:外貌、性格、家境、才华、学历……您择偶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

  吴一坚:这些因素都不是我绝对看重的。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的择偶标准首先是:我爱她。

  记者:您最欣赏您爱人的哪些方面?

  吴一坚:我最欣赏她的无私胸怀和心态。比如说,人们总爱说“她的丈夫是吴一坚”,而很少有人说“吴一坚的妻子是某某某”。我觉得这对她很不公平。但她有这样的胸怀,无论是作为妻子也好,作为母亲也好,她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记者: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吴一坚:“情人眼里出西施”,她当然与众不同。自己的老婆最好,浑身都是特点,肯定与其他人不同。因为她是世界上我最爱的人。

  记者:现代人的感情都很丰富但同时也很脆弱,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您是怎样看待这类问题的?

  吴一坚:这种现象,不在我的观察范畴。但离婚本身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感情带有很大的互动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发生变化,人在交际中不断追求一种平衡,但不是说想离婚就能够离婚。

  记者:当男女两人无法再走到一起的时候,您觉得双方该怎样做?

  吴一坚:首先,现代家庭,夫妻双方的责任是明确的,当双方不能履行这个责任的时候,他们应该知道他们该怎么做。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支持他的一群人

  记者:有句话叫“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您对这话是否认同?

  吴一坚:这种表达是不确切的,过于片面,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我认为,成功是不应分男人或者女人的。给予成功者的这种支持和力量一定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或者说是双方互动的,就是说一方需要支持,另一方愿意支持。

  应该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着支持他走向成功的一群人,包括老人、小孩。我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大家给予了我许多关怀,对我寄予厚望,才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感谢他们。

  记者:在您身后一直支持您的女人是谁?

  吴一坚:我认为,在我身后支持我的人很多,有我的妻子、女儿,也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母亲,有我很多的女同事,还有一些女领导、女伙伴,她们都是我事业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

  记者:可否给我们举个例子?

  吴一坚:我们有一个女员工,她在一次活动中不小心受伤了。当时她刚大学毕业,致伤后很可能双臂残废。我们去看望她的时候,她和家人都没有任何怨言,她说她没有想过自己会致残,她很高兴参加企业的这个活动。当时我很感动。现在,这个女孩子还在我们企业工作,已经有了家庭。这件事对我影响极深,有这样一批批同事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企业,这使我非常受鼓舞。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会有钱”,您对此怎样看?

  吴一坚:这个说法非常片面。不是有钱才会变坏,没钱也不一定就不变坏。这和每一个人的教育、生活环境、思想意识以及修养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个人有了钱,要看他朝哪一个方向去发展。他可能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可能谋求事业发展,也可能做出别的选择。在我看来,“女人变坏才能有钱”只是一种灰色的社会现象,而非一种主流的社会现象。八十岁时,我的心理年龄可能还是三四十岁

  记者:您认为朋友在您成功的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

  吴一坚:很重要。可以说,朋友为自己的事业提供了条件和创业的环境,朋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做事情或干事业成功的关键。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的工作方式、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每当他需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技术数据信息的时候,他就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的。他告诉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即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养成记录的习惯。我现在还离不开记录,我觉得这对我工作的帮助是极大的,尽管它很不现代。

  记者:您的财富是否成为您与一些朋友深度交往的一种障碍?

  吴一坚: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现象。一些和我工作关系不密切的朋友可能会因为我现在有钱或有名了,从而产生一种意识上的距离。再加上由于我的忽略,这种意识上的距离可能会变成现实中的距离。所以,我现在经常检点自己,防止和朋友、下属、亲人的距离拉大。因为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淡漠的误会。

  记者:你喜欢跟什么人交朋友?

  吴一坚:我的朋友很多,什么样的朋友都有,我觉得是朋友就不应该分是什么人。我没有刻意地去选择和分类。

  记者:您怕变老吗?

  吴一坚: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我们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有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成就健康的事业。

  记者:当您老了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

  吴一坚:我还没有老,所以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也许到了80岁的时候,我的心理年龄可能还只有30至40岁。

  记者:您是否碰到过媒体发布一些不利于您的传闻?您是如何处理的呢?

  吴一坚:经常有。我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活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

  记者: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幸福吗?吴一坚:我是幸福的。

吴一坚:欣赏有职业进取心的女性

  “我个人比较欣赏那种有职业进取心的女性。我觉得女性的美丽加上她们的事业心,才能使她们有长久的魅力,如果沦落到庸庸碌碌的家庭环境中去,过不了几年,她们身上的光彩就会消失。”

  很多人在干事业的时候希望妻子做出牺牲,全力顾家,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但真正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意味着夫妻两个从此就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一个在惊涛骇浪的商场中摸爬滚打,另一个则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日见憔悴。试想经年累月后,双方的感觉会有怎样的变化?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男人发现那个最支持和理解自己的妻子,为了自己甘心做“黄脸婆”的妻子已经无法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妻子则发现自己用青春和年华呵护的家庭要离她渐行渐远。很多人处于道德考虑不会走出那一步,但双方思想上的差距和交流上的困难却难以弥补。这样维系下来的婚姻有点像植物人,心脏还在跳动,大脑则已经不再工作了。中宝实业集团董事长吴良定在经历过一次类似失败婚姻后则不再想让他的第二任妻子抛弃事业了,他甚至将公司不同方向的业务分由自己、妻子和儿子分别负责。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虽然少了点,但却不用担心没有共同语言了。

  牺牲是为了特定目标的放弃,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为家庭做出的牺牲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这样的牺牲就得不偿失了。作为妻子,即便在形式上退出了事业,也决不能在心理上退出社会。既要当好丈夫生活上贤内助,也要当好丈夫精神上的贤内助,能给对方必要的交流和心灵慰籍。形象一点说,如果你顶着 “老婆”的职称只干“保姆”的活儿,那恐怕就要有人来竞争“老婆”的岗位了,而婚姻的红色警报也离拉响不远了。

1.《吴良定 陕西前首富吴一坚家庭背景资料 传吴一坚老婆海潮不一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吴良定 陕西前首富吴一坚家庭背景资料 传吴一坚老婆海潮不一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