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中,山东再次描绘了广阔的发展蓝图。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从高起点打造齐鲁农村振兴的典范,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继续推进农业强省、农村美省、农民富省。
在构建齐鲁农村振兴模式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模式。沂源作为山东省“十万”农村振兴工程示范县,其优质发展为山东省农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期待。
沂源县素有“山东省屋脊生态高地”之称,森林摇曳,碧水清澈,红砖白墙。
怡园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个困在山脚下的区域,从闭塞到现在的生机,一元的腾飞转折点,得益于山东农村振兴的整体崛起,甚至展现了山东农村振兴的光明前景。
激活“三块地”,助力农村振兴
沂源县东里镇河南村,村民通过清理规范承包地,整合承包费,每年可以多赚几千元,让多年来“空贝壳村”的钱袋子突然鼓了起来。
为了解决农村农民增收问题,东丽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大胆探索和振兴农民手中的承包地、宅基地和四荒地。创新“三权分立”改革,探索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农村承包费、合同和“三角债”清理规范,理顺各种农村关系,实现及时足额收取承包费,有效扩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振兴“宅基地”让农村焕然一新,振兴“四荒地”变废为宝。龙王峪村利用征地补偿平衡工程的春风优势,将14亩荒山荒坡改造成梯田,整理出70多亩土地,准备种黄金和黄金桃,为村发展和集体增收增加“一桶金”。
“农村振兴就像一根‘金篙’,一头挑青山绿水,一头挑金山银山。里面全是掘金淘宝的‘富矿’。”东丽镇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地激活和利用“三地”,变“死资源”为“活资产”,为农村振兴挖掘“富矿”,为农村振兴找到了一条新路。
《沂源县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未来沂源将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资产资本化,释放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立”改革试点,加快存量挖潜,有效盘活农村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同时,推进农村集体资源、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到2020年,全县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
旅游+产业,呼唤国家品牌
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在沂源县当地被称为富阳节和山神节。是沂源旅游三大金牌节日之一。于是,举行富阳节的杨三峪村就变得“火热”起来。同时,良好的生态与阜阳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了沂源品质乡村旅游的品牌。
羊三峪村是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偏远村落,自然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近年来,通过充分发展农村振兴东风,依托已成立的杨三玉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全村转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把“三面出山,一条沟”的小山村发展成为省级旅游特色示范村。与此同时,与淄博食品药品检验所共同打造了全市首家野生中药材科研种植基地,形成了“旅游+养生”的新模式,为乡村旅游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除了阜阳文化节,东丽镇福禄平村近年来还有一个很受欢迎的节日——沂源“黄金桃”文化节。
原来,福禄平村近年来依托绿色生态资源的独特优势,培育出了具有“黄金”特色的黄桃。目前,“黄金桃”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证书,成为淄博市著名农产品品牌的区域公共品牌。
如今,福禄平村种植了1700多亩“黄金”桃,平均每斤价格在10元左右。“金与金”成为果农的“金结”,也让这个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大产业。福禄平村打造的怡园“金和金”桃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提升了“金和金”的知名度,为特色品牌增添了活力,为农村振兴和果农增收锦上添花。
沂源有西丽镇,将振兴桃业。西丽镇作为周边地区著名的桃镇,桃品种丰富,是江北最大的中国寿桃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寿桃之乡”,桃树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西丽牌“中华寿桃”已被认证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出口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并出口越南、缅甸等国家。
每年四月,西丽镇到处都是桃花,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不仅如此,“朱延福故里”也是一块金字招牌。镇上有朱延福事迹宣传教育基地、“大寨田”、“彭沟土楼”、“洪山梯田”、“朱延福故居”、“夜校旧址”、“万方大口井”等九个景点,会拖着朱延福残缺不全的身体,带领村民努力脱贫致富,直观展示。
近年来,西丽镇以朱延福先进事迹为指导,立足镇内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桃花和桃木资源,深入发掘“桃文化”,将桃花加工成桃花茶和精油。桃子成熟了可以采摘制作蜜饯,陈年的桃树做成工艺品。桃根做成根雕,形成特色“桃文化”产业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
根据《沂源县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沂源县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趋势。
以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农业与旅游、文化与旅游、商务旅游与健康旅游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优秀的乡村旅游项目,被称为沂源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传承革命老区精神,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探索创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品牌农业”的“三位一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计划到2022年,建成2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新建5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建300多个小微景区和高档精品采摘园,乡村旅游消费总量达到70亿元。
人居环境的更新和道路的改变
多年前的温泉村,还是沂蒙山腹地一个经济落后的小村庄。村里有182户550人,距离镇政府驻地30公里。三面环山,交通受阻。只有一条乡村路通向村庄。山路陡峭,耕地少。生产道路狭窄崎岖,甚至生产用水也相对匮乏。
自农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沂源县不遗余力地为温泉村修建道路和水源,并进行深入调查和各种投资,使温泉村村民安居乐业,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村民使用城市人才可用的自来水,根据村民的生活分布,合理布局管网,投入12万元进行自来水工程改造,让所有农民使用自来水。同时,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修建了2口深井、3个辅助机房、5座200立方米新水库、1.8万米输水管道和300多个闸阀,保障了农田安全和农业用水,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山里最大的困难是旅行不便。村民们经常在晴天被泥土覆盖,在雨天被泥土覆盖。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最大障碍。如今,温泉村新建了2200米宽4米的生产水泥路、600多米的挡土墙、65米的冲河大坝和1座拱形水桥。全村到户水泥路的实现,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和产业发展的交通问题,为人员、物资、信息交流搭建了便捷通道。
为了丰富村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素质,近年来,该村先后修建了村文化活动室、图书馆、诊所和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墙,并在村的主要路段安装了70盏路灯。随着村庄环境的变化,村民的文明意识也在悄然变化。保持环境整洁和维护村庄的和谐已经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现代文明的元素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振兴农村的春风温暖了每一个沂源人的心。
沂源县人民政府2019年工作报告中提到,农村环境改善是沂源未来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农村振兴“十万”示范工程建设、沂河花园综合体等重大农村振兴工程、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旱厕改造、街巷“入户”、乡风文明提升等普惠项目,全面推进“五个农村振兴”。继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推进燃气管网向乡镇延伸,加快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通”。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巩固城乡卫生一体化成果,充分发挥优质发展和农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于是,怡园画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振兴宏伟蓝图已逐步从构想变为现实。
1.《沂源 蝶变沂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沂源 蝶变沂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4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