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2年到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共有1200万灾民,造成约300万人死亡。

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在电影《一九四二》上映后而变得广为人知。本文选取的老照片记录了大饥荒的真实场面,由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洛阳拍摄。

因饥饿疾病而死的老人。

1942年初,河南灾情已经很严重,《大公报》刊登了一篇报道,揭露百姓在灾荒中的痛苦遭遇。谁料,仗义执言的《大公报》竟遭到国民政府勒令停刊三天的严厉处罚。随后,再也没有中国媒体敢报道灾情消息。

饥饿的儿童。

在这种背景下,两位美国记者——白修德与哈里森深入河南灾区,一探虚实。哈里森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到达灾区的摄影记者,为后世留下了完整的大饥荒视觉影像。他们取道西安到达洛阳,一路上看到无数难民向陕西方向逃难。

饥民剥树皮充饥。

哈里森在日记中写下了他的所见:“我们看到一块被翻开的墓地,森森白骨和残破的布片散落在四周——显然,一个饿死的难民被匆匆埋葬在这里,又被狗挖出来啃了个干净。”

饥民将木屑捶碎充饥。

白修德这样描写他所见到的饥饿的儿童:“他们泪痕满面的、乌黑的、在寒冷之中濒于绝望的脸色,使我们感到惭愧。……这些瘦到不像样的人,应该是眼睛的地方,却是充满着脓水的窟窿;营养不足使他们的头发干枯;饥饿弄得他们的肚子鼓胀起来;天气吹裂了他们的皮。他们的声音已退化为只管要求食物的哀啼。”

饿殍遍野的场景连外国记者都不忍直视,可蒋介石、宋美龄还在为媒体公开这些信息而恼火。

小脚妇女带着孩子逃难。

自从旱灾开始,洛阳的粮食价格一路上涨,官方数据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物价提供了参考。根据民国《经济汇报》汇总的资料,1943年1月,洛阳大米由每市斗125元涨至180元,小麦由每市斗100元涨至160元,土磨面由每市斤8.5元涨至11元。

一个月后,也就是1943年2月,洛阳的粮食价格进一步大涨:大米由每市斗180元涨至240元,小麦由每市斗160元涨至190元,土磨面由每市斤11元涨至14元,其他各类日用品价格均有大幅上涨。普通百姓对此望洋兴叹,只能忍饥挨饿。

一个逃难的家庭。

正如历次饥荒所上演的惨剧一样,洛阳百姓为了对抗饥饿,不得不吃草根树皮,草根树皮吃光了再吃观音土,甚至……吃人。大量的人们为了避免饿死,踏上了漫漫逃荒之路,为了寻找一点儿吃的,他们长途跋涉,又有很多人饿死在寻找食物的路上。

洛阳西站,饥民爬火车逃难。

饥荒的历史如此惨痛,回顾起来都无比沉重。但是,看看这些真实的史料,是有利于我们建设现实社会、探索防灾减灾模式的,总之要避免类似灾难重现。

参考资料:民国《经济汇报》,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唐馨《改变历史的美国记者》

1.《.大民国看这里!老照片:民国大饥荒场景凄惨,外国记者都不忍直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民国看这里!老照片:民国大饥荒场景凄惨,外国记者都不忍直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