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起初的他隐居在深山,号称卧龙先生,刘备在广招贤才的时候,听说了诸葛亮的故事,心中不胜欢喜,带着自己结拜的兄弟前去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完成兴复汉室的愿望,不过诸葛亮确实没有那么容易就能请得动,刘备曾经三顾茅庐,最后才得以获得诸葛亮的帮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堪称出神入化,每一件事情的吉凶都逃不过诸葛亮的法眼,他不仅通晓兵法,而且在士兵的心中,他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人”。

诸葛亮是刘备最器重的人,在刘备去世后,将自己的儿子刘婵和自己的江山都交给了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却并没有完成先帝的愿望,甚至严重的可以说诸葛亮亲手断送了蜀汉的江山,他亲自培养的四个人是他一生的败笔。蜀国在发展到后期时,已经处于没有良将可以用的处境,这正是诸葛亮以及刘备在位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人才没有得到更好的培养,良将也一个接着一个的老去甚至离世,直到蜀汉在后期仅仅只剩下赵云,不过还是依旧逃不过岁月的摧残,最后赵云也在自己的府中离世。

马谡可以说深深地获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他经常跟在诸葛亮的身边,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认为有了很大的见识和作战能力,在诸葛亮讨伐曹魏时,马谡以性命作为担保,希望能够自己去守街亭这个战略要地,诸葛亮由于对他过于信任,便答应了马谡的这一请求,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马谡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选择了一处孤立无援高山驻扎,最终很快导致军队惨败,街亭要也让司马懿夺走,街亭的失守导致诸葛亮计划也功亏一篑。

诸葛亮对董厥的培养仅次于马谡,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厥的职位已经可以对皇帝进行一些约束,对于刘婵的昏庸无能,董厥坐视不管,没有任何的做法,刘婵最终还是将董厥提升为辅国大将军,如此重要的职位,董厥却还是一副老样子,对刘禅的行为也不管不顾,可以说,董厥是导致蜀国灭亡的直接因素,可以想象,若是诸葛亮在天之灵能够看到董厥的不作为,必然是万分的后悔。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他离世之后,曾经为诸葛瞻留下了千古名作《诫子书》,不过这本书中却并没有自己的权谋和智慧,仅仅只教导了诸葛瞻如何让做一个仁义的人,因此对于诸葛亮最重要的本事,诸葛瞻并没有学到,诸葛瞻最后也只是与刘婵的一个女儿结婚,并没有像诸葛亮一样,带领蜀国变得更加强大。

姜维相比于刚刚介绍的三位,要强上万分,可惜的是,姜维一个人的力量过于弱小,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已经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忽略的重要事情,那就是没有为蜀国培养一些能够延续的人才,这才导致蜀国在发展到后期的时刻,只剩下赵云老将军可以信任,可以冲锋陷阵,可依旧谁也熬不过时间的摧残,最终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诸葛亮去世前嘱咐姜维一定要为蜀国培养人才,不求能够击败曹魏,只希望姜维能够培养一些人才,让蜀国面对曹魏,能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姜维再拥有了蜀国的军事权力之后,没有听诸葛亮的告诫,曾经多次试图讨伐曹魏,几次都是无果,姜维在军事上可以说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的每次战斗都很少会失败,对兵法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惜的是,姜维确实可以达到诸葛亮的目标,却无法带领蜀汉走向更强,扶不起的阿斗,说的正是刘婵这个人,刘婵的无能,以及辅国大将军的无作为,让姜维也很难再改变局势。

结语

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最终还是逃不脱毁灭,这跟他那无能的儿子脱不开关系,在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南征北战的时候,忽略了一件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蜀汉培养新的人才,诸葛亮即使位居高位,很多事情他都是亲自处理,这就让很多手下的人没有亲身实际的去获得一些经验。如今,我们的国家对培养祖国的新一代花朵十分的重视,历史给了我们教训,对新一代祖国栋梁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走向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出师表》

《诫子书》

1.《健齐说史 诸葛亮的“败笔”,亲自培养的人,断送了蜀汉的江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健齐说史 诸葛亮的“败笔”,亲自培养的人,断送了蜀汉的江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