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历史正是和这些士门豪强的兴衰发展共同演进的,通过对这些家族历史的考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剖析推动国家历史演进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从中窥探国家政权与个体家族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甚至重塑对士族政治的认识。其外,需要认知到的是,中国中古历史的出口始终在北不在南,南方虽为国之正朔所在,但其对中古历史的推动力却并不如北方,中古时代的北方尽管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却也因此加速了胡汉之间的交融,并逐渐消除了北方各族人民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的隔阂。

北方的少数民族接受吸收汉人的优秀文明成果

汉人同样地获得了新生的文化力量以及强悍的武力支持,同时胡汉文化的交融取代了种族对立,也促进了北朝部落家族化、士族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古士族的研究不应仅就近于汉家大族,对其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及其部落群体的发展演变也需要予以重视和探讨。周武帝重掌政权后顺势对朝堂进行了一番清洗,一方面对其时亲附宇文护的齐王宪明升暗降,以之为大冢宰,同时排除宇文护的中枢力量,将宇文护掌握军权的核心机构中外府撤销,改置宿卫官,设左右司武上大夫、左右司卫上大夫、左右武侯上大夫、左右司武中录等官职,管理番上宿卫的府兵,以卫统府,将府兵改为侍官,使府兵由皇帝直辖禁卫军化。

另一方面,周武帝逐渐开始改变宇文护执政时期任人唯亲的政策,对元老重臣予以优遇,尤其注重吸收其第二代子孙掌权者,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联姻杨氏家族,时杨忠新亡不久,其子杨坚嗣位。早在天和年间,杨坚父杨忠便对宇文护表示了抗拒⑤,周武帝甚至将妹妹嫁给了杨忠子杨瓒,于是在消灭宇文护势力之后,武帝欲重整纲纪,重新均衡朝堂各种力量,而杨氏家族成为武帝制衡的重点,之所以选择杨坚家族,按王光照先生的说法:“弘农杨氏终能联姻皇室是和独孤伽罗的作用分不开的。易言之,独孤信死而诸子不显,代北独孤家族势力遂以外族混合于弘农杨氏,这无疑给弘农杨氏脱颖于关陇集团诸家族创造了条件;家族集团混合后引起的氏族势力变化,无疑亦正是皇室究心关注而试图以婚姻纽结网罗之所在,故以为弘农杨氏联姻皇室与独孤伽罗之作用分不开。”

杨坚家族在和独孤家族联姻

从政治声势上看无疑要比其他家族更为显赫,且独孤家族明面上看也是因反对宇文护专政而受到排挤,从这一点来看,与杨氏家族联姻无疑是对当时宇文护专政期间所打压势力的全面拨乱反正,具有新朝新气象的表征,昭示出武帝革新的态度和决心。此外,薛海波先生也指出,同杨氏家族之联姻仍有着防范宗室力量的重要作用,其时宗室之中以齐王宇文宪最为威重:“时高祖既诛宰臣,亲览朝政,方欲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爰及亲亲,亦为刻薄。宪既为护所委任,自天和之后,威势渐隆……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

齐王虽受到武帝钳制,但为子孙后代计亦不得不安插一支力量加以制衡,加之杨坚其人“深自晦匿”,武帝又认为其止可为将耳,遂不以为意,杨氏一族逐渐崛起。至周宣帝即位后,杨家地位更为尊崇,杨坚以国丈之姿登台辅政,又受封为上柱国、大司马,威势日盛,与之同时,宣帝其人却昏暴滋甚,史载“自公卿已下,皆被楚挞,其间诛戮黜免者,不可胜言。每笞捶人,皆以百二十为度,名曰天杖。宫人内职亦如之。后妃嫔御,虽被宠嬖,亦多被杖背。于是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显然,宣帝执政推行的是高压政策,而这种高压政策所反映的恰恰是宣帝对于皇权受到挑战的应激状态。

武帝死后,宣帝却对元勋重臣无甚好感

如王轨,武帝在位时其曾于一次宴会上慨叹“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公然挑战未来的君王,因此宣帝嗣位即诛杀之,又武帝近臣尉迟运,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数有罪失误。”运数言于武帝,卒为宣帝所忌,被出为秦州总管,此外武帝托孤重臣宇文孝伯、齐王宪等亦为宣帝斩杀,自此宣帝自断臂膀,功勋老臣尽受屠戮,杨坚家族与独孤家族得到了前所未有之变局与机会。但杨坚此时并未先发制人,仍旧在观察时局、笼络皇帝近臣,而宣帝一直以来对杨氏家族抱有戒心:“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因此率先找准突破口对杨家进行施压。

初,宣帝并立五后,将杨坚之女杨丽华置于五后等位的境地,试图树置群戚以制压杨坚,甚至曾不忿地告知杨丽华“必族灭尔家!”随后,宣帝因与杨后不协遽“逼令引自决。”杨家与独孤家面临着极度险峻的局面,当此之际,杨坚妻独孤氏为家族利益奋然不顾己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从而避免了独孤家族遭受株连的命运,王光照先生进一步指出独孤氏这一忤逆龙颜、闯宫救女的行动,“不仅对独孤伽罗是有意义的,而且对周隋禅代及隋文帝朝若干政治都具有背景认知的意义。”显然,独孤氏这一举动充分展现出其敏感的政治嗅觉,她明白宣帝表意是与杨后不相得,实际目的却是直奔杨氏家族,杨氏家族一倒,树倒猢狲散,独孤家独木难支,必然成为陪葬品。

独孤氏这一举动减缓、冲击了宣帝

针对杨氏家族日盛的削弱与打击行动,杨氏家族得以喘息之机会。至大象二年五月,宣帝因内斗不成,又欲将杨坚外放,出之为扬州总管,又被杨坚以足疾托迟缓行,不久宣帝竟暴死,宫中形势变得微妙起来,宣帝近臣“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杨坚却有些犹豫不决,独孤氏便劝勉道:“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遂承旨辅政,总览大权,“置直荡府,总周朝六卫并廿四军”,又分命亲信掌管中央禁军,自此,杨氏家族总掌北周军政大权,杨坚且尽杀宇文氏宗亲,后虽有尉迟迥、宇文胄之乱,因宣帝此前强干弱枝之策,周室宗族势力大减,并未能撼动杨氏家族之统治,由此武帝亡故仅三年,周室即为杨隋嬗代,杨氏家族跃升至权力巅峰,独孤家族亦得复兴,杨氏家族与独孤家族联合演绎了北周末年夺位之变局。

结语:

综上所述,独孤信死后,独孤家族一时沉寂,北周政局由宇文护主导,宇文护继承了宇文泰留下的政治遗产,一边打压异己力量,同时又不断培植、扶持忠于自己的势力,对于稳定周初时局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却也由此引发主相之争,三任周室帝王与之进行着明争暗斗,终而失道寡助的宇文护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以身死名裂而告终。与此同时,取得独孤信政治遗产的杨氏家族趁机崛起,此前杨氏家族同独孤家族联姻大大提升了杨氏家族声望,然在宇文护执政期间由于政治上对立,杨氏、独孤氏只能韬晦自存。周武帝逐杀宇文护后,杨氏以其声势威重,成为武帝平衡各方势力的重要支点,遂得与周武帝联姻,从而以外戚之姿登上政治舞台,独孤家族由此亦得到重新振兴的机遇,二者联合声势共同进退,最终完成了周隋之嬗代,杨氏家族成为最高统治者、独孤家族也再度兴盛。

1.《佳易说历史 宇文家族专政,杨坚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什么行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佳易说历史 宇文家族专政,杨坚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什么行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