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每到国家危难之时,总会有一些爱国人士挺身而出,离我们比较近的应该属于晚清时期,那时我国被列强侵略,许多的先进人士决定发起革命,挽救中国。

古代也有一些这样的爱国人士,如名垂史册的文天祥。宋元之际,风起云涌,在南宋末年,南宋灭亡的趋势一定的情况下,他仍然誓死抵抗元军,他的这些行动也为当时国内的百姓以及后人上演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

其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更是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一诗句也是他在被元军逮捕时所作,那期间忽必烈也劝文天祥投降,而后文天祥提了个条件,为何忽必烈却杀了他?

太过正直,多次被斥

文天祥在20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之后因成绩优异取得了进入集英殿答对论策的机会。面对当朝皇帝宋理宗,文天祥丝毫没有紧张,还用他多年苦读的成果,写下了万字的文章。那篇文章也让他从其他进士中脱颖而出,被宋理宗亲自评为进士第一。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也可以说是光耀门楣。

在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军大肆南侵,面对这种形势宦官董宋臣没有建议集全国之力灭敌,反而建议宋理宗迁国都以保证国都的安全。

当时宦官董宋臣在朝廷上的地位较高,所以他的建议几乎没有其他宦官有异议,除了文天祥。文天祥认为,他建议迁都的行为不利于军心的稳定,反而会增强敌军的信心,因此建议宋理宗斩杀董宋臣,这位霍乱人心之臣。

但文天祥的建议没有得到皇帝的回应,最终文天祥选择自请免职回乡,不再与董宋臣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但文天祥的这一个请求也没被批准,之后他又升官到刑部侍郎,同时董宋臣又升为都知,那时文天祥深知董宋臣并不是一个真正为官为民的官员,还暗自调查了他做的一些事,并将他所犯的罪行呈给了皇帝,但也没有受到重视。

文天祥之后又担任了尚书左司郎官,因为他做官太为正直,总是受到朝中官员的排斥和污蔑。因此多次受到了皇帝的呵斥,最终在他37岁那年,他选择了致仕。

国家危难,身体力行

德祐元年(1275年),长江上游军事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文天祥在这种国家危难之时,又主动号召各地的英雄豪杰并且聚集了众多有爱国之心的百姓,为抗战服务。

宋廷得知文天祥已经为抗元召集了几千人,因此决定命文天祥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包围京师临安府。在文天祥出发之前,他的朋友出于他的安全考虑制止他,因为文天祥的朋友认为他率领的这些完全不足以抵抗敌军,最终结果很可能会失败。

面对朋友的劝阻,文天祥仍然坚定了抗战的决心,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如敌军,但这并不代表着就要放弃,他就是要率先带领一批人抗战,用他们的行为来号召国内其他更多的臣民一同,除此之外,文天祥还将家中基本全部的资产拿来作为军费。

文天祥所带领的军队虽然势力单薄,但一直在誓死拼搏,之后,南宋朝廷却动摇了对抗元军的决心,而后文天祥还被派去到元军大营议和。

文天祥那时虽然不想要议和,但他不能违抗朝廷的命令,之后无奈来到了元军大营。面对南宋朝廷已经战败的局面,在谈判桌上的文天祥丝毫没有屈服之意,对元军提出的,他认为的过分的要求也果断拒绝。

文天祥议和失败后,也被元军所逮捕,并且元军也继续向南宋朝廷发起了进攻,很快谢太后和宋恭宗也已经被元军逮捕。文天祥被元军关押后,一直在寻找机会逃出回到南宋朝廷。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天祥艰难的逃了出来。之后和陆秀夫等人取得了联系。因为那时皇帝已被元朝所控制,他为了能够稳定南宋朝廷,便和他人一同拥立了才7岁的益王赵昰在福建称帝,与此同时更是散尽家财招募兵马。

不幸被捕,后被处死

那时南宋灭亡的趋势已定,国内众多百姓也看清了事实,不想要再跟随文天祥到战场上送命,因此虽然他极力的招兵,但成果甚微。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此前被拥立为皇帝的益王赵昰因为每天担惊受怕而患了大病,过一年之后病逝。之后,文天祥仍然没有放弃,又重新拥护了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

那时的文天祥已经来到了广东潮阳,当地有一个恶匪不仅私通元军,还霍乱当地百姓,因此他决定铲除这个恶匪头子。但之后恶匪头子逃脱到了元朝大营,还联合元军对抗文天祥的部队,最终文天祥也被元军再次逮捕。

文天祥在被捕之前一直在努力地抗元,这样的忠心也让忽必烈感动,另外忽必烈也早已听闻文天祥的才华,因此想要劝降文天祥。

当时文天祥被捕后誓死不屈,他的精神也感动了南宋旧民,因此当时虽然元军已经控制了南宋,但与当地的汉民仍然十分有矛盾,这对忽必烈长期的统治是不利的,因此忽必烈也想要劝降文天祥,因为他认为像文天祥这样的南宋忠臣如果都归降于他,那南宋原来的臣民也将心甘情愿受他统治。

因此,曾多次派南宋旧臣劝降文天祥,甚至还找到了文天祥的家人,其中为了劝降文天祥甚至以他家人的生死相逼。在多次劝降下,文天祥做出了妥协,他虽不愿意在元朝为官,但想要回乡作为一名道士,以这种身份来为元朝服务,忽必烈也是同意的。

但有一位降元的宦官,认为文天祥不同意到元朝为官以道士的身份回乡,会让他们这些降元的宦官处于不忠的地位,因此决定阻止文天祥。

之后他告知忽必烈说,如果将文天祥放回乡,文天祥很可能会继续以自己的影响力,再私下集结百姓来反抗元朝,元朝也不会安定。忽必烈听闻后,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因此最后没有将文天祥释放。

不久后,忽必烈又听闻福建的一个僧侣说土星冒犯帝坐星,这是有人想要变乱的迹象,古时的帝王都比较迷信,因此相信了这位僧侣所说的话。

之后,又有人别有用心的宣传那位变乱之人,自称“宋主”,并说他们的目的是救出文天祥推翻忽必烈。那时忽必烈虽然不能确认那些传言是否真实,但为了以防万一就下令处死了文天祥。

小结:

文天祥在被处死前非常从容,之后还是由他的家人帮他收尸。南朝末年时,南朝政府最后都放弃了抵抗,但作为忠诚的文天祥却依然在坚持,面对忽必烈高官俸禄的诱惑丝毫没有动摇,而是做出了对他自己最不利的选择——他告知忽必烈自己不会在元朝做官,而是想要回乡从道,但之后却因为其他人的一些谣言以及传言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文天祥在死前所做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也无疑是他那时忠心的最好表现,这一诗句也因为他的真实事迹而流传千古。

文天祥本人那种满身浩然的正气,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相信他曾经竭尽全力抗元的事例,也会被后代口口相传,他本人也会名垂青史

1.《文史明鉴 文天祥在劝降下妥协,只提了个条件,为何忽必烈却下令杀了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史明鉴 文天祥在劝降下妥协,只提了个条件,为何忽必烈却下令杀了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