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年前,冰川期开始退去,随着冰川的融化,带来的是不断的洪水。洪水的破坏力,似乎比严寒更可怕。洪水冲走不仅是人、动物、植物和物质的积累,还冲走了人的文明积累,洪水来了,人们掌握的一点新的文明或者说科技,还没有传播出来,就被洪水连人带思想冲走了。洪水期的人类史,也就成为点状的片段式的文明星火。也常有,某个遗存的文明水平高于同期其他地区的文明遗存。但如果把这些孤立的遗存,当作某些文明的发端,是非常牵强的。

前面的文字讲了,冰川期的古人类,因为熔岩加热岩石可以破冰取鱼,古人类的繁衍也就随水系展开。到了洪水期,这种水系态生存就变成一种灾难,洪水一来,人们只能逃离。如果是山区,人们还有翻越分水岭多开洪水的可能,但容易成为其他的水系部落的奴隶。如果是平原地区,几乎是逃无可逃。从西方的历史记忆看,就是乘舟躲避,随水冲到哪里是哪里。

从东方的历史记忆看,似乎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大家一想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实际上大禹治水是一个洪水期终极方案或者是洪水期后期的一种更智慧的处理方案。更一般做法就是大禹前辈的做法,就是筑高台,在平原地区建筑一个人造山丘,洪水来了,人们就登上高台,看水退去,待水退去后,就进行清墟,把清理的垃圾用于筑台。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经济。

为啥说,大禹是在洪水期末期的事情,因为疏导治水,对于水量小的洪水是可以的,如果是洪水期的大洪水,是根本不会按人类规划的线路行进的,一来全淹,只有登台躲避。

也是因为,到了大禹时期,洪水变小,变得可控,人类的集聚可以较为稳定了,也就从尧舜禹的公推的禅让制转变为到大禹到夏启世袭制。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就可以形成。

人类大规划集聚,也就是城。建城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从选址,从建造成本看放现在也是个难题。对那时的人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城上叠城。具体点,就是洪水来,把城冲了,城墙没了,但城墙基础还在,待水退去,人们就在旧有的城墙基础上再筑城墙。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这种城叠城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里也就不展开了。

现在有些人的观点把二里河遗址作为夏朝存在的一个可能。二里河遗址分四期,也就是城叠城叠了四次。在没有更多的实证来证明是夏,仅是从时间上属于夏这个时间段,还是不够的。因为从时间段来说,从全球视野看,与夏同时的还有古埃及。把古埃及当夏,也是有一些人这么认为的。

因此我们要回到留存的文字,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杞人忧天”,这个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长庐子就开导他,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我们设想一下这个场景,洪水来了,大家跑到高台躲避,周围都是水,天上的乌云又压得极低,可能就会产生上面的对话。我们再看看,杞人是怎么来的。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简单的说,东楼公是大禹血缘最亲近的一族。从这点看在周朝时,是承认有夏朝的。如果从杞,这个地域名词看,在殷商甲骨卜辞里有多次出现。这里要说一下,周分封是好地方都留给姬、姜两姓。把东楼公分到杞,不等于说东楼公之前就在杞地生活。因此不能说杞人就是夏的后人。

既然,有大禹的后人东楼公,文字记载的夏世系,也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我们在看夏的世系里面多次提到一个地方叫安邑。安邑现在叫夏县,属于运城市辖。从安邑县史来看,一直作为禹都来说。也就是大禹的根据地。至今有禹王城,禹王台。这种有城又有台的布局是符合洪水期的城的特点。从安邑的地理位置看离黄河干流非常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抗洪第一县。禹王城遗迹为三重城,也符合都城的规制。

安邑后来又作为魏的都城,出土的一些带有文化特征实物,可以推至周早期。按照城叠城的构成,个人认为,只要进行钻探,就可以看到,安邑周城之下的土层年代。只要证明安邑是夏(禹)都,就能证明有夏的存在。这个是寻找夏朝最简单的途径。

1.《木模说历史 从杞人忧天谈夏朝的存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木模说历史 从杞人忧天谈夏朝的存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