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巫娜独奏《幽兰》

巫娜:

在古琴曲里面,《幽兰》好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丁老师对这首曲子有没有您自己独到的一个见解?

这个曲子是比较特殊,是从唐代就流传下来的一个文字谱。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唯一的一个传世的文字谱。因为现在传世的三千多首古琴曲谱,都是用后来的减字谱记谱的,就是把文字谱加以改造,改订成我们现在还在用的这种谱式,但是早期的文字谱,我们只是在文献上见过描述,说它“动越两行,未成一句”,非常之繁复。

但是后来像明清以来的琴人,真正见到过文字谱的,只有杨守敬和黎庶昌,他们去日本访求古籍时,就发现当时藏在日本神光院的一本《幽兰》,是唐代的手抄本。上面写得很清楚,是梁代丘明的传谱。这个谱子就是我们当代琴人能见到的唯一一个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文字谱

巫娜:

我一直有个困惑,就是所谓的传谱,有可能并不是他个人创作的是吗?

对。我们古琴的传谱,它都是历代相传的,比如张子谦先生最擅长弹的三首广陵派的曲子:《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和《龙翔操》。这三首曲子都是传自于孙绍陶,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孙绍陶还有一个学生叫刘少椿。他们两个从学于一个老师,但风格好多地方都不相同,这就是弹琴人不断有自己的理解和演奏的特色融进去。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面貌。

《幽兰》减字谱

那么后来,这跟减字谱的传承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减字谱给弹琴的人留了比较大的空间,它是一种指法谱,只有一些简略的节奏和速度的提示,比较晚出的一些谱子上还会更详细一些。像《五知斋琴谱》旁注还有些节奏的提示,比如说哪几个音连弹,旁边会有一条竖线连接,有的注明“一气缓连”,还有像《潇湘水云》中间有一段泛音,旁注说“做一句弹”,就是要你当做一句来弹,这只是粗略的节奏提示,精确的节奏,就要靠老师传承,老师口授的过程中间,由于学生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还有审美习惯的不同,慢慢会产生一些差异。

《五知斋琴谱》

巫娜:

其实古琴曲里面有大部分的作品,不知道是谁创作的。就像刚才所说的《幽兰》,有说法说是孔子创作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传世的作品往往经过历代琴人润色,好多等于是有点集体创作的这种意思。古代文人有个习惯,叫述而不作,像孔子就是如此。很多人相信古曲是前代的某个圣贤留下来的,这个原始的著作权会推得比较久远。比如说《华胥引》是黄帝作的,《神人畅》是尧作的,诸如此类的很多,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不能排除它最初的原始曲调是来源于那个时代,但是你很难考证它的源头就是某某人创作的。

巫娜:

那这里面也体现了中国人很独特的一个方式,就是他们即使是创作了这首作品,也不留名。

不留名,有很多人就会把它归之于以前一个有名的文人,比如说《平沙落雁》,就会说是陈子昂所作,实际上是不大好考证的。这种情况比较多,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比较明确地显示出来它的原始作者。

巫娜:

在我有限的记忆当中,我觉得好像这是从宋代开始的对吗?宋代之前有过这样的乐曲是非常明确的。

不是很多,本来宋代之前流传到现在的琴曲都十分有限。有些还是流传,我们可以当是唐宋以前的遗音看待,用现在人的考据,一定要见于当时的著述,这个思维是现代人的一种考证方式。这种方法当然比较靠得住,比如《碣石调幽兰》,至少我们知道是唐代人的写本,是从笔迹鉴定出来的。

另外一个证据就是它流传到日本时代的著录,后世的著录,能比较准确推断它的时间,这是一种情况。再像宋代的《古怨》,那就是见于姜虁的《白石道人歌曲》。这部分是比较可靠的。但古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会有这种状况,琴曲不是见于前代人著述,而是琴人口传心授,记谱晚于创作时代;或是古代谱集失传,佚谱收录在后世琴谱中,如果据琴谱出版时间而把它当成是后代人的作品,这个也不准确。

《神奇秘谱》第一卷 《太古神品》

比如说《神奇秘谱》第一卷《太古神品》,里面16首就不能当成明代的琴谱看待,它肯定都是前代传过去的。这一部分甚至于没有句逗,明代以后的琴谱里,一个乐句,会从文学里面借用句读的方法句尾画一个圈,但是这个《神奇秘谱》的《太古神品》是没有句逗的。朱权说是“当自得之”,让你自己去体会。这部分当时传的时候没句逗,说明它来源比较早。

再比如包括《广陵散》、《遁世操》这一部分应该是属于前代人琴曲。再一个就像《西麓堂琴统》里面,虽然有些曲目没有注明它是什么来源,但是有些在后记里有写。《忘忧》这首曲子,谱子中有一个‘跋’,写检宋谱见此曲,不知所缘起,就是从宋代的琴谱里面,见到了这么一首曲子,没办法考证它的来源。

《西麓堂琴统》的《神人畅》

于是他就简单著录了它的来源,把它直接转刊出来了。在《西麓堂琴统》有相当一部分曲目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这个应该不是明代的琴谱,是唐宋遗音。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说上古时期,实际上就是唐宋时代调子用得比较多。

调子,就是外调,我们现在说是古琴的外调。你看近世明清以来的琴谱,我们常用的调子也不过就是七八十个而已。除了我们用的正调以外,还用的清商调、慢角调、慢宫调、蕤宾调,这五个调叫琴五调,除此以外还加上慢商调、黄钟调,还有楚商调,就是七八个左右。

《神奇秘谱》第一卷 《太古神品》

但在北宋时期成玉磵的论述里面,他就说外调转弦在北宋的时候有19个。再早可能还更多,因为唐代在调性上是非常丰富的,比如俗乐28调,乐书上说筝有四调,临时转弦,移柱以应28调。但实际上,唐筝用调远不止这个数量。从唐代古筝、琵琶上面用调就能知道古琴外调多也是唐代琴乐的特点。

从调子看也有一个特点在,就是前代的调子多,后代的调子少。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也是由简到繁,再由繁返简,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由少而多,然后再把它提炼出来,以简驭繁。因为外调用得太多的话,转弦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巫娜:

这个很有意思,其实这里面这学问大了去了,刚开始您所提到的,打谱是一个近代的一个词和一个近代的现象。那在您的考证里面,或者是说在您的传承里面,您觉得在打谱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打谱其实是古人经常进行着的一项琴学实践活动,像我们现在资讯都非常方便,现在各种的谱子,像《琴曲集成》出版以后,150多部谱子,人人都可以拿到。可是古代的人哪有这么方便呢,在一个没有老师教的状况下,要弹新的曲子,就要靠自己打谱出来。

巫娜:

那这样的话,那又出来一个问题了,如果说现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时候,通常一首曲子,例如它已经定形了,比如像《梅花三弄》,它已经是非常非常成熟定形的这样的一首作品。像我们这些后辈晚辈,如果我们还想去打谱的话,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呢?

也还是有,因为它有不同的谱本,比如说《阳关三叠》,通常都是三段本,但我曾经看到一个明代流到日本的,叫《春湖琴谱》,它的《阳关三叠》是六段。但还有不是这个调的,现在我们用的是紧五弦的,清羽调或者叫蕤宾调,但是还有用凄凉调弹的,紧二五。

弹出来完全跟我们常见的有很大不同,调性上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如果想从研究,从丰富曲目的这种角度去考虑,还是有空间。

《神奇秘谱》

比如说曾经有一年,1985年的打谱会,在扬州举行的打谱会,当时有几个规定曲目。那一次是《大雅》、《梅花三弄》,还有两首,我记不太清了。比如《梅花三弄》,规定用的是《神奇秘谱》本,就跟我们现在常用的版本很不相同,当时我打的《梅花三弄》,就是《神奇秘谱》那个版本,稍显啰嗦,反而是我们现在常弹的《春草堂琴谱》的《梅花三弄》比较简洁。

《春草堂琴谱》的《梅花三弄》

它的泛音曲调最低音就不是我们现在常的用so,它的最低音是la,这里就说明它最早音域跟我们现在不一样。

巫娜:

那这样的话,就很奇怪了,因为《梅花三弄》是吴景略先生和张子谦先生两个人的代表作,他们打出来以后,是传弹得最多的。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去选择《神奇秘谱》的这个版本?

这个不是打谱,都是师传的。即使是他整理的本子,也不是自己打谱,这个不属于打谱,因为像我弹这个《梅花三弄》,节拍什么东西都有,基本上跟吴先生这个一样,只是没有吴先生的华丽,吴先生的拐弯抹角的东西更多了一点,属于处理的手法不一样。

巫娜:

我怎么觉得张子谦先生那个版本更加的华丽呢?

《神奇秘谱》

华丽的程度,它是两种,两种不同的风格。张先生那个主要是节奏的变化。他是传自孙绍陶,是广陵派传统的弹法,不是打谱;而吴先生弹的版本,也应该不是打谱,因为一直到现在都有流传。像我弹这个,跟他那个没有原则性的区别,只是他带音加花多一点,骨干音、结构、旋律基本上一样。

这一部分,像《梅花三弄》只是他自己处理的,自己在处理上有自己个人的习惯。“老八张”上溥雪斋先生弹的那个版本也差不太多。

巫娜:那吴先生的《潇湘水云》,算是他打谱吗?

这个说来话长,因为近代的《潇湘》,是《百瓶斋琴谱》流传出来的,流传有绪的是张孔山传出来的,咸丰六年的时候,张孔山的学生,就把教的东西记录下来,编纂了《百瓶斋琴谱》,这个《潇湘水云》是张孔山师传下来,有这么一个弹法,基本上跟我们弹的一样。

后来出现的一个《查潇湘》,査阜西先生自己说是在长沙,受顾卓群、顾梅羹两代人的熏染——经常看他们父子叔侄几个人弹奏,耳濡目染,他受了熏陶。后来他又根据《自远堂》本又重新整理了一个本子,弹法和节奏基本上是一样的,细节不同。在1935年前后,他那个时候是在上海任职,家住南京,每周回家的路上要五六个小时的火车,当时车速很慢,他就坐在车上自己反复地唱念,自己把它理顺畅了。所以后来他弹了以后,大家就很认可,就他称为查潇湘。但可以说这首曲子是脱胎于《百瓶斋》,只是他重新整理。应该说是叫重新编订,前人有传谱,自己再重新加以润饰。

以上内容节选自【“漫话古琴打谱艺术”录音文字】

最终,

在这里,

1.《《幽兰》——唯一的文字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幽兰》——唯一的文字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