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后,转折进入低谷期,企业该怎么抓住经济复苏前的机会?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宾悦大酒店4楼会议室,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史炜以《我国产业“新常态”与转型升级》为课题进行讲座,武汉正商书院70余名游学团队到现场听课,座无虚席。

15日上午10时许,开场全体现场学员向史炜教授行国学礼。随后,史炜教授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向现场所有学员坦言,本次课题讲座针对学员所关心的话题,以及当下的热点经济形势进行解析。

中国已走过经济短缺时代

当下我国大多数产业已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以光伏发电为例,史炜教授进行解析。“现如今还在依靠光伏发电的企业,其实在‘十二五’计划中已经面临产能过剩,”史炜教授说,今天在我们看似很好的项目却找不到出路,这面临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史炜教授讲到,以80年代个体户创业为例,企业家老板全凭着“一股子”闯劲赚得“第一桶金”。二十年前的中国经济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存在种种问题,但在一切困难面前,创业者突破重重困难,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为何在现有条件充足的环境下,却有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史炜教授的解答是:市场环境不一样。

从80年代开始对每隔十年的中国市场经济进行解析,如80、90年代,中国经济市场还是处于严重短缺阶段,所有的物质都是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生产,即“计划经济”,且必须先满足北京物质充足。以具体物质为例子,那时市场所缺的是木头、钢材、布料,换做现在都属于过剩物质。

从市场经济短缺到如今的没有市场,这才是不能创造更多财富的问题。史炜教授分析,吸引资金来,讲故事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才是最大的资本。

而企业家的固化思想,凭借着中国经济短缺市场的经验来发展企业必然会亡。“中国已经走过了经济短缺时代,只有靠新科技、新产品、新创新来改变自己的企业发展才是正确的方式,”史炜教授说。

中国经济已进入颠覆式发展阶段

现如今的经验发展已不存在,互联网经济颠覆式发展阶段正在进行。“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户人家能有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算是一个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这个阶段维持了三十年,改革开放时期的‘四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阶段维持了十年,而依次往后,每个变革阶段都维持在五年左右,一直到今天,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史炜教授细数,这就是中国经济颠覆式的发展过程,而经验将成为企业最大的短板,在时代不断革新下,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只有发挥好每个人的创新思维,才能聚集成大智慧。

在经济的低谷时期,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人性的改造、修复和升华。我们所有经济行为的基础是什么?积攒知识?学习财务?学习市场营销?还是觉得自己的觉悟不够,再去学国学?音乐?美术?“其实我们大家所学的知识已经很多,但难运用到市场,所有经济行为的基础都是社会行为,”史炜教授讲到,互联网经济还能存活多久?卖假冒伪劣产品还能有多长时间?任何一家公司的经济行为都与社会行为相关联。

经济行为的基础是社会行为

只有社会行为的变化方可知道经济变化,史炜教授讲到,例如马云抓住中国人的消费观点:图便宜、讲面子,满足虚荣心,即借助技术进步,才有现在的淘宝,改变了传统业经济,发展了互联网经济。

每个企业家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要知道的透彻。找准问题的根本,不要讲宏观问题,若解决不了底层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史炜教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在他所遇到的企业家中,他都会问对方知不知道自己是谁?然而没有一人能回答出来。“你是谁?代表的是你的人性!在回答我是谁的时候,需要挖掘自身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史炜教授称,十多年前,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写过一篇《华为的冬天在哪里》文章,如何走出冬天走到下一个春天?在他的思维里一直是抱有:居安思危、居危思安。

“经济行为的基础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基础是人性,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哲学是逻辑思维方式的基础。”史炜教授在15日的讲座中给大家此结论,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金融工具看国家实力

1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教授继续以《我国产业“新常态”与转型升级》为课题进行讲座。在以一个企业的发展开头时,他强调企业必须要做到:稳定存量,增量突破。

“一个国家如果只能做到40%的内需,很难在短期内有实质性发展。”史炜教授分析说,目前,中国在全球排位于第二经济体大国。而从各种数据分析、智库得到的结论为: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但结论没有得到印证。

"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再以宏观经济学的五大指标,需应用金融工具,用金融工具看一个国家的实力,”史炜教授举例,美国按照GNP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即: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加国外生产总值;而中国是以GDP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代表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发放的工资。“为何会有中国的GDP数据不准确一说,是因为不完整性,”史炜教授说,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流通的产品和可以消费的工资,才是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产能过剩与体制也息息相关。史炜教授讲到,国企垄断市场流通,只会造成产能过剩。从数据上看,中国的GDP有5%—8%退出流通领域。

中国在全球的经济排位,也与此次《我国产业“新常态”与转型升级》课题讲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美元作为排位标准,排在全球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日本。”史炜教授说,用美元来定经济排位标准,汇率是衡量杠杆,而随着中国出口压力增大,美国恐慌人民币贬值。而在国内,人民币贬值和升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站在国际经济地位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用剖析强国的经济实力,寻找国内经济不足之处,史炜教授围绕此热点激情高昂的为现场学员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课题讲座。

1.《课程实录︱史炜:经验是经济发展的短板 合理创新才是大智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课程实录︱史炜:经验是经济发展的短板 合理创新才是大智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