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概念一:单库

概念二:分片

分片解决“数据量太大”这一问题 ,也就是通常说的“水平切分”。

一旦引入分片,势必面临“数据路由”的新问题,数据到底要访问哪个库。 路由规则通常有 3 种方法:

(1)范围:

range

优点: 简单,容易扩展。

缺点: 各库压力不均(新号段更活跃)。

(2)哈希:

hash

优点: 简单,数据均衡,负载均匀。

缺点: 迁移麻烦(2库扩3库数据要迁移)。

(3)统一路由服务:

router-config-server

优点: 灵活性强,业务与路由算法解耦。

缺点: 每次访问数据库前多一次查询。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方案二:哈希路由 。

概念三:分组

分组解决“可用性,性能提升”这一问题 ,分组通常通过主从复制的方式实现。

互联网公司数据库实际软件架构是“ 既分片,又分组”:

数据库软件架构,究竟设计些什么呢, 至少要考虑以下四点:

如何保证数据 可用性如何提高数据库 读性能 (大部分应用读多写少,读会先成为瓶颈)如何保证 一致性如何提高 扩展性

冗余读库带来什么副作用?

读写有延时, 数据可能不一致 。

上图是很多互联网公司MySQL的架构,写仍然是单点,不能保证写高可用。

如何保证数据库“写”高可用?

冗余写库。

采用双主互备的方式,可以冗余写库。

冗余写库带来什么副作用?

双写同步,数据可能冲突 (例如“自增id”同步冲突)。

如何解决同步冲突,有两种常见解决方案:

(1)两个写库 使用不同的初始值,相同的步长来增加id :1写库的id为0,2,4,6...;2写库的id为1,3,5,7…;

(2)不使用数据的id, 业务层自己生成唯一的id ,保证数据不冲突;

阿里云的RDS服务号称

写高可用,是如何实现的呢?

他们采用的就是类似于“双主同步”的方式(不再有从库了)。

仍是双主,但只有一个主提供读写服务,另一个主是“shadow-master”,只用来保证高可用,平时不提供服务。

master挂了,shadow-master顶上,虚IP漂移,对业务层透明,不需要人工介入。

如上图:

(1)写库不建立索引;

(2)线上读库建立线上访问索引,例如uid;

(3)线下读库建立线下访问索引,例如time;

第二种扩充读性能的方式是,

增加从库

这种方法大家用的比较多,存在两个缺点:

(1)从库越多,同步越慢;

(2)同步越慢,数据不一致窗口越大;

第三种增加系统读性能的方式是,

增加缓存

常见的缓存架构如下:

(1)上游是业务应用;

(2)下游是主库,从库(读写分离),缓存;

如果系统架构实施了 服务化 :

(1)上游是业务应用;

(2)中间是服务;

(3)下游是 主库,从库,缓存 ;

业务层不直接面向db和cache,服务层屏蔽了底层db、cache的复杂性。

不管采用主从的方式扩展读性能,还是缓存的方式扩展读性能,数据都要复制多份(主+从,db+cache),一定会引发一致性问题。

四、如何保证一致性?

主从数据库的一致性,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

(1)中间件

如果某一个key有写操作,在不一致时间窗口内,中间件会将这个key的读操作也路由到主库上。

(2)强制读主

“双主高可用”的架构,主从一致性的问题能够大大缓解。

第二类不一致,是db与缓存间的不一致。

这一类不一致,《缓存架构,一篇足够?》里有非常详细的叙述,本文不再展开。

另外建议,所有允许cache miss的业务场景,缓存中的KEY都设置一个超时时间,这样即使出现不一致,有机会得到自修复。

1.《数据库设计软件 数据库软件架构,到底要设计些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数据库设计软件 数据库软件架构,到底要设计些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4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