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客家文化,不得不提客家围屋,它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堪称世界建筑一绝。

客家人经历了无数风霜雪雨、战火纷飞,今天,这些围屋依旧巍然挺立,依然发挥着聚拢客家人的作用,成为了离开此地的客家人魂牵梦绕的“故乡”的代名词。本期《“传承”系列——客家围屋,“围”住了人心聚向,故土乡愁》,将与您一起化身为离乡的游子,走进广东梅州客家围屋,重拾失落已久的乡愁。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中原人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因为离开故土,所以这些南迁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围龙屋便由此而来。

在广东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就坐落着一处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围屋——磐安围,“坚如磐石,安居乐业”便是磐安围名字的由来。磐安围从1895年起开始修建,历时16年才修建完成,共有21个天井,122个房间。

▲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磐安围

受客家人遵从儒家思想和风水理论的影响,客家围屋围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磐安围也不例外。据叶塘镇人大副主席王忠介绍,每逢过节的时候,磐安围禾坪上便会有舞狮舞龙、竹马等表演,而禾坪前方的池塘则起到防火、防旱、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年节的时候,舞狮舞龙,舞那个竹马,稻谷啊就在这里晾晒。一个就是喜庆,第二呢就要参拜那个井神,灶王爷什么的。这个是池塘,下再大的雨,再旱的天都是保持这个水位的。一个就是防旱,用这里的水浇灌。第二个呢就是防火,这个是土木结构,最怕的就是火。还有一个就是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像夏天的时候,风经过这个水面实际上是一个空调的原理,冬天呢它坐西向东的方向,所以吹北风就不会经过这个水面了。‘’

▲ 磐安围门前的禾坪

▲ 磐安围门前的半月形池塘

池塘和围龙屋合起来刚好是一个圆,象征着圆满,也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

“它实际上围起来就是一个圆,它的意思就是天圆地方,象征着家庭跟事业圆圆满满的意思。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八卦、太极的原理。因为水属于阴,前面那里比较高亢一些的属于阳,它也是阴阳结合。”

▲ 磐安围外形犹如八卦太极图

磐安围的两侧各有一个斗门。

“这个是斗门,意思就是侧门,进出就由这里进出。一般的围龙屋是一个斗门的,这个磐安围有个特点,就是两扇斗门。这个门的意思就是进财,那边是守财。这边进来,那边拐过弯就出不去了。‘’

▲ 磐安围一侧斗门

穿过斗门走进磐安围,在中轴线上分布有上中下三堂,以天井相隔,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上厅为祖公厅,是祭祀办喜、丧的地方,中厅为议事厅,下厅为门厅。厅堂两边有南北、书斋、厢房、客厅、居室、浴室等,可谓是一应俱全。

“实际上这个是下厅,磐安围分为上中下三堂。来了客人就先在这里把东西放下登记。所以整体你看它实际上是像一个太师椅,意思就是它的家族官运恒通,步步高升的意思。前低后高,建筑学上来说就是有利于通风采光排水,所以它的排水系统120多年都没有动过。”

穿过磐安围上堂,在中轴线上还镶嵌有五块形状不同的石头,据王忠介绍,这就是磐安围的五行风水石。

“这个是金木水火土,中间的一定要是土,为什么?一个是对土地的崇拜,上能够滋养万物,下能够收藏那个宝藏。这个按顺序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它是相生的。第一个要属于木,是开枝散叶,多子多孙的意思,所以每年的第一炷香就要插在这里。”

而这五行风水石的选址很是讲究,它象征着龙脉,也是围屋修建选址的开始。

“测定这个位置,就是由他的两个儿子跟两个风水先生骑着马,沿着山脉的走势跟水的走势,由江西一直测,测到这里,才测定这个位置。所以建这个围龙屋的时候,首先要测定这个位置,风水学上叫呼唤龙脉的意思。”

▲ 五行风水石

而五行风水石后面是一片用砖砌起来的地面,中间微微隆起。王忠说,这个被称为“化胎”,象征着女人怀孕的腹部,寓意着子孙兴旺。

“这个就叫化胎,变化的化,胎儿的胎,象征着女人怀孕的腹部。这个龙脉就相交嘛,结合,多子多孙的意思!‘’

▲ 中间隆起为化胎

磐安围的布局不仅考究,还有些非常人性化的小细节。比如石板地面一个个凸起的圆点,就是出于防滑的目的而修建的。

“你看他们还是比较注重细节的,我刚来的时候也以为那么好的房子怎么剩下这些东西呢?实际上这里容易把雨水滴到这里,所以走路的时候是防滑的。”

▲ 磐安围地板

屋子里的窗户也巧妙的设计成了“百叶窗”在围龙屋两边还建有碓间、牛舍、猪栏间、马厩、杂物间、卫生间等,实现了人畜分居。

“你看它那个窗子也很有创意的,按现在的话就是百叶窗的原理了。睡觉的时候就关上去,要采光的时候就打开,一般讲究的是光厨暗间,房间一定要暗一些才好休息。‘’

一百多年前,磐安围由十七世落居祖刘乾昌始建,刘乾昌去世后由他的妻子刘刁氏继续建造。磐安围屋顶上的彩绘,便与刘刁氏的命格有关。

“为什么它用彩绘呢?两个风水先生都说,刁式啊你的金太旺了,不能够在这里用金了。‘’

▲ 磐安围彩绘与罗马表

▲ 磐安围里某一处院落

“这些技术,这些颜料都是由德国进口的。所以你看它还采用罗马表,所以她当时比较跟得上潮流。‘

除了磐安围之外,客家围屋的另一个代表便是位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的“南华又庐”,这座始建于1904年的围屋,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南华又庐

"南华又庐"外观宏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据广东省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李国泰主席介绍说,南华又庐最大的特点是围中有套,屋内各堂既可独立又可连体,更有"屋中屋"之称。

“就是在一个围屋里头,它另外还有一套房子,它不是散排在这里的。它是一套一套,一家人就一套。”

南华又庐的宏伟还体现在,全屋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称"十厅九井 "。光建这个房子就用了18年的时间。

▲ 广东省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李国泰

南华的宏伟还体现在,全屋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称"十厅九井 "。光建这个房子就用了18年的时间。

“厅,你看上中下。还有两边各六个栏,还有横屋,横屋它一般都留有厅,总共就有十个厅。一进门就是一个下厅,中厅以后要穿过这个侧门才能到上厅,上厅一般是摆祖宗排位的,祖宗牌位背后一定有五块不同的石头,叫五行时,这个五行石又叫五方龙神”

跟随着李主席的步伐,我们来到了围屋其中的一套院落,碰到了这里的主人,南华又庐建造者潘祥初的孙辈潘毓辉。

“我是孙辈了,做房子的是我阿公。我就在这里出生长大,到现在。”

▲ 南华又庐建造者潘祥初孙辈潘毓辉

当年的潘氏是一户大家族,潘氏十六氏祖潘祥初生了八个儿子,所以围屋就相应的修建了8座“围中套”。而潘伯就是潘祥初第四个儿子的孩子。

今年87岁潘伯,就是在这个院落里出生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回忆起自己围屋里的童年故事时,潘伯依然能神采奕奕、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

“就活动啊,有同龄的,有小的也有大的。那当时也比较热闹。”

围屋里的童年充满了乐趣,潘伯笑着说,捉迷藏、跳格子、钓鱼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

“捉迷藏,跳格子的也有啊。捉迷藏的时候一会儿在楼上,一会儿在楼下。(很大的房子,捉迷藏都找不到)找不到。还有一个鱼池,经常钓鱼,有钓鱼台。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活动,她们可以去花园走一走啊,女士们就会去花园走来走去,也很讲究的,当时专门有人管花的。”

到了逢年过节,围屋就更是热闹了。潘伯说,不仅在禾坪上舞龙舞狮,院落里还会挂满五颜六色的锦帐。

“也是比较热闹的,就是有年有节的时候,在家里,在中厅,有好多家具,有好多锦帐挂着,有地毯铺着。 以前就叫锦帐,上面绣有凤凰等等的图案,还有狮子,真的是非常讲究的。 以前是没有电灯的,但是我们有大油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点的。”

▲ 南华又庐钓鱼台

由于家族庞大,人丁兴旺,据潘伯介绍,当时围屋里还雇佣了许许多多的长工,料理家务事。在围屋里,男人们在龙厅商讨大事,少奶奶们在“后院”打着麻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长大。如今,再看看围屋大气的布局、精致的雕刻,不难想象当年围屋里当年充满着人间烟火味的热闹景象。

“一般中年妇女都会打麻将,在家里面,中厅里面,钓鱼台里面都有。那时候有丫鬟会给她们做饭,所以她们就打麻将消磨时间。以前就叫老婢 ,后期才叫丫鬟。”

如今潘伯已是四世同堂,在围屋里住了一辈子,潘伯说他从未想过要搬出去住。在潘伯心中,围屋既是居住的家园,又是心灵的家园。

“客家人都很重情感的,像我们比较亲近的, 凡有红白好事,一定要帮忙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搬出去住,所以一直也保留着在自己家里住,舍不得离开的。”

而前不久,潘家刚刚举办的百年华诞,潘氏子孙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要纷纷赶来从世界各地纷纷赶回来。

“我们潘家的,潘祥初名下的子孙大部分都回来了,有好多地方啊,有印尼的,有马来西亚的,香港澳门的、国内的,基本上都回来了。庆祝活动有当时的照片,由101岁的兄长主持讲一下家史, 讲了之后就是家族聚会,还有一些外宾。当时市、区都有代表来参加,我们本身家族里面也有聚会。活动上还叫了汉剧院,有汉剧表演,还放了烟花来庆祝。”

围屋围不住客家人走向辽阔世界的心,却始终围住了他们对亲情的牵挂和对故土的眷恋。岁月漫长,它围拢和呵护着一个族群的人心聚向,让子子孙孙得以繁衍生息。如今,客家子孙们只要一有时间,都要回到围屋看望亲人,关心老辈。客家子孙无论走的多远,都会眷顾自己的根源。

本文转载自广粤文创,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1.《客家围屋:“围”住了人心聚向,故土乡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客家围屋:“围”住了人心聚向,故土乡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