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丛】

在天津大学内有一座幽静的小院落,入口处一块匾额上书写“黾mǐn园”二字。如果不是这块牌匾,你很难将这座有些江南味道且略显简单的小平房和王学仲先生蜚声中外的名望联系在一起。但是,就是在这座朴素的建筑之内,王学仲先生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佳作、写出了等身的艺术专著,同时,也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王先生平时社会活动多,但他很勤奋,时间调配的也很好,无论早晚,总是能把他的渊博学问和书画心得循循善诱地传授给我们。他教导我们“一定要把时间用在画画和学术研究上,要努力,要勤奋”。王先生说,“黾”字之意为“勤勉”,就是勤奋之含义,父亲将这个字送给他做字,他也要以此来教育学生。上世纪90年代,王先生创立了黾学,囊括了他在书、画、诗、文以及哲学思想等方的创作和论述。

王先生七十岁后自号“黾翁”,年过八旬高龄后他依然用这个“黾”字勉励自己,,他希望能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家学与成就

王学仲先生192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那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历史名城,也是墨子的故里。他的曾祖王启方是清末秀才,能诗善书;父亲王履安,也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王先生在这样一个书法世家中度过了他的童年,耳濡目染,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早已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中。

王先生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他五岁学写字,六岁学画画,七岁入私塾读书,颇得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少年时的王学仲,便表现出在书画方面的天赋,十几岁时,他就到曲阜、泰山等名胜古迹寻碑访古,在心摩手记间,既开阔了眼界,也积累了大量的碑帖资料。

王学仲先生说:“少年时的经历,为我后来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奠定了牢固的根基。”现在,他常常对我们说,正是这样的“私塾教育”以及严格的家教,让他能系统深入地接触中国古典文化。

私塾“毕业”后,王学仲先生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后转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墨画科,新中国成立后并入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前后二十余年的系统学习,和名师徐悲鸿等的精心教导,以及个人的刻苦努力,让王学仲在艺术上成为一位中西贯通的全才。

55年的教育生涯中,王先生培养出的许许多多学生,很多都成为书画界的杰出人士。同时,他还笔耕不辍,著有散文集《黾勉集》,《王学仲散文集》,诗集《三只眼睛看世界》,书画集《王学仲书艺》,《王学仲画集》。早年创作长篇小说《吼哈》,在中外产生重大影响,获得的奖励有:鲁迅文艺大奖、世界和平文化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第七届中国造型表演艺术大奖等。但是,面对这样的成就,王学仲先生却显得十分淡定,他常常对别人说:“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个教育家。”

与学生孙伯翔在一起

与学生张海在一起

徐悲鸿对王学仲的影响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老师徐悲鸿先生。”每每讲到自己的经历,王学仲先生总是忘不了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当年,他还在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学习,课余之时,便和几个同学在北海办了一场书画作品的“沙龙”。恰好遇到时任国立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先生来参观。当时,徐悲鸿先生看到王学仲的书画作品十分赏识,便邀他报考北平国立专艺。那是王学仲第一次见到徐悲鸿。

1949年,王学仲先生凭着自己良好的艺术造诣与文化功底,顺利地考入了艺专墨画科。就在艺专新生报到的那一天,王学仲拿着自己挑选的几幅书画作品来到学校,亲手交给了徐悲鸿。这是王学仲第二次见到徐悲鸿。

当时,徐悲鸿看着王学仲的作品,便笑着对大家说:“作者夜泊。他的诗、书、画看去有些‘怪’,合称‘三怪’如何?”。随后,徐悲鸿又转脸对王学仲说:“‘怪’字的含义有贬也有褒,‘扬州八怪’不也是‘怪’吗?你书画有一些文人画趣味,但还需要下深功夫,要有时代的足印,要有事物的特征,还要有艺术家个人的面貌”。这给了王学仲极大的鼓舞和鼓励。

在众多学生中,王学仲一直是徐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并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对王学仲的喜爱与赞赏之情。在校学习期间,王学仲因为突患肺病,不得不回山东老家休养。病中的王学仲,一度十分沮丧,甚至想过放弃学业。得知这样的情况,徐悲鸿几次写信鼓励:“病症静养可愈,需具信心”,还要求他“愈后仍需来院学习,以竟前功,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并且,徐先生每月还寄钱,资助王学仲的生活,直至他一年后痊愈返校。

“我是幸运的,能有机会追随多位大师学习。”在北京学习期间,王学仲得到了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吴镜汀、蒋兆和、李可染等多位书画大师的亲自指点。“那个时候,一有时间便和同学一起前往老师(徐悲鸿)家里,老师便一笔笔为我们讲画,真是受益匪浅。”

1953年,王学仲先生毕业分配到天津,师生分别,自是十分不舍。离校的那天晚上,徐悲鸿先生特意画了一幅《奔马图》赠给他,并叮嘱他在艺术上要不断进取。到天津后,王学仲先生便承担起发扬传统艺术、文化的重任。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先生的当代意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的生活一定会是“古朴”到了“迂腐”,与现代社会脱节。但是,“网络”、“奥运”“金融危机”、“G20”、 “建国60年”、“世博会”、 “建党90年”甚至是“博客、微博”这样的时尚和时事话题我们也会经常听王先生谈到。

“其实,艺术家更容易接受各种新事物。”翻看王学仲先生的作品集,会发现除了中国传统风格的水墨作品外,还有很多与西画相结合的艺术创新之作。在王学仲先生的油画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属于印象派,在现在看来,依然十分“前卫”,而这些作品其实几乎都是二三十年前创作完成的。

平时,王学仲先生还十分关注新闻,常常要我把当天的网络新闻讲给他听,甚至在医院治疗期间还每天要我给他念《参考消息》等报纸,并常和学生就某个事件展开讨论。而关乎国家、社会、民生的事件都会牵动王学仲先生悲天悯人的真善之心,新闻中每每有慈善活动,王学仲先生便会站出来号召捐款、捐画。非典、“5.12”汶川地震、捐助下岗工人,捐助贫困生……王先生几乎都是书画界第一个提出捐款、献画的。

王先生爱看的电视中就有“凤凰卫视”,他十分喜欢李敖的节目。他总是感叹两地同胞的分离,希望台湾能够早些回归祖国。

文学创作方面的造诣

王学仲先生在书画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在文学写作方面的造诣更为世人所叹服。

我在艺术所学习工作的这十年里,频频听到来访的朋友将王老冠以艺术大师之类的称谓,而王老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教育家,一位诗人。说王学仲先生是一位教育家,那是因为他自1953年至今一直在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王先生是诗人,是在他的书画作品中也总能体现出浓浓的诗意,艺术的高尚精神和诗人的忧患意识贯穿着他的艺术创作。王学仲先生是当代为数不多能作骈体文的学者之一,从他在诗、词、文、赋等旧体文学上的造诣反应出王先生扎实的国学根基,能具备如此修为是和王先生的家学、天赋、勤奋分不开的。

王学仲先生从小受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其父及表兄等在古典文学上的严格熏陶。这一点他在教学上对我们学习古体诗文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读研的学习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王学仲先生家学之严谨,我们在对古诗文的研究中常会参看王先生的《王学仲书画旧体诗文选》。一味研究古人的文学作品对我们这些青年学子而言比较难以理解,但我们有时觉得很幸运,因为身边就有跨越了新、旧时代的大学者王学仲先生为导师,向王先生探讨研究他的诗更能让我们领会到诗文之内涵与时代感,同时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位跨时代的文人对中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王学仲先生在青年时受新思潮的影响,作过很新锐的文章和新体诗。先生在给我们讲他当初热衷于进步运动时常会提起这类新诗。王先生这些年也一直在作新体诗,比如前几年出版的《王学仲短诗选》和《三只眼睛看世界》。除此之外王先生还于2002年出版了他青年时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吼哈》,受到文学界的普遍关注,王学仲先生讲那是他青年时期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生活在他身边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我们是70、80后的青年,对王学仲先生而言我们都是些小孩子,他能以很新的思维与青年人勾通,关心当代文学青年的成长。闲暇时王先生和我曾对易中天、于丹等进行过讨论,也曾关注过当下的新文学甚至网络文学的传播。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评价王学仲先生时谈到:“ 世人皆赏学仲先生丹青翰墨 ,我独以他文才实居首位。其诗文含蕴丰富,不浮不薄,时时有新意流宕于字里行间。这在当今尤其是可贵的罕例。

廖静文先生评价王学仲先生的诗及具才华,自然成章,并和他的画一样含蓄蕴藉。同时,廖静文先生等老一辈的先生们还称道王学仲先生的人品、文品、艺品俱佳。这也印证了王学仲先生对文人画的解读,他对我们讲“如人品不高,文品自上不去,更无谈画品。故作人、作文、作画当并重。”王先生的诗词、文章、书法、文人画皆不入俗格,这也正是王先生高尚的人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充分展现,更是令我们弟子高山仰止和为之奋斗的标程。

王学仲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谐虐讥趣,揭露丑恶弘扬正气,悲天悯人的同时弘扬主旋律.,歌颂新世纪。2008年《王学仲文集》的出版是王学仲先生艺术创作和理论著述的全面总结;是王学仲先生所创立的黾学体系的第一手资料。

传统“回归”与教诲

擅长于诗、文、书、画的王学仲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到了极致。但是,每每提到传统文化,他总会流露出一种深沉情愫。“你们有时间的话还是多学学英语和计算机的好。”王学仲老师对我们讲到诗词歌赋的时候,这样说。“欧风汉骨,东学西渐”,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传承和发扬。现在的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快,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都渐渐失散了,造成了一种“中国文化本体位”的缺失。因此,传承传统文化则更显重要。

让王学仲先生欣喜的是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不论是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创立,《百家讲坛》对传统文化的宣讲,还是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都让王学仲先生看到了希望。“他们用最民众的方式将艺术与传统在社会中传播,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一种抢救性的回归。”王学仲先生说。“这些都是积极的,但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又不能停留在这种表层,应该有人全心投入,深探中华文化之神髓。”因为,中国文化真正的回归,需要“整体人文环境的提升”。

“学校的教育只是帮助学生激发出某一方面的才能,其他方面的发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选择。”王学仲先生说。“但是,也正因如此,造就一个艺术家非常的难。”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不光要有天赋,还要有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更要有不懈的努力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王学仲先生希望我们能有人静下心来,认真钻研艺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能结合现实,与时俱进,使伟大的中华文明再创辉煌。

王学仲先生所创之黾学,涵盖了哲学、文学、美学等方方面面,在与其探讨和对其著作的研读中令我领悟了很多东西,特别是《黾子》中王学仲先生对《周易》美学的探讨对我影响颇深,直到现在我还在向王先生讨教“贲”卦与美学的渊源。这样的学术似乎只能在我们这样宁静的小院里才能缓缓的生发出来。王学仲先生在文化的苦旅中孜孜以求修为至今,我在王先生身边数载,越发觉得先生学识之博大,人格之高尚,为我们晚辈一生之楷模。

本文作者刘珺:王学仲先生硕士,天津大学教师。

(一) 王学仲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二)王学仲先生国画欣赏

——月雅往期经典,点击下图直接阅读——

1.《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王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会被遗忘的大家——忆王学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