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质疑当地媒体的“假新闻专题报道”,称1998年至2016年的2000多家地方报纸中,很多多年前报道的工程、交通设施、道路等尚未落实,并问:记者为什么要帮官员给老百姓画饼充饥?

这位读者的信收到了当地报业集团的回复,大意是媒体发布了政府的计划,这些消息的来源和渠道是权威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所以不能责怪媒体没有执行这些计划。原因不难理解。媒体有责任报道,但这些计划当初都是地方政府制定的,现在能不能兑现也不是媒体能控制的。

虽然读者的矛头是错的,但它所反映和揭示的问题,其实是值得深思的。很多地方计划没有实现,是因为形势的变化,还是因为自身条件不成熟,值得探索。此外,地方当局有责任向公众做出解释。

其实类似的地方规划“未完成”的情况并不少见,背后的原因更为复杂。有的是“新官不理旧账”,以后会为自己的政绩另起炉灶,让前任的规划搁浅;有的在制定计划前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难以实施;别人可能知道没有可行性,纯粹是为了听,为了政绩,先宣传东西。

不管真相如何,这件事提醒了一些地方,要尽可能避免“未完成的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做公共决策和征求公众意见时更加科学谨慎;要建立和完善官员考核机制,实行决策终身负责制,确保地方政策和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避免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画饼”,然后“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虎头蛇尾,这样不仅不能真正带来民生利益,还会透支自己的形象和公信力。有关部门要给人民一份关于民生未兑现承诺的声明,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尊重和落实,也是地方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不得不说,读者在上述新闻中的真实精神是值得称道的。正是这样的读者和监督媒体和地方的人,媒体才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报道负责,而地方则会感受到舆论监督的压力,更加注重未来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长期性和实施效果。

1.《"规划烂尾",这锅媒体背不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规划烂尾",这锅媒体背不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80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