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群众开采春茶 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布朗族家庭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布朗族老人纺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布朗族总人口为119639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布朗族乡是我国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区,约占布朗族总人口的65%。主要聚居区的布朗族长期以来和哈尼、拉祜、佤族相邻,散居的布朗族与汉、傣、哈尼、拉祜等族亲密相处,十分友好。上世纪中期以来,布朗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巨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源自百濮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过去,其他民族对布朗族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双江傣族称之为“腊”,拉祜族称之为“卡帕”“卡普”,西双版纳傣族称之为“闷”,哈尼族称之为“阿博”或“阿别”,当地汉族及彝族称之为“蒲满”或“濮曼”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

史学界一般认为布朗族源自古老的“百濮”族群。中国古籍中很早就有对百濮的记载,《尚书·牧誓》中提到参加周武王伐纣的西南诸部落中就有濮人。史学界根据《华阳国志》记载,认为“哀牢”与濮人的关系密切,永昌(治所在今保山南部)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濮人”部族众多,分布很广,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各地其中操孟高棉语的一支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濮人在我国史籍中有过许多称呼,秦汉时称为“苞满”“闽濮”,魏、晋、南北朝时称 “闽濮”,隋、唐、五代、宋朝时期称为“朴子蛮”,或“扑子”“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元、明、清时期称为“蒲满”或“蒲人”等。

自西汉王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下辖嶲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县,濮人地区就纳入了西汉王朝郡县的范围。西晋时,永昌濮人的一部分向南迁移至镇康、凤庆、临沧一带。唐宋时期,“扑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的经济生活。此后,逐步过渡到从事农业生产。元初,滇西蒲人已使用铁锄,其首领每年以一定数量的铁锄作为贡纳,上交元朝政府。明朝典籍记载说:“蒲人……事耕锄,……知汉语,通贸易”。明朝设置顺宁府(今凤庆一带)时,即以蒲人中的贵族充任土知府。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部族的分化融合,原先居住在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的濮人的一部分,发展为今天的布朗族。

布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布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除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族语和汉语,西双版纳布朗族人兼用傣语的较多。

中国的布朗族多居住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低纬度高海拔的半山区。布朗族居住的地区一般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北回归线附近,处于海拔1500米至2000米的山岳地带。这里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较大。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具备,而在同一地区高山河谷之间又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冬天最低气温约3-4℃,夏季最高可达30℃,年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雨量充沛。西双版纳西定和布朗山的年平均降雨量,分别达1209.3毫米和1374毫米,充分体现出布朗族地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布朗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长条件。在莽莽原始森林里栖息着金钱豹、云豹、绿孔雀、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蜂猴(懒猴)、飞貊等诸多珍禽异兽。这里生长着云南杉、云杉、松(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柏、楠木、香樟树、桉树等优质木材;盛产野三七、龙胆草、贝母、麝香、鹿茸、何首乌、灵芝、三棵针、仙鹤草、茯苓等珍贵药用植物;雷九菌、灵芝菌等食用菌和胡椒、砂仁、草果等药材香料植物也是布朗族地区的特产。

布朗族以种植旱稻(陆稻)、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豆类、杂粮(荞、土豆、芋头等)次之;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甘蔗、烟叶、麻类及各种蔬菜。自古以来,茶叶就是布朗族先民栽培的著名物产,布朗族所居之地多为云南今日盛产茶叶之地,是云南大叶种茶叶的主产区。闻名遐迩的普洱茶,早在清代就是云南珍贵的贡品,为当时国内的珍贵饮料,到清代晚期,普洱茶已为士庶人家普遍饮用。时至今日,布朗族地区仍是“普洱茶”“勐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

善于纺织制茶

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术十分高超,起源甚早,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千年以前的汉文史籍中就有濮人以木棉织布的记载。《广志》说:“木棉濮,土有木棉。”“黑僰濮,出桐华布。”《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条说:“有梧桐木,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西汉初年,这种用木棉纺织的布曾被蜀商大量运往关中一带销售,属当时的上等纺织品,备受世人的青睐,以至于规定了它的交换价格,说明当时濮人的纺织手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今天,在布朗族地区,仍可以见到一些妇女沿袭祖传的纺织技术,精心制作布料和手工艺品的情形。

布朗族的服装多是自制的土布做成,以蓝、黑二色为主。其纺织原料是自种的棉花、苎麻和葛线麻等。用棉花和苎麻可以纺织成土布,用苎麻和葛线麻可缝麻袋或挂包。布朗族的服饰文化别具一格。生活于群山和森林之中的布朗族,以其独特的方式装扮自己,注意突出个性。由于偏爱黑色,他们的服色往往以黑色和青色为主。从各地布朗族男子的着装来看,差别不大。男子上身着黑色或青色无领或圆领长袖对襟短衫,下身着黑色宽裆裤,裤腿短而肥大,头裹黑色或白色布料包头。男子有佩带手镯的习惯。青年男子头缠黑色或青色包头巾,老年男子喜欢蓄长发,将发辫盘于头顶,用白色头巾包头。而今,除了老年人穿大裆裤外,中青年男子一般都改穿汉装。

布朗族妇女的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特色。西双版纳等地的布朗族妇女,上衣为左右两衽的无领窄袖短衫,或黑或白或蓝,紧腰宽摆,双襟在胸前交叉迭合,衣角两边各有一条飘带,以布带代纽系于左侧。上衣下摆、袖口等边沿饰以各色滚条和花边。上衣里面还穿有一件对襟圆领无袖贴身小背心,领口及胸襟处饰以各种彩色花边,胸襟上钉有一排小纽扣,背心多由色彩艳丽的净色布缝制而成。天热时,单独穿上这样的贴身背心,布朗族女性的曲线美得到了充分展示。下穿双层筒裙,外裙为黑色,膝部以上织有红、黄、黑等彩色横条花纹。膝部以下拼接黑色、蓝色或绿色布,用银腰带系裙。内裙为白色,比外裙稍长,裙脚边镶饰有彩布滚边和花边,可谓五色俱全。

布朗人以大米为主要食粮,以玉米、豆类为辅。布朗族人饮食特点是以酸、辣、香、凉、生为主,烹制方法主要有煮、炒、蒸、炸、烧、烤、腌、生食等8种,虽然烹制技术简单,但仍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布朗族不仅喜食酸鱼、酸菜、酸笋,而且喜欢饮用一种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区特色的饮料——酸茶。酸茶制法是:先将新鲜茶叶煮熟放在阴凉处,待茶叶变酸后置于竹筒中,塞紧,再用竹笋叶将竹筒包好埋进土中,三四个月后取出,即成酸茶。

制茶、饮茶也是布朗族的一大特点。布朗族善于制茶,长期的种茶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布朗族妇女个个都是制茶能手。每年四五月,她们将采回的嫩毛尖放进锅里炒干,趁热装入带盖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竹筒的表皮烤成焦状时,喷香可口的竹筒茶就制成了。生活在茶乡的布朗族人品茶极为讲究,他们的烤茶更是别具特色:将茶叶放入特别的茶罐中,放在火塘边烘烤,扑鼻的香气冒出时注入滚烫的开水,浓郁香醇的烤茶就制成了,这是布朗族人待客的上品。

布朗族的传统住房为干栏式竹楼,为竹木结构,既可通风防潮又能避开野兽的侵扰,比较适合山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布朗族人建盖房屋的时间多选择在二至四月或十月进行,一家修建竹楼,几乎全寨成年人都来相帮,二三日即可告成。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布朗族认为,住房主宰着全家老小的平安,因而在建房的过程中,从合土、破木、竖柱到最后迁入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布朗族的节日与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尤其繁多,如“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施甸布朗族与汉、彝两个民族杂居,节庆多受汉、彝民族的影响,节日绝大多数与汉族相同,只有少数节庆还保留本民族固有的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

在众多节日中,布朗族的年节“桑堪比迈”最为隆重和盛大。“桑堪比迈”的时间多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的四月中旬。“桑堪比迈”意即六月新年。西双版纳布朗族的主要活动有浴佛、为家族长洗礼、泼水等,故又称泼水节;临沧地区的布朗族年节的活动主要是堆沙和插花,故年节又称“堆沙节”或“插花节”。过年的时间一般为3天:第一天的活动主要是打扫居家住室、村寨,清洗衣物被褥、炊具餐具,洗澡、梳妆打扮;第二天杀猪宰牛,备办酒席,做糯米粑粑和糯米黄花饭,准备过年所需的酒及其他食品,与亲朋好友共度新年;第三天,西双版纳布朗族称为“麦帕雅宛玛”,意为日子之王来临之日,是新年伊始之日。

形成多种音乐风格区域

布朗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口头文学作品,体裁多种多样,包括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史诗、叙事诗、谚语、谜语等。其中如开天辟地神话《艾丝露勐坤》,图腾和祖先神话《削木成人》《葫芦生人》,文化起源神话《火与石》,民族迁徙史诗《从勐茅来的人》《来自“洪勒南三黑”》,等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布朗族历史情况;而流行于西双版纳长篇叙事诗的《道高朗》,讲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姑娘恋爱悲剧的故事,哀婉动人,极富民族特色。这些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优美动人,真实地表现了布朗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轨迹。

布朗族的音乐绚丽多彩、曲调优美。西双版纳一带布朗族的布朗调分为索、森、缀、宰等四个基本曲调。索调在西双版纳布朗族民歌中是最主要且最具代表性的曲调,旋律委婉抒情,节奏轻快活泼,以小三弦伴奏,多用来歌唱爱情、新人新事等。森调婉转悠扬,用四弦琴伴奏,多用于演唱风俗、史诗、长篇故事传说,引经据典教育后代或叙家常。缀调古朴典雅,随和自由,可高亢,可低沉,一般在喜庆时唱,歌手贺新房、贺新婚时多用这种调式,演唱过程中常出现近乎于吟颂的歌词。宰调欢快活泼,是一种对歌调,对唱范围极广,主要涉及爱情、生产、教育后代等。歌唱时各种曲调固定不变,歌的内容则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即兴编唱,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布朗族的乐器有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两种。打击乐器有鼓、铓锣、钹镲、鱼罄等,其中鼓的种类较多,有大鼓、长鼓、象脚鼓、手鼓、木鼓、蜂桶鼓等,多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管弦乐器有唢呐、羊角号、牛角琴、竹笛、洞箫、三弦、四弦琴、葫芦笙、响篾(口弦)、叶笛等,主要在婚礼、打歌场或喜庆节日中使用。

时至今日,布朗族聚居区和散居区的音乐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4种区域类型:以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巴达、西定、打洛、关双和思茅地区澜沧县蛮景等布朗族聚居区为代表的原存音乐文化风格区;以勐海县布朗山为代表的傣化音乐文化风格区;以临沧地区各县布朗族散居区为代表的傣化、汉化音乐文化风格区;以保山施甸县和思茅墨江县等地的布朗族为代表的汉化音乐文化风格区。

布朗族有着丰富多姿的舞蹈艺术,歌与舞常常形影相随,密不可分。民间舞蹈分为歌舞、鼓舞、武术舞3种。西双版纳布朗山一带的布朗人喜欢跳“刀舞”,舞姿矫健有力,青年男女在一起喜欢跳“圆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施甸布朗族地区主要流行圆圈舞和二排舞。在布朗族的传统歌舞中,以鼓舞最具特色,而鼓舞又以双江布朗族的蜂桶鼓舞最为有名。蜂桶鼓舞布朗语叫做“克广”(跳鼓),因其形似蜜蜂桶而得名。动作大方、粗犷、潇洒,舞步刚健有力,节奏明快热烈,场面壮观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信仰佛教的布朗族将蜂桶鼓舞纳入重大的佛教活动中,舞姿和舞步保持不变,逐渐成为插花节的专用舞蹈,并一直流传至今。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郑 娜编辑整理)

1.《布朗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布朗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