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的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坐落着两幢高大的方鼎形建筑,两鼎间平坦开阔的沥青路面上有一条用红、蓝两色油漆标注的国境线,红色一侧是我国的霍尔果斯市,蓝色一侧属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口岸。

12日北京时间9时许,夏日的雨水有力地拍打着大地。哈萨克斯坦姑娘玛西努照例坐着第一班“KZ”牌照的白色巴士路经方鼎,到中哈合作中心中方一侧一家商场上班。当车轮轻轻越过那条红蓝国境线,车里的玛西努便跨出了国门。

中哈合作中心总面积5.28平方公里,中方区域3.43公里,哈方区域1.85公里,方鼎之间的路面是连接中哈各自区域的通道。中哈合作中心实行封闭管理,中哈双方在各自区域留一个出入口,查验机构由一线退入二线,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监管”的原则。受益于此,进入中哈合作中心的各位客商与游客,无需再办理任何证件和手续,即可在两国区域间自由往来。

玛西努就职于一家经营五金、机电、服装、鞋帽等商品的综合性商场,“这里最主要的顾客来自哈萨克斯坦,我会说俄语、哈萨克语和一些简单的中文,既当翻译,又做销售。”

中哈合作中心2012年4月封关运营以来,入驻商户已逾4000家。一家商场管理者介绍,玛西努这样的角色是不少店铺的“标配”。

像玛西努一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玛丽娜也在中哈合作中心一家商场做翻译兼销售,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月收入2000余元人民币,在阿斯塔纳、阿拉木图这样的大城市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我的家乡雅尔肯特却很难找到。”

雅尔肯特市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潘菲洛夫区行政中心,也是离我国霍尔果斯市最近的哈方城市。根据哈方2016年的统计,雅尔肯特市人口为4.3万人。虽然具备相对完整的城市功能,也有一些从事批发零售、边境贸易和畜牧生产的中小型企业,但由于经济发展能力有限,雅尔肯特市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工资水平较低。

已为人母的玛丽娜说:“上午9点上班,下午五六点下班,这样我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

“朝九晚五”通勤于中哈国境的还有大量各国客商。据中方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哈合作中心共验放旅客100.4万人次。同一时期,中哈合作中心的通关贸易额达到15.49亿元,同比增长157.4%。不少哈萨克斯坦商人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快速聚集的中哈合作中心挖掘到了商机。

哈萨克斯坦批发商达莉娅正拎起一大袋被套放入面包车后备箱,她的身旁还堆放着四五包家纺用品。达莉亚一边忙着装货,一边向记者介绍这类产品销得多俏,“中国制造的家纺产品物美价廉,比国内销售的同类产品价格低了不少。”至于具体的数字,她笑着说:“对不起,那是商业机密。”

中国制造行销哈萨克斯坦的同时,中哈合作中心内哈萨克斯坦出产的面粉、植物油、大豆、蜂蜜、糖果也成为我国游客购物单上的必选项目。

哈萨克斯坦老板扎普兰在中哈合作中心经营餐厅,他把本国优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变成正宗哈萨克美食,广受中国游客好评。看着生意日渐红火,扎普兰打趣地说:“同一条丝绸之路上的‘好邻居’,都能吃到一起去。”

雨停了,阳光重新洒满中哈合作中心时已过正午。家住雅尔肯特市的哈萨克斯坦司机阿尔曼驾驶的摆渡车停在方鼎西侧的广场候客。乘客未满,29岁的阿尔曼向记者讲起他的故事。

故事还没讲完,来自中国的游客已坐满一车,人们催促阿尔曼发车,他们将到哈方一侧的“老国门”“毡房”免税店等地参观、购物。

阿尔曼摊摊手,向记者示意他得出发了。摆渡车经过18.81米高的两幢方鼎,向西边快速行进,“18.81”寓意中哈两国在霍尔果斯的通关史可以追溯到1881年。

1.《新生活国际 “朝九晚五”:中哈跨境自贸区让更多哈萨克斯坦民众过上新生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生活国际 “朝九晚五”:中哈跨境自贸区让更多哈萨克斯坦民众过上新生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