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底,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变成了“朦胧派”诗人。空气污染愈演愈劣,让现代人的环保意识也与日俱增。那么,在遥远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注重环保的呢?不妨一起穿越看看。

与季节相对应的环保理念

著名思想家荀子,很早就提出“环保治国”理念。《荀子》曾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就是,草木开花结果之时,不能伐林,破坏其生长。

(荀子授教)

而比荀子更早的管仲,还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指定不同的环保要求,比如“春禁”就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这种治国理念已经非常科学。

最早的“环保机构”叫“虞”

最早的“环保机构”,叫“虞”,是舜时期设置。他干的活儿和今天的环保部差不多,可能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等都是“虞”要过问的。

(古代虞官伯益)

环保部“虞”的第一任“环保部长”叫伯益。水井就是由他发明的。而伯益在环保方面还有个很重要的成就——保护动物。

为古代“环保法令”点赞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田律》。其中“毋敢夜草为灰”这一条,对保护大气很有作用,可以避免大气污染。

(《田律》,是我国最早保护环境的法规)

《吕氏春秋·士容论》中也提及了秦国这类“禁烧”规定,有“泽人不敢灰僇”一说。后代相关环保法令中均保留有“禁烧”条,对极容易污染大气的焚烧行为作出种种限制。

环保楷模的名人效应

贾思勰·轮次采伐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古人缺乏一些科学技术,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不落后。史书记载,贾思勰“种三十亩,一年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永无尽期”的轮次采伐思想,被唐代人继承,他们很少伐木做薪,烧火首先考虑采用的是枯枝。

超前的室内环保设备

古代的环保设备,在今天来看,也是充满智慧的。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灯盘内有两道直壁圈沿,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可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亮度。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雁鱼灯)

当灯火点燃时,利用大雁的脖子作为虹管,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吸进的烟尘溶于盛水底座,可以有效防止烟雾污染室内空气。

古人尚有如此先进的室内净化设备,

面对重度污染的现代,

我们该如何做?

面对污染,还得需要我们的老朋友——负离子空气净化仪,采用专业、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有效抑制空气中杂尘、污染物等,为你在沉寂的冬日开拓温暖的疆土,让健康从呼吸开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tastezsh”获得。

1.《涨知识 | 古人如何注重环保意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涨知识 | 古人如何注重环保意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