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佛法》传印长老

万法传如来,一月印千江!

传印长老,字月川,俗名吕毓岱,年91岁,1927年1月30日生于辽宁庄河光明山一个佛化家庭。1947年在皈依本县青堆子镇普化寺崇仁法师,研习佛学,嗣即依之剃度出家。1954年恭诣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次年冬依虚云老和尚受具足戒。1956年起亲侍虚老左右,笔录其开示,蒙授与沩仰宗法脉,赐法名宣传,为第九世。

长老是虚云老和尚最后一任侍者,中国佛学院最早的本科生之一,佛教界第一批赴日留学人员,禅净双修,于律、禅、净土等诸宗学理均有较深入的研究。

在60余年的弘法生涯中,经历了新中国佛教发展的所有重要时期。2010年2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兼任中国佛学院院长。正带领全国佛教四众弟子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着佛子的心力。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研究生导师。

长老他是一位克勤者,受戒于虚云老和尚,协助恩师复建云居山道场;他是一位精进的修行者,禅净双修,蒙虚云老和尚授予沩仰宗法脉,住持庐山东林寺,孜孜不倦,弘扬净土;他是一位学问僧,精研律、禅、净土等诸宗学理;他是一位教育家,曾蒙赵朴老信任,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佛学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传业授道,法子遍天下。

曾有舒实波居士以《忆江南·奉赠传公长老》一文,对长老一生做了如实的写照:

根性实敦纯。正信出家延慧命,

童真入道沐师恩。堪赞再来人。

持戒禀精虔。虚老座前圆具足,

云居山上录慈言。沩仰法裔传。

舍命护初衷。“文革”十年心不改,

菜园数载道尤躬。矢志备人崇。

发愿效唐僧。舍己利人求大道,

忘躯为法履真行。名振奈良城。

博学启僧侪。三尺讲台凝大爱,

一腔热血育英才。桃李遍天涯。

净业挂心怀。忍弃法筵离紫禁,

专修佛号诣天台。三昧育莲胎。

狮座拥荣登。佛日高悬光世界,

法轮大转度群生。名刹得贤僧。

悲智泽人天。德重召来龙虎伏,

道高感得鬼神欢。法祚永绵延。

胜会选英贤。利乐有情光旧史,

庄严国土谱新篇。世运必咸亨。

恩我重山丘。宝送经赠开慧窦,

言传身教摄心头。碎骨也难酬。

【迷悟之间】

传印长老:古大德有所谓“天下太平之根本”在于大家觉悟,主要是信因果。觉悟就是佛,佛者觉也。觉什么?觉一念心呐,什么是缘起?一般讲“缘起无性”、“缘起无我”,实际上,它的意义是因果相续,一念心缘起,本生、本体同时,就是因果相续,要懂得这个道理。念念都是因果相续,所以,人生就是因果相续的一个过程。因果相续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在当下,无限的延伸,出发点就在当下,当下能够明白念即无念,那就是佛法。你不能脱离这个状态,那么就是漫长的轮回,这样继续下去。所以实际上在佛眼观之,觉悟了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了不可得。所以,佛得大自在,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什么东西?妄想、执著。妄想继续的时间,而时间和空间,它就像经纬线一样交织在一起,两者不能离的。诸佛看时间和空间了不可得。因此,众生了不可得。因此看,众生全是佛,这是一面。另外一面,我们这一念迷了,就是无限的轮回,就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无限的生死。这就是觉与迷的区别。

【佛教慈善】

传印长老:做慈善事业,关键在于发心的纯正与否。尽心尽力,事在人为。要以大公无私、深信因果、绝对奉献的心来做,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为名利而做,不能图个什么东西。发心的义工个人,不能计报酬;慈善事业集体,不能做点事情就一定要媒体来报道、上电视,当然,要是媒体找上门来报道,你也不好拒绝他。不管他、不计较,心里没有这个想法,所谓能施、所施、中间事物都不可得。以符合这样真正佛法的“三轮体空”的法性真理为做慈善事业的发心,有这样的抱负、志愿,实际上的功德才会像虚空一样,才是无为之法。

【参禅念佛】

传印长老:我1954年到江西云居山去亲近虚云老和尚,到“文革”为止,也有20多年。虚云老和尚说法很圆融,他经常拿念珠,自己在念观音菩萨。念观音菩萨和念佛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实际上,虚云老和尚本意也是在念佛。念佛就是禅,一念清净就是禅,念到能念所念,乃至超越了能念所念,你才能达到一念无生,禅的境界。除了念佛,现在自己也觉得一念无生的禅需要上根利智,一般人做不到。

【契理契机】

传播佛教,有两大环节,最为要紧:一者契理,二者契机。契理,即上契佛教大乘菩萨道之真精神。契机,即适应大众,所谓下契众生根机,顺应时节因缘,风土人文,方便示导。佛法之传播,若不契理,必流于世俗知见乃至外道邪说,而丧失其化导、出世之功能。若不契机,必不能融入社会,必见弃于大众。

中国佛教,不论在祖国内地,或香港、台湾,皆以“人间佛教”为宗旨,切实利益社会人群,纷呈异彩,气象万千。

然于佛教人间化之过程中,亦有种种倾向,宜为有识之士之所警觉者:一者将大乘佛教降格为人天小乘;二者将人间佛教等同于慈善公益事业;三者将禅修之功能简化为心灵抚慰和疏导;四者将人间佛教视作“诗化人生”、“休闲人生”之某种人本哲学理念。此四者皆偏于契机而疏于契理,故在坚持佛教觉悟、解脱、度生之本分上,屡有偏离佛教真精神之患。

吾之同学伴侣挚友慧公老和尚,在秉承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虚云老和尚“四根一本一枢纽”思想之基础上,立足于宗门之圆顿信解,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为特色之“生活禅”理念,从理论上消解了成佛与做人、出世与入世、生活与修行、宗门与教下、契理与契机、当下解脱与究竟解脱、自利与利他等之间的对立,使之融为一体,成功地在佛教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此桥梁之切入点,以引导公众按简单、自然、纯净之方式去生活,按做人做事之二八方针去为人处世,把佛法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努力将佛法人格化,从而实现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建立人间净土之目的。

慧公老和尚所倡导之“生活禅”理念,在继承“人间佛教”思想之同时,因紧扣诸佛出世之本怀,紧扣中国佛教禅宗之特色,始终不忘觉悟、解脱、度生之菩提心,故避免了前面所言人间佛教在实践过程中的四种偏颇。诚如识者所说,生活禅以祖师道的圆顿见地和信心为眼目和核心,以菩萨的发心为基础,以解脱为目标,以明心见性、顿证法身为当下之要务,以菩萨行为悟前之加行和悟后之起用,以自他之解脱为终极目标,融禅净律教等于一体,所以它虽然不是一个具体的修行法门,但是它可以在圆顿的见地和信心的引领下,含摄一切修行法门,而能为一切法门之宗要。

目前,中国大陆佛教在“何去何从”之问题上,诸方虽多有探索和思考,然仍未有明确意向。其中有一倾向,尤值得吾人警惕和深思:有人指责中国汉传佛教无修行次第,无下手处,空对空,故借口向藏传、南传佛教学习,频频对汉传佛教加以不顾史实之批判。依契理契机精神,慧公老和尚的“生活禅”理念,或为汉传佛教之未来发展,再开启一段生机和光明。

【结缘道生长老的墨宝请与平台联系:13669832599】

道生长老:中国当代高僧,天台宗泰斗,有“普陀山之宝”之称,年96岁!

图文提供:来源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墨宝【不忘初心】来自明道长老(今年101岁),恭请高僧、大德字画,与平台联系:13669832599)

为便于大众广泛结缘,【禅商书画院】特以如一法师墨宝作为随喜奖励:从即日起,无论是谁,只要转发平台文章到自己的朋友圈,连续转发一个月,凭朋友圈剪切图片即可免费获得如一法师的书法一幅,联系咨询,手机(微信):13669832599

1.《《看得见的佛法》传印长老:万法传如来,一月印千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看得见的佛法》传印长老:万法传如来,一月印千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