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在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场论坛”上,傅海棠先生做了《中国崛起的奥秘:劳动创造财富》的专题演讲,并与上海财大教授张彦先生等学者交流了观点。傅先生提出,经济学不是科学,不是概率,也不是经济史,而是确定性;人类的经济史就是一部通胀史,没有通胀就没有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观点引起了“和而不同”的争鸣,现场的唇枪舌战并没有消弭分歧。本文是傅先生通胀理论的注解,欢迎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

在此前一篇文章《美国加息 中国降息?——央行目标与货币政策》中,我们谈到了央行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适时放水,放水,进一步放水。很多人批评:难道央行就只会放水不收水吗?长期持续放水,结果不就是通胀越来越厉害吗?我们不喜欢通胀!所以感觉这个政策主张是荒谬的!

其实,这篇文章超过万字,很多人嫌它太长,根本没认真看。另一些人硬着头皮看到底,但是没看懂。如果你真看懂了,也许就不会讨厌央行放水了。因为关于如何收水,我们后面还会有详细的论述。而就前述批评来说,完全是“诛心之论”,因为你也许没有察觉到,我们大家其实都喜欢通胀,不喜欢通缩的。

一、货币幻觉

2010年前后,我曾写过一系列的经济评论文章,在涉及到中国经济增速的时候,我一般不采用实际增长率,而愿意用名义增长率来比较。在我看来,人们谈论工资奖金的时候,都采用现价,没有人会去计算一个剔除物价涨幅的实际工资。既然如此,将经济增长率的指标扣减一个物价系数,有什么必要呢?

比如,2016年中国的GDP达到74.4万亿元,与1993年的3.55万亿相比,简单比较,我们知道这23年的经济规模正好增长20倍。但是,有多少人会用这段时间的物价涨幅去扣减增速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的物价指数为100的话,到1993年则达到273.1,2016年为627.5。这意味着1993-2016年期间的物价上涨幅度是1.3倍。如果要将物价的因素剔除掉,则经济实际增长只有8.1倍。

你觉得20倍的经济增速更能反映经济成长水平,还是8.1倍才是真实的呢?仔细想一想,你就会明白,所谓的物价扣减因素,只存在于书面统计和分析中,老百姓过日子,哪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工资中。1993年,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10元,到2017年4月调整到2300元,其间的增长刚好接近10倍。但是,你能不能说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工资等于1000元呢(2300/2.3)?你会更关心实际工资,还是关心当下的工资数字呢?

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就提出了一个“货币幻觉”的概念。即人们通常只关注名义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或价格与他们的收入之比。说到任何商品,我们报出的价格、关心的价格,永远只是当前标签下的价格,没有人会用同比环比的数据去扣减一下再来决定这个价格是贵还是便宜。此外,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熟悉的商品(比如有的人关心鸡蛋,有的人关心大米,有的人关心手机,有的人关心汽车等等)的价格,并且对这些价格非常熟悉。尽管世界上有无数商品、无数价格,人们却仍习惯于就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做出反应。

在货币幻觉下,人们会产生一种奇特的认知模式:如果自己的工资增长了,人们不会觉得这是物价上升的结果,而会觉得是自己工作努力获得认可的结果。所以,涨工资,每个人都很开心。反过来,如果物价持续下跌10年,跌幅达到20%,然后人们的工资也下降20%,对不起,每个人都会非常不高兴。他们不会去比较物价的因素,而只关心眼前、当下的货币标价。这就是货币幻觉。

有一个并不可笑的事实,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了货币幻觉是可能产生的。试验表明,能产生这种幻觉的区域是人的大脑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比如,假设某人的工资增长了一倍,但物价也同时增长了一倍。结果,科学家们发现,某人的大脑皮回区域出现了亮点!那意味着人们忽视了通胀的因素,只是简单地看到自己的工资增长就兴奋起来了。

所以,世上的人们其实并不在乎通胀与否,他们只关心眼前的货币多与寡。只要是钱多了,大脑就兴奋,内心就开心——这便是“货币刺激可以促进生产”的生物学基础。

如果再进一步呢?就是每个人其实都是喜欢通胀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通胀可以让人更开心,而通缩则等同于痛苦。

二、通缩=痛苦

对普通人来说,让他相信自己其实喜欢通胀,他是不愿意接受的。很多所谓的公知、学者,往往会激烈地抨击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骨子里还向往着物价长期不增长的田园生活,殊不知那种看起来甜美的幸福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因为通缩意味着痛苦。

现代金融史上最有名的通缩事故莫过于1928-1933年的美国大衰退。1922年开始,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到1928年,短短6年时间,工业生产规模增长40%,耐用消费品生产增长56%,但这段时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几乎原地踏步没有上升。股市蒸蒸日上,社会良性循环,这本来是一种非常良好的经济繁荣景象。但当时的人们却认为这隐含着巨大的泡沫,由此开始想办法给股市降温。1928年开始,货币当局逐渐提高利率,到1929年3月利率达到14%,月底则达到了20%。于是,股市的泡沫被刺破,股市开始出现持续下跌。股市下跌,导致财富数字缩水,银行开始持续紧缩货币,不愿意对外放款,于是,悲剧的一幕出现了——

首先,物价指数出现明显下降,到1933年之前,消费者物价指数降幅甚至达到了25%。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出现了。物价下跌,却没有任何掌声,相反,社会上叫苦连天。

1929-1933年间,美国的工业生产规模整整缩减了40%,耐用品的消费下降了75%,居民住宅建造下降95%,支付给工人的薪水下降50%,股市的市值损失则达到了85%。美国的失业人口从150万急剧膨胀到1300万(想一想当时美国人口才1.25亿人),国民收入规模从1929年的870亿美元下降到39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货币存量从500亿美元萎缩了近50%。

时过境迁,1929-1933年的大衰退至今仍让人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痛。后来,主流的经济学家基本达成共识,是美联储不合时宜的紧缩政策造成了这次大衰退。在经济最需要货币注入的时候,从美联储到商业银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肯放水,最终酿成了经济悲剧。

经济悲剧如果说还有一点点价值,那就是凯恩斯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他确信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他的基本结论是:

1、消费与投资如影随形。所以,投资的增长总是能带来消费的上升,在这一点上,他是部分地赞同萨伊定律的。

2、投资中货币会沉淀。投资中的货币几经流转,一些持有货币的人总会储蓄一部分资金,由此造成投资规模不足,社会经济运行失衡。其实,这个观点有待商榷。

3、财政必须扩张。由于社会投资不足,凯恩斯主张实施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增加转移支付,增加或加快公共投资,维持财政的较高支出水平。从此以后,对一个国家来说,“节俭”就不再是美德,而成了恶德。政府的财政应该有赤字、而不是有结余。

通缩之恶在哪里呢?

首先,通缩下没有人敢借钱了。通缩意味着社会上货币匮乏,虽然商品价格会出现下降,但这对债务人而言,意味着负担变重了。比如,如果某债务人原有借款1万元,他需要卖出5000斤大米来偿还债务。但在通缩环境下,大米价格下跌一半,他就必须卖出1万斤大米才能偿还债务,这就要求他必须付出比原来多一倍的工作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都不愿意借款、社会投资规模必然出现萎缩。试想,一个社会,如果企业家不借款,不能扩大生产,消费者又不愿意超前消费,每个人都知道价格要下跌,以至于延迟购买计划,结果呢?就是投资和消费双双衰退,全社会势必陷入萧条。

比如,在2014年的时候,苏南某企业家花2亿元买进一艘轮船,其中自有资金5000万元、贷款15000万元。投入营运后始终亏损就想出手,但此时由于经济滑坡、钢材价格下跌等原因,同样的新船市场价只有1亿元。按照这个水平计算,企业家的贷款等于倍增到2亿元以上了(以前卖掉一艘船可以还掉的贷款,现在需要卖出2艘船了)。企业家由此崩溃,这个例子可以形象地描述通缩的痛苦。对任何企业家而言,通缩都是经营困难的同义词,没有任何企业家喜欢通缩的环境。

普通居民其实也一样。如果买房子花费100万元,其中贷款80万元。在通缩环境下,房价下跌一半,则意味着原有资产的价值变成50万,但此时的贷款仍是80万元,有房族变成了负资产一族,整个社会的运行都会陷入萧条。所以, 哪一个购房者喜欢看到通缩导致的物价下跌呢?

所以,在一个有贷款的经济体中,如果出现通缩、经济滑坡物价下跌,等于贷款规模在上升,由此势必造成企业坏账上升甚至倒闭,社会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下降,消费下降,再进一步导致社会萧条,社会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通缩会加剧贫富差距。在通缩环境下,穷人的工资不但不会上涨,甚至还会下跌,失业人口增加又使得全社会的穷人总收入进一步下降。对穷人而言,付出与原来同等的劳动,产品的数量也相同,但销售的收入却下降了,养家糊口更难了而不是更容易了。与此同时,富人的钱多,而且购买力越来越强。物价每下跌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富人占有的财富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而穷人呢?物价下跌只意味着他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回与原来等量的货币,而维持生计所需要的物资却不会减少。如果持续通缩下去,两极分化只会更加严重。

比如,对富人而言,他的1亿元存款,在物价下跌一半的时候,相当于他的货币购买力倍增,这就是对普通人劳动价值的转移加大了。而穷人呢?是有借款的,负担更重了。

同时,通缩的前兆一定是高利率,此时,食利者收入激增,1亿元存款每年的利息可能达到500万元,而穷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如富人一天的利息收入高。食利阶层的日子越好过,社会的悲剧越严重!

也正因为如此,弗里德曼曾做出过判断:出现货币危机造成货币数量严重下降,是导致经济严重萧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事实也正如此,古今中外的经济衰退,无一例外全都发生在货币紧缩时期、没有任何一例出现在温和通胀时期。

通缩,意味着穷人要饿肚子、企业要停工、社会要停滞,通缩之恶,还需要更多描述吗?

三、放水未必通胀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其实可以推断中国传统王朝势必衰败的货币缘由。王朝新建之时,社会劳动力较少,少量的货币投放就容易激发起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货币促进生产,社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王朝的兴盛、人口的增加,社会上本来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此时,王朝自身面临种种困局,不得已而增发货币,其中的猫腻包括降低金属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或者干脆印刷纸币。本来,增发的货币应该进一步促进生产,只是此时社会流行货币往往还有硬通货(比如白银、黄金或其它含量较足的金属货币),有钱人会借机囤积高价值货币,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市面流通的是官方的垃圾货币,白银黄金等贵金属货币渐渐退出市场,其本质就是变相的货币紧缩——一方面是类似“法币”的泛滥,另一方面却是硬通货购买力越来越强,结果就造成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由此出现动荡。

回顾历史,经济一次次陷入周期性的衰退和兴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硬通货时代的特有储藏功能(注意,我们这里指的并不是储蓄,而是储藏,是将货币藏在家里或埋在地下不参与流通)。近现代历史上,世界各国普遍从白银本位过渡到黄金本位(欧美国家早在1870年前后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货币本位的转换),包括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也是锚定黄金的。这便意味着全人类发展的动力,将严重依赖于黄金的产量。如果黄金的增量不足,则必然导致一次又一次的通缩,人类社会的动荡是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上说,尼克松放弃黄金本位,是人类社会摆脱货币羁绊的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现在还有人不断叫嚷要恢复黄金地位、增加黄金储备,实在是认不清大势之举。现在,还有人在鼓吹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其基本理由是这些货币需要耗费电力才能产生,因此属于“实物货币”的变形。殊不知人类社会早已彻底放弃了实物货币,而且这种放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从自由的世界回归到实物的束缚时代呢?

不只是摆脱实物货币的束缚,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货币的时代已经来临。此时,我们才赫然发现,传统的货币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比如,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的论断: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当然,他已经摆脱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多发一倍则物价上涨一倍”的机械论断,而是提出了新观点:“当货币数量的增长明显超过产量增长的时候,通货膨胀就会爆发”。他认为确凿无疑的观点是:每单位产量的货币数量增长得越快,则通货膨胀率就越高。

其实,这种观点仍来自于基本的货币量公式:MV=PT。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只要M和V在增长,则P(价格)就一定会增长。只不过,古典派认为价格与货币是线性关系,新的货币主义则认为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需要考虑生产量而已。

但是,1992年到2013年,日本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其消费者物价指数处于0增长状态。但是这段时间日本的央行资产规模却是在不断扩张的。数据显示,1997年到2013年的16年间,日本央行资产总额从55万亿日元增长到224万亿日元,扩张足足3倍!而此间的日本GDP则只不过从523万亿日元下滑到503万亿日元——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货币扩大3倍,经济产出原地踏步,按说物价应该上涨啊。现在呢,日本的物价却保持着20多年原地踏步——说好的货币增加则物价上涨呢?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你怎么解释?

对于此种现象,西方经济学解释不了,傅海棠经济学却有很好的解释:

1、物价上涨与货币增量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首先,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任纸币滥发。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给不足而不是货币发得太多。在货币增量保持适度的环境下,只要产出足够,物价的涨幅是能够被抑制的,货币购买力并不会因此而大幅度降低。

2、货币增发,其交易的对象是社会财富的存量。在一个健康社会中,财富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交易这些存量财富所需要的货币本来就在不断增加。比如,1亿元货币投入,盖起一栋楼,它是财富。大楼盖起来了,1亿元货币又转而去建造一条高速公路。公路建成了,它也是财富,但1亿元还在。于是,这1亿元又去修铁路。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对中国而言,市场流通的货币170万亿元,但这些货币对应的实物财富规模可能早已超过1000万亿元。如果要用于交易,现有的货币规模是根本不够的!很多人用美国的例子做对比,是没有道理的。美国3亿人,其服务业GDP的规模超过12万亿美元,而中国13亿人,如果服务业的规模也达到这个水平,相当于300万亿元人民币!所以,美国的GDP是有水分的,其财富含量远不如中国。

3、货币投放的力度应以能刺激经济增长为前提,而不应考虑绝对数字。对于日本的货币增量无法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放水还不够,即便是安倍经济学时代,经济的增长缓慢也说明货币投放还不足(2013-2017年,日本央行资产总量从225万亿日元增长到逾500万亿日元,增幅120%,而GDP名义增长不过6%,物价呢,最多只上涨3%然后又跌回去,等于完全没有上涨)。其二,经济增长与否,取决于财富公式的各要素是否满足。即财富=f(劳动人口,劳动时间,资本总量,效率)。就日本而言,单纯依靠资本因素,是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

所以,如果不理解创造财富的过程各要素的作用,就无法解释经济现象。而对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谈。

四、通胀之花灿烂

在论述通货膨胀成因的时候,弗里德曼曾经指出,如果可购买的商品量增长速度与货币增长速度等同,价格会趋于稳定甚至下跌。因为更高的收入水平,会使得消费者将大部分财富以货币形式加以保存。他没有说透的一个道理是:如果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同,则势必会陷入通缩——因为有人把钱藏起来了、存起来了,导致社会上货币不足啊。

既然通缩是可怕的,货币增发不足又会导致通缩,则一个负责任的、有水平的政府或其央行,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放水,长期适度放水,放水的速度必须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以此营造适度的通胀。这就是我们前面那篇文章论证过的。

一方面,普通民众喜欢通胀,因为有货币幻觉;另一方面,政府喜欢放水,因为要刺激经济增长。如此看来,成熟的经济体保持货币持续不断的增长,岂非完全合理且必要?所以,美国人自己定的通胀目标是超过2%。这个目标如果达成,则100年的通胀增长只有620%。但事实上呢?我们以前曾论述过,宋朝、明朝和清朝,其建立之后一百年内的通胀规模大约是100倍。而美国呢?150年的通胀规模是6600倍!

美国何以发达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与其创造财富的能力直接相关。以傅海棠的财富公式来说,财富=f(劳动人口,劳动时间,资本总量,效率),美国人的人口在增长、劳动时间在增加,社会创新能力强使得其产出效率高,市场自由化又使得其交易效率高。最后,就是持续不断的放水导致的资本规模不断增加。由此促成了财富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强大。这一点,今日的中国不正与其异曲同工吗?

事实上,民众和政府喜欢通胀是由理由的。因为通胀带来的好处是:

其一,通胀有利于债务人。这一点,与前述的通缩正好相反。在通胀环境下,物价在逐渐上涨,收入在逐渐增加,如果有人借款1万元,本来需要5000斤大米才能还清债务,需要的劳动时间也许是100小时。在通胀环境下,产出增长而价格保持稳定,他可能只需要3000斤大米就能还清债务,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的劳动时间可能只有50小时了!

如果说这一点你无法理解,我们转换一种模式。假设你2000年买房子,房价30万元,首付15万元并贷款15万元,要在20年内还清。在此期间,中国的通胀速度如果是7%(实际可能低于这个数字,我们只是为了比喻方便),则意味着每10年通胀增长100%,20年后增长为原来的400%。换言之,到2020年的时候,你的贷款规模其实只相当于当初的3.75万元。对你来说,2000年的15万元是压力山大,但如果是3.75万元,是不是轻松很多?

所以,尽管你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和利息,但是与其说你是给银行打工,还不如说银行在为你打工呢。更何况,由于通胀的存在,你那30万元的房子价格已经变成了300万元。当你拥有300万元的房子时,还会在乎区区15万元的贷款吗?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过去30年,中国的有钱人都是借钱的人、而不是存钱的人。你去存钱,越存越穷。你去借钱,越借越富。借钱最多的人当然是买房子。借钱最多的企业主当然是大老板。借钱最多的企业,当然是超大企业。

所以,要想富,先借钱。在通胀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乐于借钱,本质上就是鼓励投资、鼓励创业,财富生产增加,国家当然就越来越富。

有人说,且慢:杨白劳不就是借款还不上帐,最后被逼把喜儿嫁给黄世仁的吗?这岂不是意味着“债主没有财主精”吗?

其实,在硬通货时代,所有愿意借款给别人的,都是要将贷款本息盯住硬通货的。诚如弗里德曼所说,“只要绝大多数货币由硬币或金银组成,就不可能出现快速上涨的通货膨胀”。其实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在硬通货时代,通缩总是如影随形随时可能出现的。通缩时代,不利于债务人,借款是不划算的。

对杨白劳而言,在通缩时代,借钱是为了种地或经商。结果庄家遇到灾祸或者生意亏了,本来就面临不幸。更不幸的是,以前干活一年才能还清的债务,由于通缩和高利息,现在需要干十年才能还清了。结果呢,就是家破人亡嫁姑娘。

过去20年,中国最幸福的一群人就是借款买房子的债主。这是得益于中国缓慢而持续不断的通胀。通胀之花,促进了生产和投资,结出了不断增加的财富之果,保障了衣食住行,满足了人民需求,所以让人感到幸福。

其二,通胀有利于降低贫富差距。在通胀的环境下,富人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逼迫富人也要不断去劳动或投资,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穷人本来就没什么钱,却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借富人的钱,由于借款有利于债务人,所以,穷人借钱,等于变相生钱。比如,过去20年,中国普通人贷款买房子,这笔贷款,间接促进了自己财富水平的增加,其实降低了与富人的差距。同时,在不断提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下,穷人的收入水平也在上升,社会产出效率在提高,穷人的实际购买力是不断上升的。可以说,与20年前相比,低收入一族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与高收入一族的差距显著降低了——20多年前,万元户曾是多么了不起的富人称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万元户也只是稀松平常的一族。放眼未来,再过30年,现在的千万元户,也许跟此前的万元户的没什么差距。

不只是如此,中国民间长期存在着私人借贷行为。虽然借款有点难度,但一般来说,临时缺钱的人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钱,总会得到一点响应。这种借贷,往往是不给利息的,就其本质而言,等于是无偿贷款。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呢?这笔贷款的金额会越来越少——某人曾借款20万元给朋友,过了10年,朋友总算还钱了,当然是还了20万元。可是,如果考虑到7%的年通胀水平,这笔还款等于只有当初的五折!

所以,在中国会有一种俗语“借钱的才是大爷”。因为一旦借款行为发生,朋友亲戚是不好意思催债的。即便催了,人家不还,你也没有任何约束力。

还原一下这个过程,我们不难理解,借钱,等于穷人侵占了一部分富人的货币。民间借贷的本质,相当于富人帮穷人。

但是,再联想一下最近的所谓创新模式,是小老百姓拿着自己的几千几万元钱投入到一个说是做P2P业务的公司,还给利息,结果造成无数人血本无归。这与中国传统的民间信贷是完全相反的模式,这是拿着穷人的钱去补贴富人啊,怎么可能造福普通百姓!

其三,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前面两个论点都成立之后,则通胀的最大益处也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当富人努力投资、穷人努力工作的时候,社会财富创造得越来越多,经济就会不断发展。

现在,也许你该明白了,为什么在硬通货时代,中国总是走不出治乱循环。为什么黄金本位时代,几次大的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都是从西方社会传导到全世界的。为什么在美元放弃金本位之后,全球范围内再也没有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经济危机——因为放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适度放水会导致温和通胀,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

五、对于通胀的误解

但是,多年来,由于经济学家的错误解释,社会上对通胀存在严重的误解。这些误解,甚至影响到了经济政策,干扰了经济运行。比如,货币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在他的《货币的祸害》一书中,就提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

在他看来,通胀始终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的增长速度如果快于经济的产出速度,则物价就会上涨、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所以,他很推崇凯恩斯1920年时提出的观点:通胀是政府在不经过投票时以无人能察觉的方式向民众征税。道理很简单:只有政府有权发钞,每一次发钞,都意味着对存量货币的稀释和摊薄,意味着原有货币持有人的购买力的下降,本质就是对货币持有人征税(评注:大家想一想,谁的货币最多?对有钱人征税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所以,他认为,通胀为政府提供了三种便利模式:

其一,发行货币,等于对基准存量货币的征税,等于增加了政府收入;

其二,若不调整税级,等于变相提高税率。比如原来要求收入1000元的人纳税20%,随着通胀加剧,大家收入提高到2000元,购买力其实还是等于此前的1000元,但如果政府不调整纳税级别,可能你收入2000元时的纳税标准是25%。这从本质上就是提高了税率。

其三,政府债务价值下降。比如,政府原来发行债券1万亿元,随着通胀持续,持有那些债券的人,等于持有一些不断贬值的货币,于是,政府债务价值下降,偿还变得容易、募集变得轻松。所以政府是得益者(评注:其实,政府得益不就是全民得益吗?政府可以通过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所以,他在书里不断抨击通胀的恶果,强调治理通胀的唯一手段就是限制政府增发货币。那么,在他看来,通货膨胀有什么坏处呢?

1、通胀初期,大家感觉很美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支出的增长带来经济的增长,社会蒸蒸日上,一切都很完美;

2、通胀中期,更高的价格带来更低的需求,经济停滞,逐渐导致经济下行;

3、结果,在通胀中,一些人受益而另一些人深受其害,产生了大量社会不公正和痛苦。

所以,必须要治理通胀。而治理通胀的唯一副产品是:低增长、高失业率。

其实,他的这些观点都是有问题的。你看,在通胀时期,全民就业充分,经济增长良好,大家一派喜气,受损的是拥有更多货币的富人、受益的是货币不多的穷人。但是,经济学家们不干了,要来治理通胀了。治理之后呢?就是大量的失业和低增长。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明确承认的另一个观点是:货币增长会导致通胀=货币减少会导致经济萧条。而萧条,他也是反对的。既然如此,你还治理通胀干啥呢?

只是,弗里德曼经过推导之后,得出了一个很奇怪的结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例通胀不是以经济放缓失业率升高而告终的。

奇怪,通胀难道不是被你们治理下去才导致的经济放缓失业率升高吗?这怎么会变成了通胀带来的危害呢?难道不是你们“治理通胀”的危害吗?

如果我们反过来说: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通缩的恶果不是被通胀挽救过来的。如此看来,通胀岂不是治疗通缩的天然良药?既然如此,通胀是好事情啊!

最后,我们看到弗里德曼特意举例日本和美国的对比。在1960-1973年,日本的货币年增长维持在15-25%之间(没错,非常像2003-2016年这十三年的中国)。但是,这段时间的通胀率只是3-10%之间,平均值在5%左右。这应该算一段非常不错的时光,日本经济出现了爆发性增长。但到了1975年,通胀终于接近了20%,日本政府就开始刹车了,货币投放的速度越来越慢,到了1980年代末期实施了铁腕紧缩政策——结果,日本股市崩溃、房市崩溃、经济停滞,陷入了非景气时期。

于是,弗里德曼深有感慨地说:美国也有过日本那样的时期啊,只不过,到1980年代之后,美国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持之以恒地紧缩货币,结果呢,经济稍微不好就赶紧放水,以至于美国的通胀没有像日本那样得到有效的治理。

弗里德曼写这本书的时候,是1991年的7月。从那之后过了26年。我们看到了日本的坚韧不拔带来的经济长达20年的停滞,也看到了美国人没有那样坚韧不拔的毅力,结果换来的是美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缓慢增长,经济总量从5万亿美元增长到近17万亿美元。

那么,我们究竟该选择日本的坚韧不拔还是选择美国的相机而动呢?是应该学习日本的紧缩货币还是学习美国的量化宽松呢?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啊。要通胀和发展还是要通缩与萧条呢?请选择。

当然,这里要再次强调:我们在这里定义的通胀、货币发行,并不是无节制的,而是有前提的,其中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货币发行必须是为了促进生产,而不是为了掠夺财富而发货币。对于这一点,此前的多篇文章都有论述过。

当然,光放水也不行,央行如果不收水,社会上的资金沉淀下来也会导致经济停滞的。怎么办呢?收水靠财政政策,这是我们下一次要谈的。

1.《货币幻觉:喜欢通胀促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货币幻觉:喜欢通胀促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