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再加上用鸟形作底座,在艺术上实属一种创造。
塑造一匹马的逼真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止的物件表现出动感,特别是要表现良马风驰电掣的神速,这就不容易了。但制作者却匠心独运,把奔马和飞鸟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这样就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东汉铜奔马身躯粗壮圆浑,但动作轻盈,用一足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鸟身上,这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计算。从整体上看,铜奔马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1.《马踏飞燕出土于哪里 马踏飞燕出土了几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踏飞燕出土于哪里 马踏飞燕出土了几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6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