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是一种天气现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夏季出现积雨云时,顶层上部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上层云由冰晶组成,下层云中含有过冷水滴,再往下还有0摄氏度以上,含大量水滴的温暖层。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进入冷水滴层,水在冰晶表面冻结,形成白色冰雹。雹继续降落到含有水滴的温暖层,水滴再次冻结在雹的表面。上升气流无法承担其重量时,冰雹就会落在地上。
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
1.《冰雹的形成 冰雹的形成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冰雹的形成 冰雹的形成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326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