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高中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中共交大组织成立之一:早期学生革命活动“欧洲7斤”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党成立后,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宣传和发展组织,马克思主义悄悄地进入交大校园,给受五四运动洗礼的知识青年带来了思想指南。张永华(张治中)、顾谷歌、陆正一等进步学生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中共交大党支部创立,是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也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共产党组织之一。在党的领导下,交大学生参加了三一八惨案声援活动、国民党右派论战、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交大学生运动开始了新时期。

一、早期学生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的洗礼

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南阳工程时期,学校就爆发了被称为中国学运史“霹雳”的“墨水瓶事件”。1902年11月5日,文科教育郭振英在五班上课时发现了在老师席上洗干净的墨水瓶,知道学生想捉弄他后,用严厉的话追查,承认了学生吴正均(禹特公)所做的事情。应郭振英的要求,公立学校总务(即校长)王凤藻宣布开除吴正均。那个班的学生引起反对,去总办公室辩解也没有结果,所以那天晚上全班都决定退学。第二天早上,王凤藻以“学生私行集众演讲”为由,宣布开除5班全体学生。这项措施引起全校学生的公愤,立即举行停课集会,要求校方结束生命。校方不允许,并且表示,如果不恢复上课,将解雇所有学生。全校大多数学生都不动,要求武断、独断的汪峰藻时限,并说:“总务的话,莫留下来。否则,某某已经决定了。”

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老师,1901-1902年在南阳工程特班总校任职。

11月16日过期,王凤藻尚未解职,全校200多名学生毅然离开南洋理工。学生,同情小区民主思想的公立学校特别班主任蔡元培多方调解美科后愤然辞职,和学生一起离开了学校。南阳工程创始人、监考官监督成善品后挽回,学生们已经离开了班级,王凤藻、郭振英两人黯然自走了学校。11月下旬,在中国教育会的赞助下,以退学学生为主体成立了爱国学社,以蔡元培任总理、吴幼智为学监,社处位于上海、西藏、鲁南、鲁南、省、桥复区。学士内师生谈论革命,自由空气浓厚,俨然成为“东南各省学界的革命大本营”。“墨水瓶事件”在江苏和浙江一带的学校引起了反封建独裁的先声,各学校相继发生学生停课、集会等事件,一时起起起伏伏,被称为“学术界风气”。

图2

图2 1902年11月,以南阳工程退学学生为主体的爱国学社在上海南京路复原创立。开学典礼照片,前排入站者右侧6人是蔡元培。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兽医在武昌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清革命浪潮,清王朝风雨交加。11月3日上海起义开始后,陈致美率上端消防会等革命分公司包围了江南制造局。消息传到学校后,师生们忙得团团转,热血沸腾,一些师生参加了包围江南制造国的战斗。当晚,上海光复,革命教士胜利返回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在参议院的钟楼上插上白旗,脱离清政府,拥护共和。唐文智校长支持革命师生,先扎辫子,劝师生一律扎辫子,宣布学校改名为南阳大学党。然后,学生们将诋毁革命的教务长邱洪明驱逐出学校。以400支在学校用作军事训练的长枪为基础,成立了学生军,推举足球运动员张松龄为队长,参加了革命军。学生军实弹冲出校园,紧急进入附近李鸿章祠堂——理工,作为学生军司令部。南北议和停电后,学生军解散,学生们返回学校继续学业。在辛亥革命中,交大教友白裕坤(南阳工程师范生)、唐荣柄(航海系)为推翻帝制树立了民国的勇猛意义。招聘(南阳工程外院生)成为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交大师生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荣的足迹。

校友,新海革命英烈白裕坤,新海革命著名将领。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偷走,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在巴黎举行了“和平”装扮物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会议竟然把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所有权利转让给了日本。在巴黎和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和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举行了盛大的示威游行,全国各地响应,掀起了中外五四爱国运动。

交大生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旗帜,投身于五四运动的洪流中。5月6日全校学生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开除了前南阳工

学师范班学生、驻日公使章宗祥(五四运动中被群众视为三大卖国贼之一)的校籍。7日,600余名学生又参加了上海国民大会,高呼“争还青岛”、“挽回国权”、“誓死力争”等口号,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11日,交大历史上第一个学生会组织—— 南洋公学学生分会诞生,学生分会隶属于上海学生联合会,下设义勇队、宣讲团、调查部、编辑印刷部,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爱国斗争。26日,交大学生参加了上海52所学校约2.5万人的罢课宣誓典礼和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卖国贼,外争国权。罢课后学生抱着“对社会着实做一番有益的事业”和“使得人民都有觉悟”的信念,以毫不妥协的姿态投入到五四运动中。在学生分会的组织下,有的学生组成宣讲团,在街头巷尾进行演说,唤起市民的爱国热情;有的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境况;有的创办南洋义务学校,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有的组成“救国十人团”,约言抵制日货;有的编辑出版《南洋周刊》,评议国内外时政、探讨救亡之路,推进新文化运动,传播新思想。交大的学生队伍成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一支活跃的力量。

1919年五四运动中,交大600多名学生上街游行。

对青年学生来说,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运动,更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经过爱国运动洗礼的一部分交大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成为时代的先进青年,走上为工农大众利益而战斗的革命道路。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交大土木专业的侯绍裘,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抛开书本,“从爆发的时候起,直到烟消云散的时候止”,始终参与爱国运动。他组织参与游行示威,宣传演说,发起编辑小报《劳动界》,开办义务学校,推广进步书刊。出色的组织才能,炽热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同学的信任,被学生推选为学生会评议长,后又推举到上海学联及全国学联工作。

侯绍裘在运动中接受洗礼,从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反对军阀政府的民主主义者、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新青年。五四运动后不久,被开除出校的侯绍裘没有动摇信念,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他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担任上海大学附中主任,并领导上海学界投入“五卅”反帝运动。同年9月建立苏州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苏州独立支部。1926年受组织派遣,主持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担任党部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初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月11日,在四一二反革命革命政变前夜,被国民党右派秘密杀害于南京,年仅31岁,是交通大学第一个中共党员烈士。

1918级土木系校友、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侯绍裘烈士及其致柳亚子手札

侯绍裘烈士遇难后不久,他的战友、著名的革命诗人柳亚子悲痛欲绝,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深情和对反革命势力的满腔愤怒,写下了悼念诗篇:

指天誓日语分明,功罪千秋有定评。

此后信陵门下士,更从何处觅侯生?

(二)新思潮在激荡

交大青年学生在投身五四爱国运动的切身体验中思想上也觉醒起来,他们追求和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开始寻求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之路。

南洋义务学校就是交大青年学生逐渐摸索出来的一条既唤醒民众又提高自身觉悟的道路。五四运动起始,各地爱国学生连日罢课游行,不仅要求政府改变外交方针无法实现,就连提出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最低要求也办不到。而“三罢”(罢课、罢工、罢市)一实现,工人一起来,仅仅一周时间北洋政府就慌了手脚,赶忙罢免了三个卖国贼。在并肩斗争取得胜利的过程中,青年学生看到了工人阶级英勇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力量,懂得要救国就非要依靠工农大众不可。同时他们也看到大多数工人群众因不识字,缺乏基本的常识,影响着运动的深入开展。于是,他们深感负有“唤醒民众,使大家一齐起来爱国”的神圣使命。起初,学生们组成演讲团,上街宣传,开始的时候有些效果,很吸引人,时间一长,渐渐地听众就少了。于是,学生们又改变方式,把无固定地点无主题的演讲,改为有一定地点有系统的演讲,选择离学校比较近的法华乡和徐汇镇作为演讲地点,差不多把这两处变成露天学校。

1921年5月,校学生会义务学校师生合影

1919年7月,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国民义务教育团,指导各大中学校开办义务学校。南洋公学的学生们首先热烈响应,他们放弃暑假休息,不畏炎热,组成暑假留校服务演讲部,接连创办了5所义务学校。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上海学联工界第一义务学校,侯绍裘担任主任,教职员有14人,初办时学生有38人,多半是徐家汇一带的工人、店员、小手工业者及农民子弟。这所学校不久改称南洋义务学校,是上海学联在全市创办的8所义校中创办最早,也是办得最好的一所。

五四运动后,南洋义务学校与交大校役夜校合并,规模逐年扩大。1922年学生有60人,1923年春达120人。到1925年年底,学生数175人,分儿童、成人、女子、专修4部,学生教员达48人。学校组织完备,设立董事会、训育部、事务部等行政机构和“去任教职员会”。据1924年至1925年不完全统计,毕业学生有60余人。这些为数不多的毕业生,却是上海“劳动运动中的中坚人物”。

南洋义务学校部分教职员

创办人侯绍裘对学校性质和办学宗旨比较明确,把握服务工农的办学方向。当时全国的义务学校办学宗旨大多比较模糊。一部分学生抱着平民教育思想,认为义务教育不过是普及教育的补充,是提高文化的一种方式;有的认为着重帮助学生解决谋生的技能。侯绍裘却认为,义务学校既然是五四运动的产物,办学目的应“自然在宣传爱国思想和输灌常识”,性质上要和普通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重在输灌做人的基本知识和宣传一种主张,而不重在养成一种技能”。1922年12月,侯绍裘根据正在高涨的工人运动的形势,进一步明确指出,义务学校所宣传的主义,应当是社会主义;所输灌的常识,应当是科学常识、人生常识和种种新思想及社会问题。

南洋义务学校是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与工农阶层相结合的产物,使不少知识分子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也为早期开展工农运动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自然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随后,北京、长沙、武汉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汇集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党成立后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开始进入交大校园,校园里兴起谈论社会主义和研究劳工问题的热潮。

《南洋周刊》刊载宣传社会主义与劳工问题的系列文章

交大学生会于1919年7月创办的《南洋周刊》,是中国学生界最早发行的刊物之一。周刊在评论社会政治问题的同时,也介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主义,以宣传社会主义和劳动问题的文章为多,如《废除阶级主义的理由》、《社会主义与劳工问题之关系》、《废除阶级主义的方法》、《社会改革与劳工酬报》、《社会主义之一斑》等。1920年1月,徐植仁发表的《社会主义之一斑》,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经济学说,提出了其根本学理是唯物历史观、“阶级竞争”与社会革命等。最后认为,“打破资本,实行社会主义来普及教育、发展实业,使经济上自由平等,实在是现在很要紧的问题了”。在当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很不容易的。《南洋周刊》还曾开辟“劳动界”专栏,刊载调查工人状况和研究劳工问题的文章,第一期就发表的《劳工世界》说:“现在的世界,差不多可以说是劳工世界”和“斧头凿子”,“斧凿的文明,比笔墨的文明,更是可贵”。

1919年8月《南洋》周刊,刊名由校友蒋梦麟题署


南洋周刊社部分编辑

从《南洋周刊》上,交大学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兴趣,学生会乃邀请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来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与教育。1922年中国学界兴起了非基督教运动,其秘密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共建立之后领导的第一场学运运动,交大学生参加了这场运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基督教的本质,学生会于4月21日邀请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来校,作了关于宗教问题的演讲。陈独秀在演讲中从宗教的起源和历史出发,抨击了宗教的虚伪性,宣传了唯物史观,号召学生反对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化了的基督教。同年5月4日,上海学生集会于交通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三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沈雁冰(茅盾)应邀到会演讲,勉励青年学生发扬五四革命精神,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党初期的陈独秀


1922年5月6日,《南洋周刊》刊发高尔松的《陈独秀先生莅校演讲宗教问题》一文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一部分交大学生开始从 “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中跳出来,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走上“革命救国”道路,投身于国民革命运动。其中一些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三)学生的政治活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凡是国民党有组织的地方,党团员一并加入;凡无国民党组织的地方我党为之建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党由一个原本组织涣散的资产阶级政党,成为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与工人、农民为一体,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党。

1924年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在孙中山寓所合影(后排左二毛泽东、右三恽代英,前排右一向警予)

上海是国共合作的重要阵地。1924年2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中共上海地委要求辖区内党团员“在最短时期内全体加入国民党”,毛泽东、恽代英、向警予等中共党员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执行部注重群众运动和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推动了国民革命形势的高涨。不久,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上海及江浙地区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区分部。

五四运动积极分子邵禹襄是交大最早的学生国民党员,他是1916级土木科学生,较早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进步,被人称为“新青年圣人”。侯绍裘在校时受其影响较大,视之为“新思想的启蒙师”。1920年初,邵禹襄在孙中山先生亲自举行的入党仪式中加入国民党,成为一名中央直属党员。

1920届土木科毕业生邵禹襄,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2年10月,邵禹襄为交大校友会会刊《南洋友声》题署

交大有国民党组织则是在国共合作建立后不久。随着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大革命高潮开始形成。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宣传组织工作大为加强,各地的学生运动和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又蓬勃开展起来。交大的学生也受到了影响,一些进步学生满怀信心、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之中。

1924年5月9日,学生会组织召开五九国耻纪念会,邀请中共党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实际负责人恽代英等到校演讲。恽代英在题为《我们要雪的岂独是五九?》的演讲中,揭露国际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是中国进步的最大阻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鼓动学生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投入到火热的政治运动当中来。他对着交大学生动情地大声疾呼:“现今的中国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危险啊!是你们知道的。真的危险呀!也是你们相信的。在这种危险的状态之中,是否只是在书本上可以求得着解决这种危险的方法?不行的,是万万不行的。你们大家走来罢!”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1895-1931)


1924年5月9日,恽代英演讲《我们要雪耻的岂独是“五九”吗》

恽代英还针对像交大这类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忽视政治,主张科学救国的普遍心理,阐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制摧残下,科学救国只不过空谈,疾呼青年学生放弃读书救国的想法,先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封建军阀,才能实现科学救国的愿望。他的演讲让不少学生当场就流下了热泪,影响极为深刻。校内进步思想异常活跃,革命活动暗潮涌动,不少人决心参加国民革命运动。当年现场聆听演讲的陆定一曾于1982年回忆道:“这在现在已是常识,而在当年闻所未闻,顿开茅塞”,认识到科学救国思想是一种空想,懂得了革命政治的才是救国的途径。因此,他认为“代英同志是我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的老师。”

1922年7月,陆定一在交通大学附中毕业照


1925年10月24日,胡适来交大演讲《如何思想》,由电机科大四学生陆定一记录。

当时,徐家汇地区国民党力量迅速扩大,1924年夏季交大已有国民党员20多人,而复旦附中和日本人开办的东亚同文书院的国民党也在发展。这三所学校乃合组一个国民党区分部,称为上海特别市第九区(龙华)第三分部,由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领导。区分部以“南洋大学学术研究会”为公开机构,作为对外联络和团结同学的组织,先后数次邀请恽代英、叶楚伧、刘华、汪精卫、郭沫若等国共人士来校演讲,对学生影响极大。首任区分部负责人是1925届电机科学生顾谷宜,常务委员是1926届电机科学生张永和,两人均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顾谷宜毕业离校后,张永和担任负责人。1926年春张永和离校后,区分部的工作由1926届学生周赞民接任,此时国民党员已发展至100人左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区分部的负责人是陈育生。周赞明、陈育生都是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

在天津转到南洋大学前夕的张永和

从上述历任国民党区分部的负责人可以得知,区分部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手中,因此恽代英和其他国民党左派可以多次公开到校演说,宣传国共合作,宣传共产党的纲领和马克思主义,这为迅速提高广大青年的革命觉悟,培养吸收党、团员,建立共产党组织,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交通部南洋大学时期的校门(1922-1927年)

本文编纂者欧七斤为上海交大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民主堡垒:战斗在交通大学的中共地下党(1925-194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1.《【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中共交大组织成立之一:早期学生革命活动“欧洲7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中共交大组织成立之一:早期学生革命活动“欧洲7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82191.html

上一篇

【高中有关成功优秀作文800字】我要写2022高考作文——。要想成功,必须努力工作,积累厚薄的头发,投机碰巧最终伤害了自己。

下一篇

【高中英语作文图片手抄】双递减助力系,知识“绘画”精彩生活——平壤县建兰学校英语节孙必思评价活动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为军训新生做好“高中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为军训新生做好“高中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8月25日,甘利区检察院党组副部长、副检察长、甘利区第一中学法治副校长周信海一行赴甘利区第一中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民法典》普法教育活动,为400多名高中生举行了“法律盛宴” 在 教室里,副校长周...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清华贸易舒军训随笔火了:辛苦和快乐同生,辛苦的意义。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清华贸易舒军训随笔火了:辛苦和快乐同生,辛苦的意义。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赢得了中国诗词大会奖。骨子里的谦虚和优雅受到网民们的喜爱,所以在清华开学典礼上,被清华校长点名的穆伊秀同学们正是从她身上,很多网友领悟到了“肚子里有诗书字画”的含义。 据悉,目前,穆伊什就读于2019...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开学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开学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9月2日,江苏常州钟塔区科学技术幼儿园老师向孩子们解释国旗的意义。陈石燮(中国人民) 8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川区恒昌店胡同小学举行了主题为“开学第一课向祖国告白”的教育活动。郑根后照片(...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让青春更美丽!郑渊玄高一新生正在进行军事训练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让青春更美丽!郑渊玄高一新生正在进行军事训练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我的青春更美丽!连日来,郑渊玄高一新生军训活动如火如荼,学生勋的斗志、矫健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演绎着不同的美好青春。 据悉,郑渊玄高一新生军事训练活动从9月16日至9月21日共有1200名新生参加,分为...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我的军事训练生活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我的军事训练生活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严厉是对我们的爱 文/郑艺立 今天在舞台上“指点江山”的教官相当不顺眼。不仅是我,班上只有几个人抱怨,如果包括我这样的不舒服的话,可能要增加一倍。 不顺眼的理由很简单。他缺乏以身作则的精神,指挥不考虑...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2018大学生军训日记400字大战日记第一天400字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2018大学生军训日记400字大战日记第一天400字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2018大学生军训日记400字怎么写?开学后,一年级新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军事训练。军事训练除了基本训练外,一般都要写军事训练日记,以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以下将带来2018大学生军事训练日记400字...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兼先中学高一军训报告表演校长深情的情感委托语学生。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兼先中学高一军训报告表演校长深情的情感委托语学生。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9月30日上午,重庆市谦善中学成功举办了高2017级新生军训报告演出及闭幕式,先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潘松、军训夏令营营长熊发、党委副书记黄浩成、蔡家分校德育副校长李建军等领导参加了此次仪式,2017级新...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伪装军训,中学生活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伪装军训,中学生活第一课!

第一次军训400字作文高中相关介绍,中学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那不是小学的简单延续,而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重要一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并不像改变称呼那么简单。你们很多学生好像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了学校生活。夜深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