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1](The Republic of Slovenia,斯洛文尼亚)西折塔利亚,北面与奥地利和匈牙利接壤,东面和西南分别为克罗地亚和亚得里亚海[2](Adriatic Sea),国土虽小,但阿尔卑斯山脉[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在Kras(岩石暴露的地方)这个地区发现了不寻常的石灰岩地形。名为“Kras”的斯洛文尼亚文字拼写困难,所以做了一些改动,称为“Karst”。考虑到该高原上石灰岩侵蚀地形最为典型,以“喀斯特地貌”命名,在国际地质界一直沿用至今,著名的博斯托或龙洞就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2
波斯托或龙洞(Postojna Cave)位于距首都卢布尔雅那54公里的波斯托纳(Postojna)。洞穴长27公里,深度115米,海拔562米,从比弗卡河下游流入石灰岩,洞穴内部高有人工改造的“音乐厅”、“辉煌大厅”、“徽大厅”、“水晶大厅”几个大洞穴,其中“音乐厅”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像高耸的宫殿一样,可以容纳数万人,音响效果也很好。洞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石钟油,高达1400立方米,像巨大的宝石花一样。这些石钟油、石笋、石柱、石膜,或从洞穴顶部向下垂下,或从地面向上屹立,或沿着洞壁肆意展开,像圣诞老人一样下山展开雄狮般展开鸟的翅膀,洞内流淌的地下河突然显露出来,时而清澈宁静,时而急流倾泻而出,构成神奇美丽的自然奇观。
波斯土或龙洞内生活着被称为“人鱼”的非常聪明、没有眼睛的蜥蜴,这就是最著名的地下生物————洞穴。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龙洞中150多种动物种类中最大的、欧洲特有的地下脊椎动物,只生活在洞穴中黑暗世界8 ~ 10的恒温环境中。
3
据说波斯土或龙洞从13世纪开始就有客观的访问。19世纪,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1830-1916)也来到这里。1872年,山洞里建了一条小铁路。从1884年开始使用电灯照明。1967年,利用新式铁路,每天可以运送1.4万名游客进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黄金时期,年均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
波斯托纳洞穴有多达5000米的地下隧道可供游客参观,游览时间约为1.5小时,汉语、斯洛文尼亚语、英语、克罗地亚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俄语、以色列语和日语
gc-image/8242b3e0d22f41dbad445c38347d1315?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427"/>需要乘坐电动小火车进(出)洞,穿行观赏距离约为2千米。小火车速度并不快,但头顶上就是溶洞里悬垂的石柱,通道狭窄时着实让人有些紧张,如果有人向座位外侧挪动身躯或向上或左右伸展一下手臂,其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估计欧洲人普遍很守规矩,能严格遵守安全提示,否则早有安全事故发生了);洞内采用声控的灯光系统,小火车临近时灯光开启,离去则关闭,既节能又能有效减少灯光污染。
步行从大山(斯文:Velika gora)过漂亮洞(斯文:Lepe jame)到音乐厅(斯文:Koncertna dvorana),这里的石钟乳大多呈刀片或针状,一路欣赏五颜六色的石钟乳和石笋,此段为洞内最漂亮的部分。洞中的景观灯光也十分简单,仅仅采用了白、黄两种光源,尽可能接近自然色,以保护洞穴内的地貌和小动物。
由于游人手持自动语音导览器,没有了导游的大声宣讲,人们按自然顺序前行,洞内显得异常安静和有序。另,在语音导览器所录制的解说词中从未出现“这处景观像什么”等诱导性用语,千变万化的洞穴世界,让人们用自己眼睛去观察发现和用心去感悟这里的美,正如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4
置身于波斯托伊纳溶洞之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今天所见水滴石长的景象是大自然经历了亿万年漫长岁月才得以形成的,而人生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问题:波斯托伊纳溶洞是欧洲第二大溶洞,有谁知道欧洲排行第一的是哪个溶洞吗?)
附注:
1.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地处中欧南部,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富有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2004年3月加入北约,2004年5月加入欧盟,2007年1月加入欧元区,2007年12月加入欧洲申根区,国土面积为20,273平方千米,人口约205万,卢布尔雅那为首都及最大城市。
2. 亚得里亚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800千米,宽95~225千米,面积13.2万平方千米,北浅、南深,平均水深240米,南部最大水深1,324米,盐度北部30‰,南部38.5‰)位于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名字来自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是地中海的一个属海,南部通过奥特朗托海峡与伊奥尼亚海相连。
3.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千米,有82座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峰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坐落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位于欧洲中南部,自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瑞士的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流域的维也纳盆地,覆盖了法国东南部、意大利北部、瑞士中南大部、列支敦士登、德国南部、奥地利大部及斯洛文尼亚。
4. 喀斯特高原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北部,西濒威尼斯湾,东临克瓦内尔湾,地处从意大利边境向东南延伸约80千米的伊斯的利亚半岛(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的一个三角形半岛,面积3,160平方千米)。
5. 潘诺尼亚平原为温带草原、湿地和森林的复合地区,为欧洲一大平原,大致分属于今天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以及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乌克兰的部分地区,其周边地区还包括斯洛文尼亚和波斯尼亚(波黑)。
(文+图:王永云)
1.《【溶洞一游高中作文800字】这个喀斯特大东全长27公里,只有乘坐“火车”才能进入旅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溶洞一游高中作文800字】这个喀斯特大东全长27公里,只有乘坐“火车”才能进入旅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