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滋养精神肌脉凝聚,振奋奋发力——国庆长假文化中国之美
新华社记者周伟、王鹏、俞俊杰
农民歌会动人的乡音,扶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第一次中国农民风水节雄浑的交响乐;中国昆剧节、中国京剧节相继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电影《长津湖》 《我和我的父辈》带领国庆节档案产生爱国情感。顺义、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地的热度不断上升,人们沿着红色版图意识到初心的使命。实现了2021年国庆长假、全面小康后丰富多彩的节日风景,在精神上勾勒出了“强大”的文化中国。
后吃家国情怀
10月1日早晨,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华社记者陈宗浩照片
十月一日清晨,伴随着雄伟的国家,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五星红旗升起的庄严时刻。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都唱了《歌唱祖国》。
新中国诞生之际,人们抑制不住兴奋,唱着对党深情的3354首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唱着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0月1日早晨,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华社记者陈宗浩照片
不仅在国庆节期间,实际上自5月以来,有1.7亿多人参与了流行歌曲活动。一首红歌像旗帜一样在传唱中弘扬着伟大的建党精神。
假期期间认识到党史,礼赞祖国是大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江苏“韩墨丹青松堂”将举办“书画作品展”,海南将举办“祖国奉献仪式”大众舞蹈展览,青海将组织文艺比赛兵进行“党史、甘道恩、惠民生”下层文艺演出。
10月1日在北京长安街西段路口“欢迎冬奥会”主题花坛前拍照。新华社记者李海燮
同时,享受文化盛宴,精神充电,“文化节”是近年来的新时尚。
10月1日晚,读者在海口市海口市海口湾运动图书馆阅读。新华社记者蒲晓旭照片
假期刚开始,《钱行高中:故宫敦煌特别展》国庆节7日的预订已经售罄。“佩服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怀,佩服现代科学技术,帮助传统文化更新。”看完展览后,三年级学生张娟这样说。
大江南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发展的新实践,滋养精神的根基,培养文化自信。
传承使戏曲更加青春。在昆山,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如约而至,《浣纱记吴越春秋》 《瞿秋白》等陆续登场。在北京,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国庆推出了元博园、红色戏曲古典交响乐音乐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等兴家时代。新旧艺术家们穿着衣服出战,年轻观众前来捧场。
10月1日,游客们在重庆市榆阳投资族苗族自治县盘溪镇叠石花弯管矿区玩耍。新华社发(盐川)
国风,遗属引领新潮流。去兰州,看了《随心所欲的甘肃多姿多彩的非遗山》全省非遗山演出,高傲、高傲、淡淡、鲜花悦耳。来洛阳了。“黄哈维俞国际造物主”将为您举行黄哈维俞诗之旅。在泰安体验“国庆国粹国泰民安”的新民俗,祝国运长盛不衰,家国情怀深厚。
集结精神力量
进入剧场享受精神盛宴是国庆假期文化消费的热点问题。
"/>10月1日,在昆明一家电影院,观众在电影《长津湖》展板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这个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影片激扬红色主旋律,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长津湖》生动刻画志愿军战士的顽强不屈,致敬“最可爱的人”。《我和我的父辈》讲述四个家庭父辈的人生经历,再现奋斗精神血脉传承。
时代大叙事中,英雄人物与平凡个体闪耀出的蓬勃力量,击中我们的心房。
“我的爷爷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常跟我讲起当年在前线啃冻土豆的经历。”吉林通化市市民王蔷说,“影片《长津湖》让我更加感恩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书,书里写满了努力拼搏的经历。”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祁怡菡看完《我和我的父辈》后说,“此生不悔入华夏。作为大学生,我会传承中国精神,找准人生方向,努力奋斗。”
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国庆期间上映,人们将在大银幕上体会“红色经典 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统计数据显示,国庆前两天,我国电影票房突破10亿元,其中《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分列票房榜前两位。
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为人民提供丰富文化滋养,提振民族精气神。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用独特风格书写红军故事的《云霄之上》荣获“天坛奖”最佳影片,诗意主题表现战斗残酷和人性温暖。
将视线转向小荧屏,电视剧《功勋》再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不凡历程,《理想之城》《启航:当风起时》《夺金》等奏响积极向上的时代和鸣……
“‘燃’到值得站起来鼓掌!”年轻观众看过《功勋》后留言:英雄才是民族精神图谱上最醒目的标识,是历史天空中最灿烂的星斗。
赓续红色血脉
10月1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入口处排队入馆。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为满足国庆假期参观需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将每日参观预约人数相应提高。但国庆节这天的参观名额,还是一上线就被预约一空。
10月1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还原长征场景的“4D+6面”全景影院,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目睹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的场景。“看着红军战士们在雪山草地里互帮互助、苦中作乐,咱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感谢为新中国拼搏的先烈,是他们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胡棉舒说。
10月1日,人们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个假期,#这才是国庆该去的地方#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从革命圣地延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国各地红色景区热情的游客给出了答案——用“红色密码”打开这个“黄金周”的出行方式。
10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长假首日,广州15家红色景区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举办“红歌快闪”国庆特别节目,推出“文创+集市”、大榕树影院、红色文化研学等系列主题活动,岭南特色吸引游客。
10月1日,游客在重庆白公馆景区参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重庆,白公馆“小萝卜头”雕塑被游客敬献的鲜花包围,红岩革命纪念馆留言簿上一句句感言动人心弦。一位带着儿子体验红色之旅的父亲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想让儿子明白中国为何能从积贫积弱走向如今的繁荣富强。
10月1日,游客在重庆红岩魂陈列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英雄纪念碑前放一束鲜花,留言簿上写下而今的盛世中华……越来越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到红色景区打卡,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预订红色旅游产品的游客中,25岁以下群体占比近20%,创近年新高。
“我特意带一家人来现场感受红色文化,也体验乡村小康生活,让孩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国庆假期,福建市民王彤红一家来到中共鼎平县委旧址参观。
“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不少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红色旧址所在的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周山村村干部说,近年来,当地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红色+绿色”的特色乡村振兴路。
浓郁的乡情乡愁,深沉的文化自信,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描摹家国团圆的复兴气象,凝聚同心同德的奋进力量。(参与采写:张紫赟、陈爱平、魏婧宇)
来源:新华社
1.《【国庆感想500字作文高中】滋养精神肌脉凝聚,领略奋进力——国庆长假文化中国之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庆感想500字作文高中】滋养精神肌脉凝聚,领略奋进力——国庆长假文化中国之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