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突出家国情绪,调查综合素养3354专家,解读2019年高考作文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徐静、何浩、郑天红、齐文进。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5套自主命题。
这个作文题的出题思路是什么?重点考察考生的哪些能力?透视未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什么趋势?《神话观点》记者采访了多名教育专家进行解释。
设定主题: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生活思维
爱国情感、奋斗精神、生活思维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几个关键词。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应对时代重大主题,发掘了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天津卷作文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择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三种资料,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献身于个人和民族的责任、人类历史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北京卷作文试题“2019的色彩”引导考生将个人成长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激发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北京圈“中华文明的人性”、上海圈“中国味”凸显了中国元素,引导考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人性”的精神内核,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带领考生使青春在奋斗中发光,这也是另一个重要主题。全国卷II卷作文试题《青春封峰,强国有我》,写作任务设定了五个身份,并以考生为参与者,激励他们体验历史,思考未来,继承前辈们的奋斗精神。
另外,一些作文题从小事开始,强调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全国卷卷作文试题《绘画内外,写生情长》、《尊师重教,指导学生品格的履行》。全国卷I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开始”立足于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文化基因,引导考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此外,浙江卷的“作家写作”和江苏卷的“事物各不相同”视角开放,具有人文和思索的色彩。
考试重点:时代共振、社会兴趣、全面扫盲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应对时代的重大主题。以智育为基础,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现实。同时帮助身体米诺教育,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教育理念。
“文、歌、诗、事、事、事、事、事、事、事、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对全国卷I卷、II卷试题的视角宏大,与新时代主题共进,是考生写作成功的关键。”
同时,一些作文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挖掘和思辨能力。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列举了全国卷试题“喜欢劳动,从我开始”,列出了各种现代人不正确的劳动观。很多观点可能与考生本人的想法一致。如何应对矛盾的问题,充分查明矛盾,辨明错误,提出真知,考验学生的价值观,进一步透视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思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语文系主任、高中语文教员王土英表示,深入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照顾自己是新课程对语文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当前语文教育中特别缺乏的。今年的作文题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和个人的思考和判断,具有丰富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优秀的高中生必须具备兴趣、反思、预测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未来趋势:如何教授语言?学生们怎么学习?
最近观察试题的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表示,今后高考作文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接近社会现实,“两只耳朵不听窗外的事”是不可能的。从汶川地震到中国的崛起,从女儿微博到名人虚假广告,从创业故事到“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人们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大,这样的话题也连续十多年出现在高考作文题目中。
陕西太原十二中语文教师、《时代新人》发言人赵旭老师表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面临社会热点问题。要对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与社会隔离,要充分了解世界,构建成熟的价值观。
——突出文化底蕴,应试背诵将更加失败。清华大学教授表示,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反映了考生对文化修养积累和沉淀的重视,光靠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阅读名著经典,记住历史,认识时代,追踪新知识,深思熟虑,独立判断,其必题、压谱、死记硬背等将越来越失败。
——鼓励多元表达,不喜欢“Facebook作文”。中国教育网主编陈志文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作文命题也越来越灵活,制式文字越来越少。为此,学生不仅要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的了解,还要加强对社会及各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想象力,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选题、构思、写作等任务,进行个性化表达。
早些时候,有人表示,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教育的方向。
在语言建设和运用上,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学生都要多训练,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写。在思维方面,要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和历史,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审美方面要培养健康、向上、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文化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实践中传承和理解。(完成)
1.《【高中作文尊师立德作文】突出家国情绪,调查综合素养——专家,解读2019年高考作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作文尊师立德作文】突出家国情绪,调查综合素养——专家,解读2019年高考作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7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