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教育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再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逐渐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使用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能表达学生实际能力的方面只有写作。但是写作需要一定的文学积累,中学生学业比较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课外阅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如何利用中学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言;课文教材写作能力
前言:众所周知,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从而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但是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有比较繁重的学业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课外阅读。但是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编写的,不仅包含丰富的古文考试知识,还包含各种各样的当代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通过中文文本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至15岁之间,处于活跃、活跃、难以管理的年龄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反抗心理和好奇心心理,对家长和教师下达的任务往往会以“逆来顺受”的方式做出反应。例如,当教师要求回家后花半个小时看书时,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完成这项作业。此外,语文涉猎较广泛的学科,写作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但是中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这个条件,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不喜欢写作训练。因此,教师应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2]。
举例说明。今天,大多数学校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种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老师讲解课文《荷塘月色》之前,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关视频和音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与课文内容一起欣赏,分析作者的心境和写作手法。下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伪造文章,例如描述周围景色。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写作难度,还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风景作文的写法,间接培养习作习惯[1]。
第二,通过汉语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写作形式。
中学生写作文通常采用书信式、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形式。但是写作不限于这三种形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写作形式。例如,当老师讲解舞台剧本《雷雨》时,可以先告诉你这篇文章的来源和作者的背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室稳定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和复述5-10分钟的课文。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动分组,并自行安排角色重现这部话剧。中学生好奇心强,表达心理强,所以会努力准备。学生准备好后,教师可以选择自习课或其他不耽误正常学习进度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某句台词不连贯,某个情节的情感渲染不正确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期间必须称赞或鼓励学生,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心态。最后,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写剧本,编排话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剧本的写作形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人物的观察能力。另外,以集团为单位写作时,也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通过汉语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性。
很多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时,错误地认为学生要求大量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否则,写作是考验一个人对生活观察是否有微妙的看法的直接表现,如果学生对生活观察进行充分细致的观察,写出来的作品就会有灵性。
例如,教师讲解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性。第一,教师可以正常解释课文。课文说明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到描述贝多芬外貌和性格的文章,并圈出。学生完成这一阶段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本班的一名学生。而且,可以根据正文形式进行描述。这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观察他想描述的学生,提高自己写作的灵性。
第四,通过中文文本训练学生的诗歌写作。
阅读名人作文时,我们通常会发现其中引用了很多古诗。例如,在描述山峰的景色时,经常会出现“高潮迭起,群山一览无余”的话。在描述离家的悲痛心情时,通常会说:“明月彼此流泪,一夜之间心像五处。”在描述友谊永恒的时候,“桃花淡水一千英尺,王伦不如送我情”是最好的表现。(莎士比亚)。
不难发现,这些诗不仅给作文增添了一定的光彩,而且是中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朗读》)因此,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背诵古诗的重视,帮助整理。例如,将描写景色的古诗归入一类,将描写道理的古诗归入一类,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而且有助于运用。在作文中应用古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3]。
结论:总而言之,为了快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和模仿教材是最合适的方法。中学语文教材是许多语言文学家结合历史文化编写的教材,不仅涵盖丰富的古代文学,还包括生动的现代文学,是使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最合适的参考书。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合理引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学习。
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促进自身综合发展。参考文献:
[1]王璐璐.反思学生写作“千篇一律”现象的思考以及优化措施[J].中学生语文教学参考,2013,03(14):63-67.
[2]黄彩云.挖掘语文教材源泉灌溉学生写作良田[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版),2012,06(07):52-54.
[3]李存英.例谈初中语文课文对学生写作的指导[J].内蒙古创新教育,2012,03(11):44-46.
1.《【初中语文如何运用课文写作文】中学汉语利用课文指导写作的策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初中语文如何运用课文写作文】中学汉语利用课文指导写作的策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84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