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

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标准化课堂教学中

——区雅隆《以文“化”人》专题阅读

作者:谢秋莲

作品编号:041

作为从小害怕数学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学习困生学习数学的痛苦感同身受。在正常化教育中,一直努力营造教师恶教、学生恶学、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但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繁琐和严谨,除了教育方式的变化外,还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再加工。如何使晦涩的知识生动起来,如何使枯燥的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听了一些名词的课,看了一些人的著作,终于找到了答案。——应该赋予数学,文化的味道。

数学文化正在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越来越受欢迎的烈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想尝试将数学文化融入正常化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有《数学文化》或《数学史》等表达形式,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只是公开课的一个点,不能反映数学文化。读完数学名词高雅隆老师的《以文“化”人》专著后,好像得到了至宝。这本书里有很多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无形,渗透到学生中的教育事例,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文化与正常化课堂教学的密切融合。(莎士比亚)。

在这本书里,区老师将数学文化从形式上分为“学术形式的数学文化”、“教学形式的数学文化”、“教学形式的数学文化”。今年4月,本校有幸邀请区老师到学校进行数学文化交流,现场听到区老师亲自执教的《年月日》课,老师的教学真的润物细无声。

之前笔者也设计了这个课题,在详细的产品下,老师更真实地感受到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巧妙和自然,成功地吸引了学生进入数学文化场。(威廉莎士比亚、坦普林、《科学》)顾老师的这门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知识和技术的目标,还非常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清楚地说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将数学文化渗透到了无形之中,其妙处究竟在哪里?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常规课堂教学中?抱着这个疑惑,假期里再次仔细研究了高雅龙老师《以文“化”人》专著中的《文化场的创生——以“年月日”为例》,得到了以下四点感悟。

首先,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发现了实际问题。

教育最大的浪费是无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很多新手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把握不好,一般按照教材教参一步一步地教,忽视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就会使老师认为教的自己都可以做,从而失去继续听课的兴趣,养成不良的听课习惯。(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同时,教师们也浪费了大量有限的教育时间,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基础,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

区老师在这方面不仅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基础,还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指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是强行制造问题。(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生》)学生的认知矛盾和困惑所产生的问题,即使老师提出,仍然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但学生自己的问题,只要学生自己能提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使探索过程事半功倍。

查明课题后,“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什么了?”“揭露学生的认知起点,然后”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明确地指向,让学生前面提到的已经认知的、学生的思维从表面的“什么”变成内在的“为什么”,这种看似习惯的生活常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才是学生真正的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瞬间都打上了很大的问号,学生们“知道原因”的真题成为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创造了整个课程以质疑为基础的“认知场”。

第二,领导核心问题,层层深入。

数学课堂教学总是围绕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术和思维方式。其中问题的设计很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定地吸引学生参加教育活动,就要紧紧围绕核心问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生)与老老师《年月日》一起,用“对年月日有疑问吗”的大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一年有365天,有时有366天”,“为什么一个月有30天,有时有31天,还有28天”

这门课以核心问题为先导,精心设计问题串,吸引诱惑,进行思维指导学,让学生沉浸在一个个个的问题探索中,享受层层深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过程。

第三,体验完整性设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门课的另一个亮点是高度关注知识的完整性,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数学课充满浓郁的文化味道。开江,九老

师就将地球、太阳、月亮运动情况的动画展示在学生眼前,三球运动的生动情境将天文现象与年月日之间的联系瞬间被激活,将数学知识放到天文情境中,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年月日是什么,还能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而非仅限于课本中的知识。

课中,在学生经历“小统计”明确大月,小月和特殊月后,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再现了当时古罗马人修订历法的全过程,让学生彻底明白了现行的年历是如何被确定下来的,大小月为什么会这样排列,特殊月为什么这么特殊。当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年月日的形成背景及实质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记住大小月的排列规律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研究闰年与平年的分布规律时,顾老师让学生经历查一查,推一推,算一算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接着出示几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让学生予以判断并一一验证,最后却发现1900除以4没有余数,却不是闰年,让学生再次质疑已研究出来的结论,最后重点强调结论中的“一般”,分析1900年的特殊性(整百数),最后,以短视频的方式从天文知识的角度介绍“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的原因,经历一波三折,明白其中原委,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将学生牢牢的吸引在其中。

四、呈现形式多样化,有理有据有乐趣

这堂课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有动画、有语音介绍配课件演示、有短视频介绍,更有强大的课件演示辅助,让整堂课有理有据有乐趣。

开课,以三球运动的动画揭示年月日是什么,瞬间吸引住学生眼球。课中,在研究一个月天数为什么会有不同时,以语音介绍配课件演示,绘声绘色的再现了古罗马修订历法的历史小故事,又以“八月”的英文单词“August”谐音“奥古斯都”来予以印证,有理有据有乐趣。在探究平年和闰年的分布规律时,先出示一张空表,再以学生手中的资料(2004~2008共5张年历卡),根据二月的天数判断2004~2008这5年中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再让学生向前推一推,向后推一推,课件相应出示结果印证。在算一算环节,借助课件清晰呈现,学生即可直观的概括出结论,多媒体辅助快捷有效。在印证1900 年是否是闰年时,借助互联网,快速查询1900年年历,印证有理有据。课尾,以短视频的方式从天文知识的角度介绍“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生动形象有说服力。整堂课结合多种多媒体资源,呈现形式多样,为学生呈现了一场数学文化的盛宴。

数学文化,“化”人于无形。顾亚龙老师的这堂课将数学文化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也给一线教师作出了方向性的指引。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无处不在的渗透着数学文化,还处处体现着“化”人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精神、爱国情怀都有较好的培养。

名师的课堂无法复制,但其方法指引是意义重大的。数学文化不是数学课堂的精彩点缀,更不能停留于表面,如何让数学文化浸润常态化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用心去研读教材,发现真问题,追根溯源,挖掘其中文化的味道,以文“化”人,实现知识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相关链接>>

相聚于网络,相知因数学,相交为征文——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通知

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评委简介

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

第一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文章集锦

已发文章>>

001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伏羲卦图

002 美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 读《数学的美与理》有感

003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读后思考

004 数学与文化并重 知识与兴趣同行 ——“算筹记数”教学思考

005 数学是多维度的艺术——读《数学家的眼光》有感

006 从掷骰子到阿尔法狗:趣谈概率

007 中学数学中分类思想的教学与拓展

008 守门的秘密

009 探数学文化,启数学之美——以高中数学《割圆术》为例

010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011 我是怎样读《几何原本》的

012 相映成趣的两座数学桥

013 HPM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014 极限定义新讲:动态定义与静态定义

015 把握思想方法,自主提升数学素养 ——读《让知识自然生长》有感

016 读北大张顺燕教授《数学的源与流》的几点收获

017 中国古代数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

018 数学阅读锦上添花,实践成果领航数坛新征程

019 提高概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020 温故建构新知 论证生成巧思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究

021 读《学好数学并不难》有感

022 体验经典证法 渗透数学文化 ——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023 数学文化 文化数学 ——融合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的品析与启示

024 善用数学文化 灵动数学课堂 优化育人途径

025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026 数学中的美—— 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027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028 海伦公式

029 《镜花缘》中的数学“缘”

030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理解教学 ——读《数学教学心理学》所思所行

031 做一位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所感

032 向下扎根,追寻成长

033 运用读思达进行中考文化类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以2021福建、北京中考试题为例

034 2021年中考中的传统文化试题

035 数学文化阅读课——《圆周率的历史》

036 小学低年段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 ——读张齐华老师《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有感

039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文化情境试题的考查研究 ——兼评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

1.《【高中数学美文作文】如何让数学文化渗透到正常化课堂教学——阅读区亚龙《以文“化”人》专著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数学美文作文】如何让数学文化渗透到正常化课堂教学——阅读区亚龙《以文“化”人》专著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73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