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 语言积累运用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 倜傥 苍穹 吹嘘

  2. 根据拼音写出横线上空缺的字。

  干____ 祈_____ 狭_____ 劳____

  3.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守____待兔 支____破碎 白驹过____ 绿草如____

  4. 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可是我痛悼哥哥与幼弟的心,却是与日俱增,因为这些____的事物,正告诉我他们离开我是一天比一天更远了。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____的。

  5. 根据上句或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若出其中;______,若出其里。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以。

  B. 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C. 感谢秋风吧,别屈解了它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

  D. 雕刻家一边研究,一边想象,石像的模形在他心中渐渐完成了。

  7. 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 一轮灿烂的满月,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D.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B. 我的耳畔常常回响起家乡的景色和山歌。

  C.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积雪经过环卫工人一天的清理,终于使道路恢复了通畅。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背影》和《春》。

  B.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

  C. 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D. 《济南的冬天》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

  10. 下面句子中横线处应填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自然界的物体多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 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 着的曲线;汪洋大海,是 着的曲线;湖光粼粼,是 着的曲线。

  A. 抖动 翻腾 流动 屹立

  B. 屹立 抖动 翻腾 流动

  C. 屹立 流动 翻腾 抖动

  D. 抖动 流动 屹立 翻腾

  11. 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一句是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 判断正误。

  《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其语言特点是在平实中饱含深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描写“我”在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反映了“我”反抗旧教育制度的强烈愿望和对私塾先生厌恶的心情。

  《皇帝的新装》一课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进行叙述。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

  二. 阅读理解感悟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3.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贮蓄 澄清

  14. 这段文字是按照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A. 从水藻到垂柳 B. 从下到下

  C. 从外到内 D. 从局部到整体

  15. 语段中加点的“这些”指的是 。

  16.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17. 文章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而结尾却是“冬天的济南”,这种写法可称为 抒发了作者 之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18. 这段文字出自《 》一文,作者是 。

  1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吾资之昏 岂有常哉

  20.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一句的意思是

  A.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B.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C. 孔子的学问,最终不是靠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21. 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最棒的玉米

  ①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②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和地称赞着。

  ③ 收获那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它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④ 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惟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⑤ 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来过,棒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 ……

  ⑥ 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来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快要 ,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他绝望,他悲痛,他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

  ⑦ 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他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老婆婆。

  ⑧ 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他的种子明年一定比他今年长得更好呦!”

  ⑨ 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正当他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⑩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

  22.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随声附和 干瘪

  23.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24. 在第⑥段中与“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一句中加点词语相照应的一个词是 。

  25. 对文章结尾“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一句的含义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 人要相信自己,但是成功有时候也需要等待。

  B.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

  C. 做事要有韧性,不要半途而废。

  26. “最棒的玉米”经历了的心理历程。

  A. 由充满自信,到灰心丧气,到恍然大悟。

  B. 由得意扬扬,到自我安慰,到心灰意冷。

  C. 由患得患失,到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

  27. “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你认为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 。

  28. 你从这个童话里得到什么启发?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三. 作文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求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精美的物品、优美的风景、真挚的友谊、还是做人的道理,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请你围绕自己在生活中努力“寻找”的事物或道理,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实作文。

  要求:

  1.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2.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

  【试题答案】

  一.

  1. qí;tǎng;qióng;xū

  2. 涩;祷;窄;碌

  3. 株;离;隙;茵

  4. 暗淡 响晴

  5. 带月荷锄归 谁家新燕啄春泥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B 7. D 8. C 9. D 10. C 11. D

  12. × × √ √

  二.

  

  13. zhù;chéng

  14. B

  15.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

  16. 比喻;拟人

  17. 照应;对济南的赞美

  

  18. 为学;彭端淑

  19. 天资,天分;常规,永远不变的

  20. A

  21. “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22. hè;biě

  23. 渺茫;腐烂

  24. “雨夜”

  25. C 26. A

  27. 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28. 可以从“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充满自信”;“要想取得成功,需要等待和耐心”;“要想取得成功,就得接受必要的磨练”等方面写,写出一种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

  三.

  略

  【试卷分析】

  此次考试试卷同以往一样,试题仍分为基础、阅读、写作三大部分。

  基础是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和训练题型,重点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阅读部分两个课内语段紧贴教材的训练要点,检测学生对课本内重点课文的掌握情况。

  课外阅读是一篇童话,内容生动,含义易懂,可以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审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可以有丰富的材料可以选择,用自己一学期的写作训练收获反映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1.《带月荷锄归的前一句是什么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13》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带月荷锄归的前一句是什么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末试卷13》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6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