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名贵之物,则假冒仿制者众。玩家,特别是新手。如果没有一双慧眼,难免吃药儿(买到假货)。而紫檀与黄花梨,作为木中贵族,历来冒充作假者不绝。如何辨别,各有门道。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与海南黄花梨的各种相近木材作为比较,便于大家进行鉴别。

海口公园中的海南黄花梨树(降香黄檀)

30年树龄的海南黄花梨人工林横切面

海南黄花梨工艺壶摆件

海南黄花梨手珠

紫檀柳

紫檀柳颜色为肉粉色,密度比海南黄花梨大,可沉水。其生长纹分布较为规律,制作手珠后花纹显得非常规矩。若制成较大型的工艺品,通常会把表面磨得凹凸不平,使花纹显得更加花哨,以此冒充海南黄花梨。需要注意的是,紫檀柳一般可沉水,但这一特点不可作为分辨海南黄花梨与紫檀柳的唯一依据。因为在海南黄花梨的根料中,也有可以沉水的部分。除此之外的其他海南料基本都不沉水。沉水的海黄料普遍特征为颜色深紫,木质坚硬。若颜色为肉粉色,花纹规整,颜色不深却又沉水,基本可以判定为紫檀柳。

大红酸枝(交趾黄檀)

大红酸枝的学名是交趾黄檀。主产于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地,以老挝产的最好。很多商家称为老挝红酸枝或大红酸枝来与其它红酸枝类木材进行区分。大红酸枝是清朝后期紫檀、黄花梨的替代品,三大贡木之一。大红酸枝成材需百年以上,结构细密,纹理多变,导管较直、明显,性坚质重,富含油脂,有微弱酸香气。其木质和颜色与紫檀类似,年轮纹都是直丝状,棕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常掺有青色,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但经打磨后也难有海南黄花梨的光泽,且在打磨时有股刺鼻的酸辣味,味道持久而浓烈,久闻令人难以忍受。

曾见有人将红酸枝家具在阳光下暴晒,晒到发白,以此来冒充海南黄花梨老家具,加之有些红酸枝带有类似黄花梨老料的麦穗纹,就更容易以假乱真。需要注意的是,大红酸枝较黄花梨木质坚硬,花纹相对黄花梨直,花纹之间较为平行。红酸枝的心材呈暗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常带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深条纹。气味上也与海南黄花梨的清香味不同,红酸枝为酸香气,海南黄花梨则是中药味。

大叶黄花梨

大叶黄花梨学名为长叶鹊肾,又叫伯利兹黄檀,俗称还有金星黄花梨、印尼黄花梨、黄金黄花梨。印尼名Mabiwasa,语意为“比铁还坚硬的木头”,成材需百年以上。大叶黄花梨并不产于中国,其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等地区。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海拔高而气候多变,并伴生于金矿与铜矿矿脉上。

大叶黄花梨的主干较长,木材利用率较高。因其生长缓慢、木质坚实、花纹绚丽而与海南黄花梨较为相似,因此被木材商命名为“大叶黄花梨”,用来与海南黄花梨挂靠销售。大叶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的情况在市场上特别多见,甚至一些国内知名的家居厂商也用其替代海南黄花梨进行销售。

大叶黄花梨在切割时有微弱的清香,成品后几乎闻不到香味。而海南黄花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降香”味道,切割时味道浓郁,成品后通常也有较淡的清香。大叶黄花梨密度较海南黄花梨大,可沉水,而海南黄花梨多数都不沉水。在纹理方面,大叶黄花梨纹理呈现“锯齿状”甚至“鸡翅状”,花纹杂乱不流畅。海南黄花梨纹理细密,花纹清晰不凌乱。

巴里黄檀

中国北方也有称巴里黄檀为“老红木”的,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定为“红酸枝”类,为豆科檀属木材。新切面也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中文学名巴里黄檀,别称花枝、紫酸枝(柬埔寨红酸枝)。结构细而均匀,材质重,硬度中等。这类木材边材呈灰白至灰褐色,宽2~3 cm;心材显现玫瑰黄色、红褐色、灰紫褐色,常有宽窄不等的黑色或紫黄色带状条纹。木材为散孔材,纵剖面上管孔不甚明显,生长轮略明显。这种木材表面具有光泽,新切面微有酸香气,久则无特殊气味,划痕不明显。与海南黄花梨相比,巴里黄檀木质较糙,常显现出类似于鸡翅木的纹理。

可可菠萝

可可菠萝学名微凹黄檀,拉丁名为Dalbergia retusa,商品名为cocobollo,俗称可可波罗,属于《红木》国标中五属八类黄檀属下的一种植物。它们是中等大小的树,可以生长高达20-25米。它们主要生长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及巴拿马。

微凹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类,是二级濒危保护树种。因其主要产于离中国较远的中美洲,因此近几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据木材进口商介绍微凹黄檀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04年,之前我国历史上无使用此种木材的记载,人们对这种木材的认知度较低,故目前市场上一些商家出于宣传考虑将其命名为“小叶红酸枝”以便推广。木材中的“大叶儿”、“小叶儿”之分一直是木材商浑水摸鱼的惯用伎俩,例如“大叶黄花梨”、“大叶降真香”等等,都是与名贵木材挂靠来混淆视听的,严重扰乱了市场环境。最严重的莫过于“大叶紫檀”之名(学名卢氏黑黄檀)的出现,硬是逼着真正的紫檀改名为“小叶紫檀”以便在名称上与这个李鬼进行更明显的区分。

微凹黄檀心材呈橙色或红褐色,有深色不规则的花纹。不使用的边材呈奶黄色,与心材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砍伐后的心材,时间越久,心材变色则越明显。微凹黄檀生长轮明显。心材新切面暗红褐、桔红褐至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管孔在肉眼下可见至明显,新切面气味辛辣,结构细,弦切面花纹较直。

白酸枝

白酸枝的学名为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 Gamble.),又俗称缅甸酸枝,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类,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商品名为Burmatulip wood,chingchan, tamalan ,原有“奥利黄檀”、“花黄檀”、“差紫黄檀”、“ 紫黄檀”、“榄色黄檀”之称。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等低海拔混交林中。

白酸枝性质与红酸枝多有接近。但颜色较淡,后期也不容易变深。要区别海南黄花梨和白酸枝。首先要看花纹,白酸枝一般有明显的鸡翅纹,也就是类似鸡翅木的纹理,而黄花梨是没有鸡翅纹的。其次白酸枝没有黄花梨特有的“荧光感”,更没有在光线下像水波荡漾般的质感。一般而言,掌握上述两点就可以鉴别出白酸枝和海南黄花梨。

缅甸花梨(大果紫檀)

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又称香花梨。有一种淡淡的檀香味,但并不张扬。材质硬重,密度高。花纹较为清晰,结构细而匀,颜色偏红,木纹呈淡红色,整体颜色呈肉色。主要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是我国《红木》国家标准中5属8类33木种之一的紫檀属花梨木类,就价格而言,这些木材与海南黄花梨相差数百倍。近年来受国际公约和东南亚各国对木材出口加强管控的影响,紫檀、红酸枝等高端红木原材料已很难进入国内。2013年,业内曾疯传缅甸政府将停止缅甸花梨原木出口,今后只允许出口木材制品。因此被一些人称为“红酸枝最佳替代者”的缅甸花梨价格在市场上开始逐步上涨。同属、同类中的刺猬紫檀、鸟足紫檀由于并不被大众所知,所以也有木材商把它们与缅甸花梨混淆出售。

缅甸花梨和海南黄花梨的差别在于缅甸花梨的油性很差,纹路也比较散淡,颜色较海黄浅。但是个别比较极品的纹路却和海黄很像,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用缅甸花梨的瘿子(瘤疤)料来冒充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瘿子料的情况。

国王木

国王木不是一种树种名称,而是一类多为王室贵族所使用的木材树种的统称,包括赛州黄檀、蜜花黄檀、马达贝壳杉、婆罗洲贝壳杉、芩叶斑纹漆、烈味斑纹漆。国王木颜色艳丽,色泽饱满,花纹美观,是制作高档家具和雕刻品的优质材料。在我国常见的国王木学名为赛州黄檀,在植物分类学中隶属于豆科、黄檀属。赛州黄檀料质细密、花纹粗犷,用于镶嵌细木工、小型工具柄、乐器和木雕等,因黑色直纹明显,弦切面宜作吉他背板与侧板,非常华丽,在高档乐器店中经常可以见到。

墨西哥黄花梨

墨西哥黄花梨又名黄金檀,是紫草科破布木属的三出破布木,产地在墨西哥南部,不属红木范畴。这种木材材质重硬,纹理美观,是近年来才进入我国木材市场的一个品种。

墨西哥黄花梨皮质呈开散状,韧性很强、边皮是米黄色,一般的边材厚度为3-4厘米;目前进入国内的主要是以原木为主,长约1.5-3米,直径一般为20-50厘米;阴干的密度为0.9-0.95之间(绝大多数不会沉水),新料板料呈黄色、带黑褐色肋纹;一般2-3天后表面一层会氧化成黑褐色,如果要保持黄色底纹,在做好成品后就要上蜡;关于气味,开料时有些类似于胡椒的呛味,不过因人而异。

花梨藤

花梨藤又名老挝花梨藤、树香木,是一种藤类植物,主产于老挝、缅甸,有花纹,外形与紫檀柳枝料相近,料质较糙,更似越南黄花梨,有些花纹甚至也可与海南黄花梨相媲美。市场上多有用于冒充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的,但受到原料直径的限制,通常只能制作成手珠来进行冒充。花梨藤料导管普遍粗大明显,花纹模糊有脏乱感,气味清香,但不及海南黄花梨的中药味明显,经打磨也毫无海南黄花梨的温润感。

越南黄花梨(以下配图皆为越南黄花梨)

越南黄花梨原称“东京黄檀”,这个名字来源于18世纪法国殖民越南时期。为了建造房屋及家具,当时法国的官员和天主教徒在当地大量砍伐这种树木,并将其命名为“东京黄檀”。

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海南黄花梨踪影难觅,大部分人都认为已经绝迹,开始寻找其替代品。“东京黄檀”由于颜色、纹理与海南黄花梨相近,便作为海南黄花梨的替代品进口,引入“红木”市场,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由于这种木材大多产于越南,商家销售时为了挂靠海南黄花梨,便将其名称包装成“越南黄花梨”,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导致越南黄花梨的价格一路飙升。

由于从清末开始生长的海南黄花梨已基本成材,2000年后有人送样给权威专家进行鉴定,得到确认。打破了“海南黄花梨已绝迹”的说法。“海黄”重回旧势,身价倍增。市场慢慢形成了“海黄”、“越黄”二分天下的局面。随着人们对海南黄花梨的喜爱和追捧,致使其又被过度砍伐,加之产地的局限性。商家再次大肆宣扬海南黄花梨确已“绝迹”。以至于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海南黄花梨已经灭绝,根本找不到了。

如果从植物学角度分析“海黄”和“越黄”结构的话,其结果恐怕并不能准确区分出这两种木材。权威的中国林科院经过鉴定目前也只能告诉你,它们都是香枝木而已。但实际上越南黄花梨是不属于香枝木类的,这很有趣。

有人说这两种树木本是同种,只是因为生长地域不同。虽然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但是其所说的环境因素是存在的。即便是海南黄花梨,也会因为生长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其外观、质地的差异。越南黄花梨从质感、颜色、纹理等方面与海南黄花梨颇为相似,难以分辨。这一难题始终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众说纷纭,无章可循。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辨别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料质:

海南黄花梨:质感细密,比重不大,干料通常不沉水。料质温润,精细打磨后有如萤火虫般的磷光。触感顺滑是它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其它木材所不具备的,是判断海南黄花梨时的重要依据。

越南黄花梨:料质粗糙,导管明显。但在“越北”料中,也有料质较为细密的。很多朋友都说越南黄花梨木质粗软。而实际情况并非全部如此,越南北部的黄花梨中也有不少质地优良、棕眼细密的,沉水自然也不在话下,甚至超过不少海南黄花梨。

2.颜色

海南黄花梨之所以在明代受到文人雅士的挚爱,主要是因为其颜色及花纹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具体说就是一个字:“雅”,既不喧闹也不会过分沉寂,灵动中透着稳重,高雅中透着轻盈。海南黄花梨的颜色要比越南黄花梨的颜色稍显沉稳,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却要活跃的多。

海南黄花梨:整体颜色多数为暗红色或黄中带红,淡黄,部分为紫色蓝底,底色干净,黑色素分布呈花纹状清晰流畅。

越南黄花梨:整体颜色偏于橙黄色,常有青色掺杂其中。底色通常较脏,黑色素分布散乱,分散时就像发了霉,黑霉点特征明显,给人以脏乱感。有时也比较集中,就像局部涂抹了黑机油。在海南黄花梨中极少有黑莓点特征出现,但出现时通常为暗红底色的老料,底色不脏。

其实海南黄花梨无论是新料还是老料中,底色黄色和暗红色皆有之。但由于市场上以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买错,我建议没有经验的新人尽量挑选暗红色底色的,因为在越南黄花梨中较少有底色暗红的情况。

3.花纹:

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也是组成其“雅”的一部分。虽然花纹无规律可言,但却绝不凌乱,墨线呈纯黑色且清晰,颜色反差较小。花纹如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越南黄花梨花纹相对海南黄花梨的“雅”来讲,更为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色差相对较大。给人一种鲜艳亮丽的感觉。但是这种辨别方法并不绝对,不能作为鉴定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综合判断的依据之一。

海南黄花梨:色泽均匀,花纹清晰舒展,流畅。视感极好,老料常见麦穗纹(导管形成)。

越南黄花梨:花纹通常不流畅 。“越北”料料质较为细密,花纹模糊,无规律,常见青色掺入其中,花纹也常有被阻断的现象。

4.气味:

海南黄花梨:在进行切割、打磨的过程中,会有更明显的药材香味。

越南黄花梨:在经过高温后,产生的气味辛香、辛辣、臭、味道刺鼻。

若通过气味进行分辨,最直接的方法是刮取少许木屑,用火点燃或用电子香炉熏烤后闭目凝神。在宁静的氛围中慢慢体味木屑燃烧或经烘烤后散发出的香气。带有沁人心脾的中药香的,就是海南黄花梨。注意不要去直接闻烟,那只能是呛人的木头味。如果不方便刮取木屑,还可以通过摩擦来增加温度而使气味散发。黄花梨的手珠在打磨加工后通常都会上蜡,所以成品几乎闻不到木香。

在实践中,如发现有料质粗糙、花纹不畅、黑霉点儿分布明显并掺杂有青色,底色有脏乱感的,基本可断定为越南黄花梨或不属于黄花梨。但自然的产物千变万化,也有可能出现错位。不过对于缺乏经验的新人,我建议本着宁可错过也不要买错的原则,综合以上特征来降低买到越黄的风险,何况那些不开门儿(特征不明显)的海南黄花梨往往也不具备收藏价值。

这里我觉得很有必要再强调海南黄花梨的重要特征,也是已知的其它任何木材都不能具备的,就是海南黄花梨的温润感,虽然要掌握这一要领是需要一定实战经验的,但我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通过接触去了解和感受这一重要特征。

▲文章授权发布,欢迎喜欢本文章的朋友转发收藏订阅小编文章。

▲关注工厂公众号 :1981811249 【或直接搜索】

▲请推荐给身边的藏友,您的分享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1.《海南黄花梨的鉴别,教你如何辨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海南黄花梨的鉴别,教你如何辨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