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腓尼基语是一种闪含语系的语言,词根由辅音组成,很稳定,而元音需要随着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而变化,本族人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就知道该在什么地方插入什么样的元音。所以,腓尼基人创造的拼音文字只表辅音,不表元音,人们把它称之为辅音文字。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共有22个字母符号,都只表示辅音,书写顺序自右至左。 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下面就是22个腓尼基字母: 这种字母随着腓尼基人海上贸易的发展而四处传播: 向东,演变为阿拉玛字母系统和印度字母系统; 向南,演变为撒巴字母系统; 向西,演变为希腊字母系统。 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三种字母中以希腊字母影响最大。希腊语不同于腓尼基语,词根中兼有辅音和元音,因而在借用腓尼基文字来拼写希腊语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 创制了一些能表元音的字母。这样,字母中兼表辅音和元音的拼音文字就诞生了。 书写顺序由自右到左改为自左到右,方便了书写。 将字母外形改造成简洁的几何形体,既美观明确,又便于使用。 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希腊字母系统有很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字母系统和斯拉夫字母系统。 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和阿拉伯字母是当今世界上通行最广的三种字母。 拉丁字母继承和发扬了希腊字母的形体上的优点,并加以适当的改进,使字体简单清楚,笔势匀称美观,便于连写,因而后来广为传播,成为创制拼音文字的字体楷模。英、法、德、意、西、葡等印欧系语言的文字系统都采用拉丁字母,汉语的拼音方案也采用拉丁字母。 希腊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拉丁字母大写 斯拉夫字母大写 阿拉伯字母 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腓尼基人的拼音文字是在已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也就是在别的文字系统的基础上创造的,与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字、我国的汉字等独立形成的自源文字体系不同,因而是借源文字。 在现在已知的文字体系中,所有的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而借源文字都是拼音文字。 古腓尼基字母文字 在比布鲁斯发现的阿希拉姆墓碑上的古腓尼基字母文字 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字母 在美沙王碑上的古腓尼基字母文字 10世纪的阿拉伯文字 第三节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一、文字的创制 二、文字改革的类型和汉字改革 一、文字的创制 “文字的创制”的含义 非洲一些新兴国家的文字创制工作 新中国的文字创制工作 文字的创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字的创制”的含义 文字的创制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非洲一些新兴国家的文字创制工作 由于殖民统治留下的后遗症,非洲的一些新兴国家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即使独立以后也不得不在行政、司法、教育等领域仍然使用过去宗主国的语言、文字,这不仅有损民族尊严,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阻碍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于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和语言学家纷纷为取得官方语言地位的民族语言创制了文字,可是很难真正推广使用。 新中国的文字创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致力于为境内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语言学家先后为侗、苗、瑶、佤、哈尼、傈僳、纳西等十几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其中佤族和傈僳族的文字一直在使用,而其他一些民族由于人口不多,且同汉族杂居,很多人既会说本民族语,又会说汉语——汉语往往又是几个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所以在使用了很短一个时期新创制的拼音文字以后就渐渐抛弃不用了,而改用汉字。 文字的创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先要解决以哪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的问题。一般的原则是要首先考虑人口数量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该方言在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是否占优势,需要综合衡量。 2. 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并思考其中的原因,那就是有相当数量的新创制的文字往往很快地夭折,被人们所抛弃,没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文字的创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许多政府机构或语言学家往往将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看做是一种慈善之举,所以也就很容易忽略倾听本民族人士的意见。而一种新创制的文字是否具有生命力,能否推广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使用这种文字的人民群众。 二、文字改革的类型和汉字改革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分为下列三种方式:正字法的改革、字符类型的改革、文字类型的改革。 正字法的改革 正字法的改革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如1956年我国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国、法国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等。这种改革由于涉及面不广,对整个文字系统也无影响,所以比较容易推广。 字符类型的改革 字符类型的改革是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例如将一种表音文字更换为另一种表音文字。 最有名的例子是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了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字符类型改变了,而文字类型没有变,阿拉伯文字是表音文字,拉丁字母也是表音文字。 又如13世纪越南进行文字改革,用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字喃”代替原来使用的汉字,字符类型改变了,而文字类型也没变,汉字是意音文字,字喃也是意音文字。字符类型的改革在难度上要大于正字法的改革。 文字类型的改革 文字类型的改革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例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 如公元7世纪,日本进行文字改革,用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假名”代替原来使用的汉字,汉字是意音文字,假名是表音文字,文字类型改变了。 朝鲜15世纪进行的用在汉字笔画基础上创制的表音文字“谚文”代替汉字的文字改革。 越南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以采用拉丁字母的越南拼音文字代替原来采用的意音文字“字喃“的文字改革。 文字类型的改革是文字改革中难度最大的一种。 汉字改革 汉字如何改革,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慎重处理的事情。 19世纪末有人提出过各种方案,要求实现拼音化。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过“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195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26个字母代表汉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并有4组双字母表示3个声母和1个韵尾辅音。这套拼音方案,只是用来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或者转写外语人名、地名,等等,而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 汉字改革 从1956年又开始实施汉字简化,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体字,后来定下484个字;还规定了54个简化偏旁。1964年类推为2236个简体字。但是,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正式印刷品中仍通行繁体字;浩瀚的古文献中用的都是繁体字。 汉字改革 关于汉字的改革能否进行体系上的改革,实现拼音化,有不同的意见。 叶、徐教材持否定的意见,理由是: 1.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体系,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同音语素的识别、拼写上的连写等问题……,暂时无法解决。 2.与音位文字相比,汉字可以跨时间、跨地域,沟通古今和地域之间的差异,而拼音文字则只与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贯穿古今、沟通方言。 3.从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来看,废除汉字是难以行得通的。 汉字改革 也有主张向着拼音化方向发展的。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主张:“汉字不走拼音化道路,只有亡国!”主张拼音化的观点,主要是从强调汉字的缺点着眼的。 首先,汉字不能标记汉语的语音。 其次,汉字形、音、义三个方面很不统一,同形异音、同音异义,或者同音同义而异形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存在许多异读字、异体字和假借字。加之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学、难记、难认、难写可客观事实。 汉字改革 再次,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来看,汉字实行改革,也是可能的。 文字是标记语言的符号体系,是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对它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不会影响社会交际。 文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语言的制约,但是,具体的语言体系和具体的文字体系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说,并不是某种语言注定非用某种文字不可; 文字有很强的人为性。某种文字体系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经过人们的创制、整理和改进,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创制或改革文字。 第四节 书面语 一、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一、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本节所讲“书面语”是一个语言问题,而不是文字问题。是语言的变异、即“功能变异”问题。切勿将书面语同文字问题混为一谈。 主要把握两点:联系和区别。 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 二者有共同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1. 口语是“耳治、口治”的,而书面语是“手治、目治”的,即前者是说的和听的,而后者是写的和看的。 2. 口语可以在说话时用速度的变化、语调的变化、身势动作的伴随及说话时的背景来辅助交流,因而较之书面语,用词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简单,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等现象;而书面语由于不具备上述条件,只能通过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等来表达思想。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3.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由于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中的作用和条件不同,书面语的变化要比口语慢得多。口语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书面语并不即时地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固性。 典型的例子是汉语的口语和文言。文言是汉语的书面语言,在其产生时是与口语一致的,是对口语的记录,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口语变了,文言并没有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文言严重地脱离口语,直至 五四 前后才被反映口语的白话文所代替。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略 注意: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正如语音是体现口语的物质形式一样。所以文字和书面语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面语。我们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就是指汉语有历史悠久的书面记载。 文字的发展过程 表意文字是古代意音文字的基础。但只靠表意字不可能完整而全面地记录语言,因为很多抽象的词和虚词是不可能通过表意字来记录的,表音字的出现以及由表音字和表意字的结合而形成的意音字解决了这个困难。因此,在表意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表音字是文字能够完整而全面地记录语言的关键一步,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 文字的发展过程 表音字的出现使形声字成为可能,大大丰富了字的数量。形声字细分起来有两种情况。 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一个纯表音的字,这是表意的形旁先出现而表音的声旁后出现。 表音的假借字先出现,表意的形旁后出现。比如“其”,本来指簸箕,后来假借为代词,为加以区别,人们在簸箕的“其”上加上象形表意的竹字头,形成另一个形声字“箕” 。 文字的发展过程 意音文字的造字方式包括表意字、表音字和表音表意相结合的形声字,无论是表意、表音还是意音结合,记录的都是语言中的语素或词。 文字的发展过程 文字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完全表音化。语言中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几十个。由音位组合而成的音节,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能用适当的形体只记录语言中的音,就可以大大简化文字体系。这就是拼音文字。 文字的发展过程 拼音文字可以分成两种: 记录语言中音节的拼音文字就是音节文字,原则是一个字母记录一个音节。 记录语言中音位的拼音文字就是音位文字,原则是一个字母记录一个音位。 文字的发展过程 如果一种语言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音节数量也比较少,并且语素的语音形式在长度上很少小于音节,那就比较适合用音节文字。书写日语的假名就是音节文字。 如果一种语言的音节结构比较复杂,语素的语音形式又往往可以只是一个音位,这时候使用音位文字就比较方便。即使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也可以用音位文字。音位文字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 文字的发展过程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文字造字方式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 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音字→意音字 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 记事图画→意音文字体系→纯表音文字体系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从根本上说,造字方式只有表意和表音两种,意音文字不过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 同样,从根本上说,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只有两种,意音文字和纯表音文字。而能够完整记录语言的纯表意文字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不可象形会意的语素或词。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意音文字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汉字就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如“鹅”,左边表音,右边表意。 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可分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种类型,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例如英文,用26个拉丁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是音位文字;日文用假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属于音节文字。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本质区别在于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差异。 1. 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节或音位。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都相同。 如英语的book,代表了“书”和“预定”两个词,由于这两个词的语音形式相同,都写成相同的字。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2. 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言的语音,还要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形体区别开来。 如“长、常、场、尝、肠、偿”等不同的语素或词,尽管语音形式相同,但通常不把它们写成相同的字,而是要保留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以便说明它们是不同的语素或词,所以意音文字的字数很多。 三、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发生学分类把文字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两种。 自己独立地形成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而借用其他的文字体系,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文字体系,称为借源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自源文字,如我国的汉字;腓尼基文字是在已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是借源文字。 三、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主要有:古埃及的圣书字、古苏美尔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和我国的汉字。它们都是自源文字,其特点都是意音文字体系。 除了汉字外,其他三种文字体系都已消亡。这些文字体系虽然已经消亡,但在借源文字中还留有它们的痕迹,在文字的发展史上仍有它们不可磨灭的贡献。 1.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苏美尔人居住在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他们就发明了一种文字,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食物的词语,用假借的“形声字”记录多音节的人名的读音,用刻画表示数字。这种文字就是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后来他们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文字,由于压印出来的字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称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 苏美尔楔形文字 苏美尔图形文字 亚述时期在圆形印章上刻的楔形文字 用三种语言书写楔形文字 上:古波斯语 中:阿拉米语 下:新巴比伦语 玛雅文石碑 玛雅文抄本 1. 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随着外族的入侵和本身的扩散传播,楔形文字曾先后被阿迦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使用过,到了公元前2000年以后,随着两河流域古文明的消亡而被埋入地下,无人知晓达数千年。直到十八九世纪才得以逐渐重见天日。 2. 古埃及文字的情况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而且已经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化出不同的字体,有碑铭体、僧侣体、平民体。 碑铭体用于特别庄重的场合,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正体”。这是一种象形程度很高的文字符号,也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字了。 僧侣体也叫僧书字,是僧侣阶层平时使用的文字,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草体”。 2. 古埃及文字的情况 平民体也叫民书字,是公元前7世纪出现的一种由僧侣体简化而成的字体,是老百姓使用的文字,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俗体”。 这三种字体仅仅是书写形式的不同,文字的性质和功能并没有什么不同。 古埃及文字——碑铭体 古埃及文字—— 碑铭体 古埃及文字——僧侣体 古埃及文字——大众体 古埃及抄写人的工作图 3. 腓尼基人的辅音文字及其支脉 公元前一千多年,处于两大文化中心之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区居住着一支闪美特人,也就是腓尼基人。他们从事海上贸易,迫切需要有一种文字进行通信和记账之类的事情。他们自己没有文字,于是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就借用古埃及的圣书字,并在使用过程中放弃表意字符,只采用表音字符,于是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意音文字体系的表音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另一方面,文字的形体和语言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的特点要制约文字的特点。但是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件事情,用什么形体记录语言,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同一种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如属于突厥语族的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都是同一语族的语言,但使用不同的文字。 有的语言在同一时期使用两种文字,如塞尔维亚文有拉丁文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两种拼法。 不同的语言又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西班牙语都采用拉丁字母。 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是与拼音文字比较而言的。 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一个符号的语音面貌,人们基本上按字母的拼法就能读出音来。比如英语ph读[f],elephant、photo、philosophy。 而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相联系,读音可以不同,但字形却不变。 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汉字的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 1. 汉字形体的跨时代性。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拿《广韵》系统的语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相比较,差异就很大,但字形却没有改变。 2. 汉字形体的跨地域性。同一个汉字,形体一样,各地的人都认识,但读音却并不一样。 四、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出现比语言的出现要晚得多。世界上现有的文字不过几千年的历史,但语言的出现相当早。语言和人类一样古老,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 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上是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过程。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的,所以人们说话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了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发明了文字,使语言除了说和听的形式以外,又增加了一种写和看的形式。 四、文字的作用 1. 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职能。 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一来,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也可以通过文字写成的文本相互交际。 四、文字的作用 2. 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的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文字的出现为记录人类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如果说语言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的本能生活方式,那么文字则使人类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 四、文字的作用 3.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有了文字,人类不仅通过表音符号思维,而且可以通过表形表意文字思维。文字使思维有了表象。设想不用文字符号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方程运算是多么困难。 四、文字的作用 文明社会靠口语和文字文本来交流和传承文化,原始社会仅仅靠口语来交流和传承文化。文字的出现,人类不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非洲猿人取得了人类祖先的地位。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文字的起源 二、文字的发展 三、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 一、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语言学家专门为某一语言制定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是拼音文字。 文字的另一种创造过程是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学知识的前提下自发地形成的。 文字的起源指的是文字的后一种创造过程。 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法: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 1. 实物记事 实物记事就是用一些实物表示某些事物或意义。实物记事最常见的办法是结绳和刻木。 古代秘鲁的印第安人的结绳方法:在一条主绳上,相隔一定距离结上不同颜色的细绳。各种颜色都有含义,比如红色表示火,黄色表示金,白色表示银,绿色表示谷物。一个单结表示10,两个单结是20,一个双结表示100,两个双结表示200,等等。 1. 实物记事 在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还保留着结绳的方法,如: 独龙族出门远行时,用结绳计算日子,每打一个结算一天。 黔东南苗族曾用黄豆记工分,一例黄豆代表一个工分。木条上拴着辣椒传送出去表示“事情紧急”。 1. 实物记事 刻木是在木头上刻上各种花纹或图案,也包括在器物上刻花纹或图案。现在没有文字的民族有的还使用这种方法。 云南陇川县的景颇族有一种以实物代替信息的习惯。假如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他就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柴梗、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代表炽烈的爱,火柴梗表示男方态度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女方收到此信,如果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果不同意,便在原物上附加火炭,表示反感。如果还要考虑,便加上奶浆菜。 2.图画记事 图画记事是通过图画来记录各种事件,表达各种思想。 这种方式和现代人看到的各种绘画作品中表达事件和思想的方式是一样的。近代一些落后的部族也曾用图画来记事和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表示拿蛋,2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3表示风,4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左边7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7次,3条横线表示3次负伤;右边9条横线表示经过9次战役,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被人用斧子砍死。 北美七个印第安部落请愿书 上图是1849年,美国境内印第安人奥杰布华族的七个部落曾联名给美国总统写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归还他们在苏必利尔湖上的捕鱼权。请愿书中画的各种鸟兽动物是七个部落的图腾,分别代表这七个部落。为首的部落居于盟主地位,盟主的心和眼同其他六个部落的心和眼分别用线条相连,表示他们同心同德。另一根线把盟主的眼和后面的湖泊连起来,表示他们的共同要求。请愿书上还画出了湖泊的大致位置,在大道和岔道之间。 一、文字的起源 和实物记事相比,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实物记事通常记录的是事物,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较方便地记录事件的过程。 实物记事和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联系,图画记事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而且图形的排列顺序和语言中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一致,图画就成了真正的文字。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 二、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一是语言记录文字的完备程度,一是造字的方法。 从造字的完备程度看,早期源于图画的文字是原始文字,它不能够全面完整地记录语言。原始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成为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的科学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的发展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文字的发展过程 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每一个图画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有一个固定的读音。这样的图画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 2. 每一个图形可以重复使用并保持意义不变。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图形和词的一一对应。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3. 图画中有些图形或记号是纯粹表音的,因为语言中的有些语素或词是没有图形可画,如否定词、各种虚词、大部分副词、好些抽象名词和动词都不好通过图画来表示。 4. 图画的排列顺序和语言中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相同。这样的图画才能真正记录语言中的句子。 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当文字具备了上述4个条件,才能完整地、全面地记录一种语言,使原始文字发展为独立的、科学的文字体系。 汉字大概在商代后期就已经成为能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文字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记事图画发展成今天许多民族的完整文字,中间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 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发展经历了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三个阶段。 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下面结合造字的方法来看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 文字的发展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象形的表意字,可以分成象形字和会意字两种。 第二个阶段是表音字的出现。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成的表意字尽管可以通过形体知道它所表示的意义,但是有两个弱点: 一是这种由形知义的过程往往不是很准确的,有时候人们不一定知道象形字和表意字代表的是哪一个语素或词。 二是语言中有很多虚词和意义抽象的词是很难象形会意的。 文字的发展过程 表意字必须和语言中的语素、词等对应,有明确的读音,才能真正表达语言中的单位。 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当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后,就可以借用同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词,比如用像鸟形的“隹”来记录语气词“唯”。这就出现了单纯的表音字,中国传统文字学把这样的表音字称为假借字。 文字的发展过程 假借字都是由早期的表意字转变过来的,如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苏美尔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中国古代的汉字、中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和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彝文,都能证明这一点。 单纯的表音字或假借字的出现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字可以通过声音直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不必依赖表意。这是文字早期的的一种表音方法,是形成独立文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造字方法。 文字的发展过程 假借方法的运用使一个字可以代表几个同音的或音近的字,因而在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字。为了避免混淆,人们还就在同音字的旁边加注表示意义类别的标志,即通常所说的“形旁”或“意符”。另一方面,为了区别表意字,也可以在它的旁边加注音同或音近的字,即一般所说的“声旁”或“声符”。这样,语言中就出现了把表音和表意结合起来的字,产生了形声字。这种类型的文字体系一般称之为意音文字。 文字的发展过程 文字发展到这一步,形成了3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1.表意字。可以通过形体大致知道所表示的意义。 2.单纯表音字。直接借用现成的表意字的读音记录语素或词,不可以通过字形推断意义。 3.形声字。字形中有一部分是表示义类的,可以通过形体推断义类,另一部分是表音的,不可以通过字形推断义类。 文字的发展过程 表意字、单纯表音字、形声字这3种不同类型的字形共同构成了意音文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而又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苏美尔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和中国古代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中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和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彝文也是意音文字。 “ ” “ ” 第五章 文 字 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正确理解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了解文字起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 正确认识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教学目的要求: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起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目录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节 书 面 语 第三节 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 一、什么是文字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三、汉字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 四、文字的作用 一、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首先,文字是一种书写符号。 人类用来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符号有很多,如: 街头指挥交通用的红绿灯 海上舰船联系用的灯语、旗语 聋哑人用的手势语等 均非书写符号 一、什么是文字 其次,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人类用来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书写符号也不仅文字一种,如: 电报代码 生物学中的“雌性符号”和“雄性符号” 以上均不是用来书写语言的,因此不是文字。 —— 文字符号的符号 —— 生物学符号 一、什么是文字 再其次,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 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联系的符号,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一个由一定数量的文字符号按照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构成的系统。 一、什么是文字 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符号系统。例如: 汉字系统包括笔画、笔顺、偏旁、偏旁的组合规则、标点等。 英文等拼音文字系统包括字母、字母的排列顺序、拼写规则、标点等。 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所以文字同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语言是基础,是第一性的;而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第二性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文字的历史比语言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可以存在没有文字的语言,但是绝不可能有没有语言作为基础的文字。今天仍可见到语言已逝而文字犹存的现象,如中国的西夏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等。 文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某种语言已经完全死亡了,但记录它的文字还存在,比如英语中的etc、e.g.、AM、PM等等都是拉丁语留下的痕迹。有的文字甚至对记录别的语言产生作用,如汉字于之于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等。 文字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 比如汉字,长期以来停留在方块字阶段,这与汉语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汉语的特点: 结构特点:词序和虚词作为语法手段,缺乏词形变化,因而词后面没有词尾,也就不可能产生带词尾的文字。 语音特点: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这就有利于保持一词一形的书写体系。 “ ” “ ”

“原创力文档”前称为“文档投稿赚钱网”,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成交的100%】。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3005833200 电话:19940600175 欢迎举报,上传者QQ群:784321556


1.《布鲁斯印章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五章文字性质·起源·发展和改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布鲁斯印章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五章文字性质·起源·发展和改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6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