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初中《语文》第1册 人教2001年版

作者简介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

1920年6月,魏巍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并上了简易师范。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到延安军政大学学习,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除散失的诗作外,都编入了诗集《黎明风景》。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1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魏巍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课文《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集》。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徒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1959年,此文收入作者的散文集《春天漫笔》,后又收入《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原文近四千字。作者在原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小学的三位教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和蔼的蔡老师和严厉粗暴的宋老师,抒写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对柴老师、宋老师的畏惧。对比之中,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对于教师这种崇高的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正如魏巍所说:“假如没有这样的心,那么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成了空的。那些改进方法,对党负责,编制教案,如此等等也就成为形式!”

课文节选了以蔡老师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那一部分。写作此文时,魏巍已经和蔡老师分别20多年了,但是,蔡老师温柔美丽的形象、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那颗慈母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作者的心灵,作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老师。作者说他在动笔之前,确实又回到了他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他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遨游。那段生活已成为他“永远珍藏在记忆中”的“珍宝”。尤其是写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他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写的是真情实感,作者要写出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他说:“在我想起他们的时候,也不免回想起我自己——当时一个孩子的一些甘苦。而这些甘苦,却未必是他们能够知道的。因为这些是存留在距成人很近又很遥远的另外一个世界。”

来源:中国之声

1.《《我的老师》(魏巍)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的老师》(魏巍)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