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做采访,要么面谈,要么打电话,要么微信语音,像跟孔雁这样微信视频的,还是头一回。

晚上七点,孔雁结束在中间剧场的排练后回到二环内雍和宫后面的家,打开了跟我们的视频,“我再吃两口小菜,别介意哈。”

“不介意,我们熟嘛。”

整个视频的过程之中,孔雁都是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她可以凑在手机镜头前看看视频中的自己,然后感慨一句,“最近北京太阳挺大,你看我没擦防晒霜,都晒黑了。”

《空中花园谋杀案》剧照

大长腿,大高个,台词味儿很正,讲一口非常完美、有质感的女中音,不尖锐,很温厚,在舞台上是那个你一眼就能记住的人。许多人以为她是一个标准的北京大妞,可她却是一个100%的上海人。

好戏跟孔雁算是老朋友,两年前跟采了她一整天的生活,写了《一位戏剧女演员的一天》,当时她回到上海演《空中花园谋杀案》。

孟京辉导演器重她,在“空花”里,还把一个过气女明星的角色命名为“孔艳艳”,有趣的是,这个角色始终不是她自己演的。

在北京13年的时间里,除去上学的4年,孔雁有7年的时间都是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度过的。有观众卯着她的场次,“有孔雁的戏我就看”。

孔雁那组的戏最多,除了《空花》之外,还有《琥珀》、《枪、谎言与玫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罗密欧与朱丽叶》、《初恋》。其中的《空花》演了六七百场。

她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演的最后一部戏是《左轮手枪》,演出几场之后,在2016年8月,她选择了离开,辞职后她立马去了爱丁堡艺术节,然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

孔雁拍摄的爱丁堡国王剧院

在离开工作室后的一段时间,孔雁一度陷入了焦虑,从之前那种紧张有序的生活状态之中脱离,很难很快适应一种自由的状态,“我朋友就跟我讲,这就是gap嘛,我之前也有给自己打预防针,所以慢慢也就过来。”

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孔雁参演的第一部戏是赖声川的《如梦之梦》。印象当中,和这两位大导演都合作过的演员,还真没第二个。

她能够演《空花》这样的音乐剧,还能在《如梦之梦》中唱上一段,她自己也经常在“唱吧”录一些自己唱的歌。

孔雁最近在北京刚刚搬了家,住进了平房,视频中偶尔还能听到她家邻居扯着嗓子说话的声音。孔雁是这么说的,“北京CBD再繁华,能有上海的好吗?可是这胡同,上海可没有!缺什么补什么。”

从2004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起,上海人孔雁已在北京待了13年,“我能保持上海的十里洋场的感觉,北京则让我不要那么狭隘,让我整个人都能够放松下来,张弛有度,活得糙一点。”

孔雁提到了在《如梦之梦》剧组演老年顾香兰的卢燕女士,“她祖籍是广东,出生在北京,又在上海长大,一口京味普通话讲完立马能换到粤语,还去好莱坞演电影,多棒,我就想要这种感觉。”

孔雁与卢燕女士合影

成为自由演员的孔雁“片约不断”,可她隔不了多久的第二个作品又是一部话剧,与李嘉龙共同主演的当代剧作《呼吸》。孔雁在戏里演一名到了生育年龄的女博士。

有媒体评价:“这是两人近年来最好的舞台作品。”

《呼吸》剧照

《呼吸》这个双人戏,讨论的是生育带来的种种焦虑,比如经济问题,比如环保问题。第一次看过剧本之后,孔雁就很喜欢。

“我觉得这个女性跟自己很像,给一个点,可以无限放大的那种,然后我们都会讨论问题的实质性。还有就是到了这个年龄,也该考虑孩子的一些事情了。但我觉得,物质上的满足不如作为父母的精神修养更重要。”

在《呼吸》的剧组,孔雁跟瑞士导演派里希的合作很愉快,每天的排练时间大概是4-5小时,“真正的以人为本,太尊重演员了。他会提前把自己的功课做好,第二天来是很有目的,很有效率,不会说第二天哪怕排不出也要把你一直耗在那里。”

孔雁跟导演合影

有一次排练的时候,孔雁问了导演一个问题,这个女博士到底是什么学科的女博士?

“我们中国演员很习惯这样一种设定,就是知道这个博士是学理的或者学文的,然后找一些小动作去贴合这个人物。可是我当时在台上的所有动作都是关于我本人的,我就说,可以根据导演需求去调整自己舞台上的一些动作,不然后面就很难改了。”

导演这样回答孔雁的疑问,“首先这问题挺好。我身边有不少高知朋友,可是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人啊,没什么不同。”

后来有一次舞台出了点问题,剧场总监满顶带来了一位学力学的博士帮忙,孔雁一看,确实没什么不一样啊。

“我觉得国外有一点很重要,你就是一个人。”于是,《呼吸》中的女主角,不再是大家想象中、脸谱化的女博士——戴着厚厚镜片眼镜不解风情的那种,而是一个有着孔雁个人特色的、活生生的人。

《呼吸》剧照

在结束北京场的演出后,《呼吸》的豆瓣评分是7.6分,孔雁偷偷看了一眼,说自己最喜欢上面的一条评论:“孔雁的好是让角色有了可爱的可能性。”

这几天孔雁为《呼吸》复排,她觉得自己还能提高,“我现在跟搭档李嘉龙更有默契了,化学反应更好了。这其实是我们俩第一次合作,最开始有点噶桑(上海话,夹生)。”

她反复夸赞自己的搭档李嘉龙:“呼吸的好,他占一大半。”

跟之前在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戏相比,《呼吸》是一个纯粹的文本戏,不再有孟氏美学的狂野和现代主义风格,更注重的是对一件事情的讨论。

“我觉得文本戏很过瘾,很爽,知道自己在台上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台上,以及可以从剧本之中探索自身的一些问题。随着我年龄越来越大,我不能一直演青春少女了,我也不再满足以前那种状态,我还是想要进步,想要突破。”

《呼吸》剧照

孔雁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职业者,问她有了选择权之后怎么挑戏,她先是嘴巴张成O形,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嘿嘿地笑,“还是想演剧本好的戏,想演国外编剧的剧本,然后跟国外的导演合作。”

再问她想演什么角色,她又嘿嘿一笑,“我想跟瑞恩·高斯林演床戏。”

说到高斯林,孔雁还提到了其他几位国外演员,“石头姐艾玛·斯通在14年的时候去百老汇演了《歌厅》。15年的时候我去看米歇尔·威廉姆斯演的《黑鸟》。嗯……我特别喜欢国外演员的作风,在演了电影、电视剧之后还会回到剧场。”

“我也希望国内的演员也能够这样,成名之后回到舞台上,像国外演员一样,这样对自己国家的戏剧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孔雁拍摄于《黑鸟》演出之前

前些年孔雁在国内,一直都是通过碟片看国外的戏剧作品。这几年孔雁去国外比较多,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她都有去。

“我一个感觉就是,人家是真的在演人。他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为什么这么演,台上就算同时出现米粉和牛排也有个为什么,而不是‘没什么为什么,我就喜欢这样’。”

2015年的时候,孔雁去百老汇看了sleep no more,也非常喜欢,“要是我能演就好了。有时候他们就会讲,噢这个是舞蹈演员,一紧张就会耸肩,噢这个是话剧演员,脚步比较松,脖子以下就不太对劲,我觉得还是要综合,我自己是想在肢体上有所提高。”

孔雁在纽约

对于演员这个工作的认知,孔雁这两年并没有改变太多,“要入世,也要出世,既要体会所有的悲喜,又要把它完全抛在台上。”

“演员一定要感性,要落地生活。大家都是科班出身,谁能比谁差呢?但是精准那个东西,那个打动人的东西,就是演员生活中自己带出来的。”

跟两年前一样,孔雁一直坚持着非常规律的作息,晚上十一二点一定要睡觉,除此之外还在一直保持运动健身的习惯,“身体很重要,我们这代都是独生子女,保持健康也是对家人负责。”

跟两年前不同的是,孔雁把英语捡了回来,一直在上英语课,“国外看戏哪有每场都有subtitle啊!”

孔雁刚运动完

孔雁之前一直想演电影,这件事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在演完《呼吸》之后,孔雁将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去英国拍部电影,不是商业片,可能也不会上到院线,讲的是一个有关归属感的故事。

“我觉得是一个挺好的学习机会。好多人总是说话剧演员就怎么怎么牛逼,从头演到尾不能停。但是在舞台上演戏,你觉得今天有点松有点水,然后明天还能再紧一点。”

“镜头前其实没有那么多机会,它是在有效的空间、时间内表演,它需要精准,也是遗憾的艺术。当然,我觉得好的话剧演员可以成为好的电影演员。”

在演员的职业之外,孔雁还尝试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开了个公众号,名字叫做“孔空空的蹦擦擦”。

“我想练练自己的笔头,我不想成为那种没深度没脑子的演员。而且如果有一天演不动了,我还是得有别的可能。”

在这个公众号里,孔雁分享自己演戏的日常,放了不少搬家装修的照片,还说自己喜欢听「蒋勋细说《红楼梦》」,然后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好的文学不给答案,不二分化,只是呈现。

或许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见自己是每一个人物。

好的文学不给答案,不二分化,只是呈现。

或许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见自己是每一个人物。

孔雁、李嘉龙合作的新戏《呼吸》将在5月3日-13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与大家见面,对于这部北京评论界一片叫好的新戏,我也很期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在好戏微店购票,享85折优惠。

一个我很喜欢的宣传片,请大家先睹为快:

推荐内容:点击以下图片即可阅读:

推荐内容:点击以下图片即可阅读:

对一切感到焦虑的我们,还好能够一起《呼吸》

1.《孔雁: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第九个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孔雁: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第九个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