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婚相册前言 1962年春,未满18周岁的我为了生存,从四川流浪到新疆,有幸被兵团农场收留 。 1967年春,正是震惊世界的十年动乱进行了8个月的时候,我探亲回到了故乡。与恋人相约在南充舅舅家会面之后,即以旅游的方式结婚了。在遂宁二姐家过了春节,大年初六就去了贵阳大哥家。在花溪公园游览时,见旁边有个照相馆,决定拍一张结婚照。当时,照相馆里非常冷清,除了值班的师傳别无他人。师傅是一位中年男子,见我留着一个大圆头的发型,就冲着我说:“你怎么还留着这样的头发?”他的话意谓着贵州这地方已将发型列为革命的目标了。看来,我的发型是不符合革命要求的。当师傅知道我刚从新疆来,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照相时,我坐在凳子上,让妻子站立在我身后的左边。师傅见状,叹了一口气,面带难色的说:“这是封资修的照相姿势,无产阶级的结婚照不能摆这个样子。”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封、资、修”是什么意思,当年,它就是对"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缩称,文革时期的常用词组。我不以为然地说:“不就照张相嘛,我们觉得这样好,你就这样照吧。”也许当时的革命运动还不够深入,师傅见我执意要那种姿势,竟然不再坚持:“好吧,我就最后一次破例给你们照一张这样的照片!”照相前,他还热心地为我们纠正姿势,要妻子将左手放在我的左肩上。看来,师傅只不过为形势所迫,说了些违心的话,内心并不认可那些革命的口号。在没有别人强制的情况下,也乐于拍摄能展现人性美的照片。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师傅为我们拍下了那张非常珍贵的结婚照片。 1977年,历经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我和妻子结婚也正好10周年。本想照一张比较讲究的婚庆合影照片,只因身在新疆农场,受条件限制而未能如愿。幸得一位照相的朋友来访,用海鸥牌相机给我们夫妻拍了一张合影照。往后的结婚20周年、30周年都由朋友给我们夫妻拍下一张合影。虽很随意,却十分难得。后来,自己有了照相机拍照片就很方便了。近20年来,我和妻子拍了不少照片,其价值却远不及困难时期所留下的老照片。 退休后,在我们结婚40周年时,特地到照相馆拍了穿唐装和婚纱礼服的照片,并制作了一本纪念相册。今年春节我们老夫妻结婚已50周年了。小女儿特为我们邮购了几种不同款式和颜色的服装。她和儿子还为我们拍了金婚合影照片。 我和老伴携手并肩,相依为命,不觉已过了半个世纪。真是日月如梭,人生易老;回顾往事感慨万千。特从新老照片里选出一些编辑成集,并赋诗一首以作金婚纪念。结伴同行五十年,携手并肩度难关。含辛茹苦育儿女,忍辱负重盼机缘。岁月无情任流逝 , 夫妻同心勇登攀。苦尽甘来逢巨变,金婚喜庆福满园。 结婚合影(1967年春节摄于贵阳花溪照相馆) 结婚10周年合影(1977年摄于新疆兵团七师二营中学家中) 结婚20周年合影(1987年摄于新疆兵团七师125团高级中学住宅前) 结婚30周年合影(1997年摄于新疆兵团七师电视台奎屯家中) 结婚40周年合影(2007年春摄于奎屯光艺照相馆) 结婚40周年合影之二 结婚50周年合影之一(2017年春节摄于奎屯市玫瑰园家中,龙云飞拍摄) 结婚50周年合影之二(2017年春节,于玫瑰园寓所,龙滔拍摄。) 二、温馨时刻 125团高级中学寓所 摄于125团寓所前菜园内 摄于奎屯寓所客厅 摄于七师电视台一次晚会 退休之后 摄于乌鲁木齐白杨沟 摄于奎屯寓所 摄于寓所书房 下面将夫妻俩相隔五十年的两张合影放在一起比较,真让人感慨万千。 前世修得今生缘,
相依为命度华年。
容颜虽改心依旧,
夕阳晚霞红满天。 三、与儿女们在一起 125团20连工作时,摄于团照相馆 朋友摄于20连家中 朋友摄于20连住宅旁 朋友摄于20连住宅旁 拍摄于125团光艺照相馆 1991年夏拍摄于125团高级中字家中 自拍于125团高级中学住宅旁的菜园 自拍于125团高级中学住宅旁的菜园 1991年秋自拍于125团高级中学家中 1997年摄于奎屯曙光里家中 2004年摄于奎屯光艺照相馆 四、人丁兴旺福满堂(以下照片皆在家中自拍) 1、儿女们的家 大女儿一家 大儿子一家 小女儿一家 小儿子一家 2、我和老伴与孙辈们在一起 3、全家福 2004年春节 2006年春节 2007年春节 2008年春节儿孙回农场老屋合影。 8012年春节 2013年春节 2014年春节 2016年春节

1.《云飞结婚照 金婚相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云飞结婚照 金婚相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2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