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是中国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官,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并改用今名。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总面积300.59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7万余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196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保单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德和园位于颐和园和万寿山东麓,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历时四年建成,前后四进院落,建筑面积3900余平方米。其中三层的大戏楼巍峨高耸,是中国古代宫廷戏楼之最,慈禧太后看戏的颐乐殿高大轩敝,陈设华丽。另有当年王公大臣看戏的戏廊,以及庆善堂及配殿等。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常在此观剧,晚清一大批名伶在德和园舞台上唱做技艺得到进一步锤炼和规范,促成了中国古代宫廷戏剧演出的最后一次高峰的形成。德和园大戏楼成为中国京剧发展与成熟的重要舞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扮戏楼
是当年演员准备入场,存放和更换服装道具的场所,高两层。 大戏楼 高22.73米,戏台地上分福、禄、寿三层。戏台地下挖地井、水井,以增加舞台的混音效果,也可供演出时制造喷水场面。戏台上下设有贯架、滑轮和辘轳等装置,可供演出上天入地的大型神魔戏。 庆善堂
专供慈禧太后看戏时临时休息的场所。 永寿斋
建于光绪年间,毗邻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是清末总管太监李莲英在园内的住处,俗称"太监院‘’。 乐寿堂
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为两层,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改建,成为慈禧太后在园内的居住之地。 水木自亲殿
是乐寿堂建筑群的宫门,五间穿堂殿,前有石造雕栏临水码头。慈禧太后走水路出入颐和园时,常在此码头上下船,清末在殿内装设了第一皇家御用联系专线。 临水码头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 排云殿、佛香阁 清华轩
前身为清漪园时期的五百罗汗堂,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 石舫
取自海清河晏之意,又名清宴舫,位于昆明湖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 宿云檐城关
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并羽银铸塑像,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 西 堤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 界湖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处而得名。   漫步西堤,多角度远眺万寿山、佛香阁、十七孔桥,领略皇家园林雄伟壮观。 豳风桥 偶遇黑天鹅一家四口湖中自在嘻戏。 镜 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练 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 柳 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十七孔桥
乾隆(1736年--1795年)建,是园内最大石桥,桥长150米,由17个孔券组成,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共544只,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的一座长桥。 铜 牛
铸造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称为‘’金牛‘’,卧伏于雕花石座上,神态生动,形似真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置。牛背上铸有乾隆撰写的八十字篆体铭文一《金牛铭》。

1.《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之颐和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之颐和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01890.html